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阿尔金山

来源 :上海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在同事家认识他的,他是她同事的姐姐的同事。那天他答应去帮忙做饭,她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他,因为他有身高上的优势,长手长脚的,显得自在从容。一整个下午,他们几乎都没怎么说话。当时所有的人分成了两拨,一部分人打麻将,另一部分人在玩成语接龙。
  他们在不同的两拨人里——他在打麻将,她在接龙。她听到他愉快的笑声,声音大得足以吸引在场人的注意。他们一有机会在一起的时候,她就告诉马超,她工作的小学就在他教书的大学附近。“啊,是吗?”他说,脸上是既轻蔑又好玩的表情。
  丁维忘了是谁提出一起旅行的,她过去常和母亲一道外出,她父亲去世得早,她离婚后就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她带母亲去过很多地方,意大利啦,埃及啦,日本啦。每次,当她们离开所住的狭小公寓,到外面广阔的世界里旅行的时候,她都会有种解放感——终于可以离开一段时间了,让生活节奏得以改变了,这想想都让人开心。
  他也常常出门。他对她说。他有一辆越野车,装备很齐全,露营和登山用具一应俱全。他喜欢暴走和登山。并不是像珠穆朗玛峰那样的高山,那种山太浮夸太虚无了,他都是登一些很普通的山,这些山“要有趣得多”。“就你一个人,”她瞪大了眼睛问,“不会觉得寂寞?”要是她去健身房,也总是要和朋友们在一起的。不,他一点不觉得寂寞,他说,相反,他觉得这样让他感到快活,还能使
  他保持头脑清醒。他可以和自己对话,他对自己心里升起的每一个想法都非常清楚。
  “我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她天真地说。
  “那不一样,你以为你知道,其实你只是被各种片刻的想法充塞罢了,你并不真正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很肯定地说。
  也许就是这场谈话让他们都想到旅行的。他们约定,各自把买的物品记下来,最后所有费用均摊。丁维很兴奋,早早就着手准备,在他买了米、面条、火腿、罐头、洋葱和土豆,更换了车载电饭煲,又买了新的平底锅的时候,她买了肉——大量的肉,可以放到车里的冰箱里保存——各种零食、饮料、水果,还有红酒。
  他告诉她,过去他一个人旅行的时候,只用电饭煲,他把米和菜全倒到电饭煲里煮,他不在乎口味,只要不饿着就行。是啊,男人都这么干,男人都喜欢直接和简单,但现在他是和她一起啊,她希望他们能吃得好一些舒服一点,这不仅能增加旅行的乐趣,而且看起来会更像是一次度假。
  “趣味并不是靠食物来增加的。趣味有很多种,有精神上的、物质上的,相比物质上来说,精神的乐趣要更重要一些。”他说。他还列举了一些名人对“乐趣”的看法以佐证自己的观点,他要她多看看布莱希特、培根、塞内加。
  她没有言语,觉得最好还是对他采取忍耐的态度比较好。
  他们相识不到两个月,正经历着热恋期。至少她是这样以为的。他们已经上过床,虽说没有谈到婚姻,但那有可能是即将发生的事,她现在等着他下定决心。与她不同的是,他没有结过婚,他之前的女朋友们都是像他学生那样二十出头的女孩。她不知道他为何选中她,也许他想最终安定下来,看中的是她比她们成熟,能够在生活上照料他?她向来认为男人在寻找配偶方面比女人更有优势,女人总是对感情投入过多,不能理性地选择。她不太确定。也许这对他来说,是另一场短暂的恋情。她觉得自己要比他认真得多。
  有时她对她朋友们说,她不是特别能理解他。比如他说每个人都被困在一个小格子里,在那些格子里动弹不得,如果要跳出那些格子,必定会摔得粉身碎骨。“他太深奥了。”她对她的朋友们说。不过,至少她不会说他脑子不正常,他是大学老师,和一般人相比,想法有些不同寻常,也算正常。她决定暂时忽略这些显而易见却又让人捉摸不定的事实。而她朋友对她说:“你现在要做的,是多了解了解他,不要太早下结论。”
  多了解?
