“以人为本”路漫漫其修远

来源 :跨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198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更是把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发展放到了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十七大报告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党的执政理念,更促进了以人为本的实践,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党在“以人为本”的路上,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民本;以人为本;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7-0013-02
  
  “以人为本”,从哲学意义上讲,就是要以人为本位。世界万物中,人是最宝贵的。人是世界上具有智慧和改变世界能力的伟大生命,与其他一切事物相比,人是唯一能动的、可延续的、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党的执政理念。
  
  1“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
  
  以人为本的思想,古已有之,它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民本”思想。《尚书·五子歌》中就提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里面曾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大禹传位给启,启传位给太康。太康只图安乐享受,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打猎百日不归,丧德失民,怨声四起。有穷国诸侯王后羿,看到人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就废了太康。太康的母亲和几个弟弟聚在一起,追述大禹的训诫,于是,作了《五子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祖父大禹早有训诫,对待人民只能亲敬,不可怠慢,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宁。这一方面强调了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的重要,体现了对民众价值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也设定了国家治理的终极目标——“邦宁”,对我国的封建政治产生了千古如斯的影响。夯实“民本”这个基础,政治统治就会稳固,社会就会安定。由于“民本”与政治休戚相关,千百年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思想一直为优秀的政治家所笃信、所力行。
  以开创“贞观”盛世的唐太宗为例,隋末唐初,连年的征战使人口锐减,以至于茫茫千里呈现出一派荒凉景象,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面对当时社会经济残破,广大百姓衣食无着,国家财政严重困乏的残酷现实,唐太宗李世民经常以儒家经典著作《尚书》中有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战国思想家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警句反复鞭策自己,以免重蹈隋亡的覆辙。这里唐太宗将君主与百姓的关系,看作是舟与水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存亡的关系,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在封建社会中,这是比较明智的统治思想。同时,唐太宗深知,如果不顾民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一味地横征暴敛,最终必如隋炀帝那样自食恶果。为此,他多次告诫臣下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百姓)非国家所有。”他还曾经在《贞观政要·君道》中形象地阐述过这一观点:“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些话都明确地表明了唐太宗民本思想的本质:如不能“存百姓”,“则兆庶非国家所有”,就不能达到维护正常的统治秩序的目的。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他在即位之后,积极采取了减轻赋役、发展生产等一系列安民政策和措施,使得在隋末战乱中被摧残得十分凋弊的民力、物力得以迅速复苏。结果,贞观年间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富足,被后世赞誉为“贞观之治”。又如明太祖朱元璋,他在位期间,躬行“民为国本”的治国方略,致力于安民、利民,给饱受元末战乱的民众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朝初年,他目睹当时民生凋敝的情况,就下诏使各府州县吏免于进京朝贡,他说:“天下新定,百姓财力俱困。如鸟初飞,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明太祖朱元璋早年生活于民间,非常了解贪官污吏残害民众的情形,所以,他对于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他即位以后,为使官僚机构实现廉正,不惜使用严刑酷法、法外之法。在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御制大诰》中甚至允许民众联名赴京师状告不法官吏,并赋予民众将害民之吏直接绑缚京师的权力,而且还严惩各地官府对于告状民众的非理拦阻行为。这些措施的实施是朱元璋“以民为本”思想的表现,它保证了明初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的出现和社会经济的繁荣。不管是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还是明初的繁荣盛世,都证明了这样的结论:为政者心系民众,以民为本,则社会兴盛;反之,则社会衰败。历史上唐太宗和明太祖是成业的典范,而王莽和隋炀帝则是失业的鉴戒。一失一得,其中的教训可谓深刻。可见,“以人为本”并非今日才有,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
  