  这总是没坏处的。
  几乎一整个上午,她都撅着屁股趴在汽车椅背上,整理车后座上的物品——她的围巾啦、零食啦、墨镜啦、相机啦什么的,顺便看看中午可以做点什么吃的。她的屁股并不难看,她很苗条,身材又瘦又长,看起来像田径运动员。这一点和他很相似,他也有又细又高的身材。这大概就是他们周围的朋友都觉得他们应该在一起的原因。“你们有夫妻相。是天生的一对。”的确,他有黑而自然卷的头发,他的胡须浓密,只要一天不刮,就长得满脸都是。和他一样,她也有一张长脸,她的眼睛细长,鼻梁又细又尖。
  “我们要停下来吃点东西吗?”她扭过身来问。公路的两边都是白杨林,树不多,也不密,这种地方最适合露营,他就说,“那好吧。”他把车开到路边,在一条岔道上停下。她下了车,伸伸腿弯弯腰,说这一路有多累,但她很快投入到准备工作中——把后备厢打开,把水桶提出来,去拿旅行用煤气炉,开始安装支架。一路上,他们只做过两三次饭,其他时间都是赶到集镇上吃。她以为他们会因为在路上做一些烧烤而体验到野营的乐趣,但其实他们每天只要能找个舒服的地方睡觉,或者能不用动手就吃上一顿饭,就感到心满意足。
  她开始洗菜,洗完菜之后切。除了大白菜外,还有土豆和猪排。她让他帮忙削土豆。他在纸箱里找了一会儿,找到最大的一只,蹲在树下削起土豆皮来。周围很安静,听不到任何声音,连林子那边,公路上的声音也听不到。他把削下来的土豆皮丢到樹下面。她开始用刀背敲肉。她俯身在煎锅上面煎猪排。登山炉太矮了,她不得不坐在草地上。锅里的油冒出来溅到旁边的草里。
  有只蜜蜂飞过来了,绕着他们不停地转圈。她冲他喊起来:“你可以把它赶走吗?”她拿着刀,对着那只蜜蜂挥舞。“过一会儿它就走了。”他没理她,削完土豆后走到车门前,说去看看饭煮好没有。“哦,那你把红酒拿出来吧。”她继续对付着那只蜜蜂。那只蜜蜂忽左忽右地与她周旋,有时看着像是冲着她俯冲过来,但马上又调转了方向,嗡嗡地从她的头顶飞了过去。
  他说他不喝了,他过一会儿还要开车。“可我们做了猪排,要是不喝红酒,猪排就浪费了。”她坚持着。一般来说,只要她坚持,她总能获胜——他不想在这类小事上与她争执,她也总是为自己取得的胜利欢欣鼓舞。蜜蜂终于恋恋不舍地走了,她松了口气,问他说,“难道蜜蜂也喜欢肉吗?”他哼了一声没有回应,去车上把酒拿了出来。“倒出来好吗?”她抬起头冲他咧嘴笑着。不论发生什么,总是要让男人看到你很快活,快活的女人才更有吸引力。她不记得哪本书上这么写着。“你喝半杯就可以了。我不喝。”他拿出一只杯子来开始倒酒。   一阵车轱辘的响声,有个人推着手推车从公路上拐进林子。手推车是用一辆板车改装的,车身比一般的板车长,上面和侧面都用铁皮封起来,再在外面覆上一层塑料布。这人肤色很黑,头发和胡子纠缠在一起,遮住了脸的三分之一,几乎看不清他长什么样子。他身上的衣服,脏得看不出颜色,也看不出款式。
  “嘿,你们要去西藏吗?”他把车停在他们旁边问。他的眼睛大得像铜铃,还有一个肉乎乎的鼻子立在红红的脸庞中央,他的皮肤很薄,你都能看到他皮肤下面青色的毛细血管,像蚯蚓一样纠缠在一起。
  “我们去新疆。”她说。她猜他是流浪汉,过来要点吃的。
  “我们正要吃饭,一起吃吗?”马超对人向来温和,他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和谁都能融洽相处。起先她被他的随和吸引,后来发现他只是看起来随和,其实在心里对任何人都抱着鄙夷傲慢的态度。他目空一切,又郁郁寡欢,觉得自己是尚未被世人承认的天才。
  “那真是碰巧了,刚好我也饿了。”那人走过来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好吃的。他们有煎土豆、煎猪排、炒洋葱。每一样在阳光下都澄黄发亮,一派坦诚好客的模样。
  “来一起吃吧。”马超到车里拿了一个一次性盘子递过去。他接过来往袖子上擦了擦。丁维估计这是他的习惯性动作,因为给他的盘子是新的,并不需要擦拭。马超往他盘子里加了饭,加了一块猪排和一些土豆。
  “你从哪过来?”马超坐下来问。他的表情在单方面地想要制造出轻松欢快的气氛,这表明他心情还不错。
  “我是从四川过来的。”那人捋开拂在脸上的头发,毫不顾忌地狼吞虎咽。他吞掉了那块猪排,吃完了所有的土豆,开始对洋葱下手。他吃得很快,吃猪排的时候都没用筷子,直接用手拿着吃。吃完开始吸吮手指上的油,发出吧唧声。“我不是四川人,我老家是湖南的。”
  “那你住在四川?”
  “我哪里都住。我四海为家。已经一个星期没吃过顿像样的饭了。”
  马超几乎没吃,他说他没胃口。
  “你要是多走走路就有胃口了。”他又拿了一块肉。
  丁维没有说话,默默吃着自己的那份——她不满时总是不说话的。
  “要来点酒吧,”马超又说,“喝了解解乏。”还不等那人说话,他已经拿起酒瓶倒了一杯。
  “你不喝吗?”那人接过酒杯问。
  “我要开车呢。”
  “要是白酒就好了,”那人喝了一口,咂吧着嘴,“喝红酒不过瘾。”
  “我们没带白酒。”马超说,“你这是要去哪里啊?”
  “我上西藏。”
  “西藏?就这么走着去?”
  “走着去,这车是我的家。”那人自豪地说,他回头冲改装的板车努努嘴,“我用手机做视频直播。很多人在网上给我打赏。我的标题就叫‘徒步西藏’。这名字很吸引人吧?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我能走着到西藏去。我不单走着去西藏,我还去过别的很多地方,我去过海南岛、福建、贵州……”
  “那晚上你就睡在车里?”
  “睡在车里很方便,想走就走,想睡就睡。有时候我白天睡觉,晚上走。晚上风景好。看月亮。我是在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你走了多长时间?”
  “一个月了……也许没有一个月。我不太在意时间。”
  “我喜欢你这句话。”马超说。
  “什么话?”
  “你不在意时间。”
  “我不在意时间。”那人说,“时间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即使我现在倒下马上死掉,我也不会遗憾。我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个世上,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的人很少,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想想看,谁会有这样的勇气?我以前在机关上班,但我讨厌按部就班的生活,就辞职了。”
  “你还想再来一块肉吗?”马超问。
  “我不要了。你没怎么吃啊。”
  “啊,我够了。”
  “我也够了。你要再添点酒吗?”那人转过来端详着丁维。
  “哦,不不不……我够了。”
  这并不算是讨厌他,丁维想,她只是有点受不了他而已,他和她平时接触的人不太一样,他有点像是对她所处的正常世界的冒犯。但也许没那么严重,他不过无意间闯了进来,并不知道他的行为破坏了她和马超之间的气氛。但即便他是故意,或者有人是故意的,她也用不着因为这个就讨厌他。
  这是正午,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吃过饭,那人爬进他的车里睡起觉来。毫无疑问,他喝多了,一瓶酒几乎是他一个人喝的,此时他正在他的推车里打鼾。她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洗着杯子。酒杯碰在一起,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这可是她母亲在她结婚时送她的礼物,一共六只,现在还剩三只。哦,说起这些酒杯,它们可见证了她失败的婚姻,她失败的人生。她觉得自己从来就没有好好生活过,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生命的圆满……不像她的朋友、她的同事……她们似乎总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对自己的生活总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把控力。