  2“以人为本”的提出,是党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正确判断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座孤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社会系统的建构与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互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两者相互促进、逐步提高,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事实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它导致能源消耗巨大、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严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地表现为矛盾的对立与冲突。当前,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己经实实在在地威胁到中国的持续发展。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70%的江河污染严重,沙漠化面积扩大到300多万平方公里,部分矿产资源面临枯竭。2003年中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达到了17亿吨左右,钢铁消费达到了26亿吨,水泥消费达到8亿多吨,石油消费达到25亿吨。这几项消费分别占世界总消费的30%、35%、55%和8%。目前,中国除了在石油消费和电力消费方面仅次于美国之外,其他很多产.易的消费量都己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中国自身的自然资源察赋却与需求拉开了巨大的缺口。以石油为例,中国今后石油生产每年最多能维持在1.5亿吨左右,而未来的需求却是3亿吨到4亿吨。钢铁的生产大体也是这么一个状况。并且,从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上看,中国每单位能源消费所产生的GDP却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按发达国家的水平来使用中国每年消耗的能源,所产生的GDP能超过现在的至少8、9倍或十几倍。比较显现的数字触目惊心,历史的现状不容过多的乐观。单纯追求经济发展、GDP至上的理念已被证明是是极其庸俗的历史发展观。
  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一切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求。如果不计后果来发展经济,人民的长远利益必然遭受重大损失。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过去的老路,要把实现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3“以人为本”的伟大实践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人的需要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良性互动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执政理念的生动表达。为此,近年来,我们国家做出了大量举措,把人们的需要作为各项工作的第一位,以真正地实现“以人为本”。如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新义务教育法,并于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义务教育法把原来的依靠人民办教育转变为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办教育。在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明确提出目标的基础上,规定在公办学校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学费,并逐步免收杂费。另外,为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问题,新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向薄弱学校倾斜,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不得以任何名义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涉及人群最广、受益人群最多的社会公益事业,其实施程度,关系到许多儿童的全面发展。还有农业税的取消。2006年1月1日起,国家废止了《农业税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中央原定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目标提前实现,中国历史上沿续2000多年的农民“皇粮国税”走到尽头,标志着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切实维护。又如当前进行的抗震救灾工作,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地区发生7.8级特大地震,两千多万老百姓顿时陷入天塌地陷的巨大灾难中,我们的政府在地震发生后以最短的时间,调动所有的力量,前往救援,使灾区的人民看到了希望,人心得到了稳定。在过了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期后,也就是5月16日,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的重中之重是救人,只要有一分的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5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必须继续作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设立全国哀悼日为在地震中遇难的普通国民致哀,体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在这次救援行动中,党中央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诸如此类的政策不胜枚举: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了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推出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为了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而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等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党的政策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讲堂,这些政策切实解决了人民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巩固了党在人民中的地位,提高了
  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
  
  4“以人为本”,任重道远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作为我们政府的执政理念正在逐步得到彰显,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来的深刻变化。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些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制度和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人民群众还不能完全满意。据统计,2003年我国群众上访次数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国家信访局对上访问题了提出了四个“80%”:在当前群众信访,特别使集体上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80%以上是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应予解决的问题;80%以上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实践告诉我们,我们党应进一步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和落实。首先,在我们党的执政实践中加强以人为本的观念,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就是把坚持以人为本这种理念落实到我们党的执政实践中,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进一步使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对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通过完善制度来保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到实处;三是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全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其次,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贯彻到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实践之中,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经过多年的艰难曲折作出的科学选择,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奠定基础。那种把发展社会生产同以人为本对立起来的观点,本身就没有真正搞清楚以人为本的内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手段,以人为本才是发展的目的。二是特别重视“三农”问题,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向农民倾斜,特别是文教、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解决那些以前因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造成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等实际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基本需求和独立人格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要努力降低弱势群体发展的脆弱性,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机会。
  再次,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贯彻到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力量。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想永立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把文化全面发展上去。文化的全面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作为根基。因为发展文化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同时发展文化也必须依靠人,人是文化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要坚决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让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不断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真正做到从人出发,以人为本。
  
  5参考文献
  
  1仲大军.什么是科学发展观[J].科学导报,2004,(3):8
其他文献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坚决
流传于张家港凤凰镇河阳山一带的河阳山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这一凝结古代河阳山地区人民智慧的传统文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基于中韩FTA的签署会对大学生创业产生双重影响的考虑以及国家所倡导的众创空间的形成,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对大学生创业的热点进行总结,并针对这些热点对社会、学校、
2010年1月,海南出现“毒豇豆”事件;4月,地沟油产业链被曝光;7月,麦当劳引出“橡胶门”;同月,霸王曝出“致癌门”;8月,圣元身陷“性早熟”;9月,金浩公司因被曝光所产茶油中含致癌物而致歉。食品安全问题接踵而至,令人心惊。    这是让人愤怒的一幕。不仅仅是茶油出现问题,更在于出现问题之后,监管机构的做法不是站在消费者一边,及早披露信息,责令企业停产整改,而是迅速把屁股坐到了企业那一边,先是出
教师应该从情真意切,以情动人、因材施教,力求中肯、鼓励为主,少下断语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作文评语艺术,使师生双方在平等与真诚的条件下实现心灵的沟通.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
村干部上班rn与平时一样,陈新江早早起床,给妻子打个招呼就出了门.陈是白河县中厂镇顺利村党支部书记,他每天早上要赶在8点之前到村部上班,下午6点后回家.
期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他们对于社会有着一定程度的向往,但是又会常常因为缺乏一定的经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