  她继续洗着杯子。刚才那个人就是拿着这杯子喝酒的,他的手干净吗?他会按时刷牙吗?他那猪肝色的肥厚的嘴唇合拢在杯沿上,还有他嘴边泛起的浮沫……她打了个寒战,把杯子洗了又洗,一直到把五公斤的桶装水都用完。
  她被一种莫名的情绪控制着,有些兴奋,想找人倾诉,想叫人注意,所以在两个杯子碰在一起的时候,她也发出轻轻的“呀”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好不容易把这阵激动压下去。
  她洗碗的时候,马超已经在两棵树之间把吊床拴起来。要是没有别人的话,她肯定会在他躺进吊床后也躺到他身边去的,那张吊床的牢固度完全承受得了他们两人的重量。她甚至都能见到树皮被吊床的尼龙绳勒得掉下来的情形。可眼下,他正独自一人躺在吊床上,把一本杂志摊开来,扣在脸上遮挡阳光。几只蝴蝶在周围飞来飞去,树在草地上投下影子,那些灰褐色的树干上有不少蚂蚁。
  她把碗盘和杯子洗了又洗,把它们装在塑料盒里,再放到車上,收拾好了炉子和锅。她走到车门那,打开门坐进去,端详着自己的手指。   她应该剪指甲了,但她没带指甲刀,他也没带。她带了很多东西:夹子、凉衣服的折叠衣架、洗衣粉、洗手液、抗菌洗剂、手套、口罩、避孕套、湿纸巾、卫生巾,甚至隔尿垫(她的月经量特别大,必须用隔尿垫),唯独没带指甲刀。
  有个人影过来了,是那个人。他过来跟她打招呼,他说他要先走了。
  他身上散发出一股味道,她得压制着,才不至于让胃动荡起来。她几乎说不出话。“他还在睡觉。”她勉强含糊地应着。
  “那我不打扰他了。”他快活着地朝吊床的方向看去,脸上的表情既单纯又无辜。
  “祝你好运。”他说。
  他快步走出了树林,她出了口气,但又觉得以这种方式与一个刚一起吃了顿饭的人告别,是有些冷漠,但她实在提不起兴趣来。好在这个人永久地从她的生活里消失了,她再也不会见到他。她觉得自己最好也学马超一样睡一会儿,就从后座上拿起一条毯子盖在身上,但很快发现太热,就又把毯子掀掉。她不想睡了,拉开车门走下车。
  太阳已经不在他们吃饭时的位置,往西偏了一点。她现在后悔,没有在上午经过的那条河边拍几张照片。那条河的两边寸草不生,但后面有雪山,当时光线不错,她应该拍几张留作纪念。何况为了拍照,她还专门带了件色彩鲜艳的衣服(她本来想多带几身衣服的,但马超告诉她车上不够放,让她只带必须的),要是换上衣服拍照,一定会很不错的。然而又是马超告诉她,说前面有更好的,不必拍了。
  “我们应该出发了吧?”过了一会儿,马超把头从吊床上方探出来看着她,“他走了吗?”
  “他走了。”她应道,心里在说“幸亏他走了”。
  “他都没跟我说一声。”他好像有点遗憾,无精打采地凝视着她身后的树林。
  “你那時睡得正香。”
  “那我们也走吧。”他说,“看能不能追上他,让他搭一程。”
  “他早走了。”她说。
  “他走路,我们开车,很快会追上的。”
  她到一边收拾东西,把折叠桌收起来放到车上,再去收椅子。
  “让我来吧。”他说。
  把东西收好后,他发动了汽车,汽车在林里子里倒过来调头,往前开。天空晴朗,一丝云也没有,路的两边开始出现了戈壁。哦,这就是戈壁。她很想对戈壁发表一点看法,此时却没心思说出来。
  开出去大约有五公里,才见到那个人走在前面。他走得很快,太阳照着他的头顶,像快要把他烤化了。
  “你走这么快?”马超把车开慢了,打开右边的车窗。
  “是你呀。刚才睡了一觉,现在觉得有精神。”
  “上车吧,我带你一程,可以带你到岔路口。”他笑着。她觉得,在她记忆中,他从未对自己这么迁就过。
  “你带不了我。我还有车呢。”
  她也无法想像他们怎么能把那辆车也带上,是把它拖在后面,还是架到车顶?
  “我们可以把你的车固定在我的车后面。”马超说。
  “啊,那可不行,你固定不了。”
  “咱们可以试试啊。”
  “不试我也知道。在汽车后面挂拖车是不允许的。”
  “这样走着你不累吗?现在天气这么热。”马超嘴里的气息吹到她面前,她闻到一股洋葱味。
  “这已经不算热了,我经历过比这个更热的。”
  “那你需不需要别的什么?我们有水、吃的。”
  “不用了。”
  “有火腿。要不给你一份?”马超停下来,从后座抄起一袋密封在塑料袋里的火腿递出去。
  “呵,我没有炉子做不了饭。”
  “那要水果吧?给你一些水果,我们在格尔木买的。”他又把驾驶座旁边的一袋水果拎起来朝窗口递过去。
  他喜欢这个人,但不知道他为什么喜欢,换成她,她一秒也不想跟那个人在一起。她希望两个男人间愚蠢的对话赶快结束,好让她快些离开。
  “那好吧,我收下了。”那个人说。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浑浊、灰暗,表面却亮晶晶的,让人想到一种水生动物。
  “我们走了。”马超仍用一种依依不舍的态度说。
  “谢谢,再见。”
  外面看起来像没风,她知道其实风很大,特别是太阳下山后,会像小刀子一样割人。远处的山已经变成了一道灰色的剪影,公路一直向前延伸着,像没有尽头。外面的风景一成不变,她觉得疲惫,斜倚在副驾驶座上打起盹来,她的头不安地垂在胸前,不停地点着。不知过了多久,等她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听到他说:“我们要在这里加点油了。”
  “到哪儿了?”她坐直身子问,抬手擦掉流出来的口水。
  “就快到阿尔金山了,等翻过了阿尔金山,就到新疆了。”
  是啊,新疆很大,有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是整个国家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大得多。她有些憧憬,但又知道那也许和别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他把车停在加油器前面加油的时候,她也下了车,看到旁边有个小超市就走了进去。超市不大,看起来空荡荡的,是因为货架太少的原故,那么大的空间,至少应该放七八个货架的,却只放了两排,上面的货物也少得可怜,还盖着一层暴露生意萧条的灰。
  起初,她以为没有人,后来,她发现那个人就半躺在收银台后面的椅子上,正在玩手机游戏。柜台上堆着一些零七碎八的东西,她几乎看不到他。她故意喊了一声:“有人吗?”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她猜他可能有三十七八岁了,也可能四十都有了,他的头发有些长,乱乱的,至少三四个月没理了。他嘴上有两撇小胡子,不过皮肤却白皙,脸庞的线条看起来很温和。
  “有啊,要买什么吗?”他的声音听起来像一条欢快的溪流。
  “呵,我随便看看。”她有些不好意思。
  “随便看。那边是日用品,这边是食品。”
  现在,她觉得他并没有三十七八,可能是三十五六岁,应该比她小。他有一种明朗的、易于接纳的气质。她在货架间走来走去的时候,他一直在看着她。她马上想到自己经过了一天的舟车劳顿乱糟糟的头发,还想到,她已经两个晚上没洗澡了,身上一定散发着难闻的味道。他们最后一次住旅店是三天前,她只在那天洗了澡,那是一个县城的小旅店,洗澡水一时热一时冷的,让人洗得一点不畅快。幸好她穿了一身深蓝色的丝绒运动服,衣服的领口和袖口以及裤腿的侧面有两条白色的装饰线,这让她看起来很精神。很多到她这个年纪的人,已经放弃了对自己身材的要求,开始变得臃肿,她却不是,她仍旧用坚强的毅力控制着自己的体型,活力四射。最后她挑了几包饼干、一包纸巾和几包薯片。   “要点馕吗?”他问她,“有人拿了些馕来这里代售。本来我不想要,但那人挺不容易的,就帮他卖。我没赚钱,原价出售。”
  她不想叫他失望,但要是马超看到她买了些馕,一定会大发牢骚的。他一直说他不喜欢吃。她最后想想还是说:“不用了。我们有很多吃的。”她看了看外面,马超还在加油。
  “是你丈夫?”收银员寻着她的视线望过去,“你们从很远的地方來?”
  她用模糊的“嗯嗯嗯”来回答他。
  “你们来旅游的?”他穷追不舍。
  “嗯,是啊。”
  “现在自驾车旅游的人真太多了。每天都有好多人。现在每个人都有车了嘛,不开出来转转对不起车。”
  “这样你们的生意才好嘛。”她决定跟他开玩笑。
  “嗬,人是多,但都不在我这里停啊。车呼呼地往前开,都不带停的。你看我这里东西这么少,是因为没人买。这年头生意可不好做。”
  “生意少,就可以少累点啊。”她说着客气话。
  “那倒是。”
  马超在外面按响了喇叭。他已经把油加好了,这时把车开到了路边。
  “他等不及了,在催你呢。”他笑笑说,“你快去吧,别听我在这里胡说八道了。给,这是找你的钱,一共五块八,这是五块,有八毛我没零钱,给你一根棒棒糖。喏,再给你一个塑料袋,把东西都装进去。”
  她把东西全装进塑料袋里。
  “还有这个,棒棒糖。”
  “我不吃棒棒糖。”
  “没关系啊,就当又回到了童年呗。”
  她拎着塑料袋走到门口,后来又折了回来。
  “在哪儿可以接到自来水呀?”她问,想到了他们车上已经没水了,水都被她中午洗杯子用完了。
  “水就在外面。”
  他带着她来到门口,指着门外墙边的四个大塑料桶说:“你可以去桶里舀,我们都是用那里的水。”
  “没有自来水吗?”她想说这最多可以用来洗洗衣服,连碗都洗不了。
  “我们就用这个。这里没有水管,每星期有车送水过来。这里是戈壁,能有水用就不错了。很多地方的人,都用吃西瓜来代替喝水。”
  马超又在外面按喇叭。看来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那好吧,我去把桶拿过来。”
  她回到车上,对马超说她要接点水。
  “我们不是有水吗?”他在看手机,头也没回地说。
  “已经用完了。”她告诉他。
  她拎着三个塑料瓶和一只可以装五公斤水的桶过来,拿起瓢舀水。
  “要不要我帮你。”收银员走过来帮她把水舀进塑料瓶。黑色的大塑料桶看起来黑黢黢的,像几个深水潭。
  “这桶很深啊。”她说。她在水面上看到了自己倒影,还有他的,还有他们身后的电线杆。
  “是啊。像你这样的,掉进去就找不到了。”
  她知道他在开玩笑。她心里说她也不至于那么矮。
  “你家在哪啊?”她问。
  “远着呢,离这里二十公里。”
  “那也不算远,你每天都回家吗?”
  “差不多都要回去,除了值班。”
  他帮她舀满一桶水,但没有让她拎走的意思,开始磨磨蹭蹭地把另外三个塑料瓶加满。
  “你们要去哪?”他站在原地问。
  “去新疆。”
  “这已经是新疆了啊。”
  “没有吧,翻过了阿尔金山才是新疆。”
  “你以前来过这里?”
  “没有,这是第一次。”
  “你丈夫也是第一次吗?”
  “他不是我丈夫。”她终于说。她觉得他们都聊得那么熟了,告诉他也没关系。
  “他真不是你丈夫吗?难怪他不过来帮你拎水。你那么可爱。”
  这话让她感到尴尬,一个男人会这么快就对一个女人说可爱吗?她以前从来没遇到过。再说可爱和过来拎水有必然的关系吗?她说不上。
  “他不是。”她小心翼翼地说,觉得自己变得柔弱起来。
  “是啊,我知道他不是,不然他也不可能待在车里不出来了。我帮你拎过去吧。你们女人不是都说吗——‘男人根本指望不上’。”
  她笑了:“哪个女人说的呀?”
  “我妈啊,我姐姐啊,她们都这么说。她们总在抱怨她们的丈夫。但她们总是不离婚,所以我觉得结婚是一个愚蠢的念头。”
  她没有问他“你有没有结婚”,没好意思,也太唐突。他帮她拎着桶走到汽车后面,马超从反射镜里看到他们,打开车门走下车来,把表情做成在微笑的样子。
  “够了吗?还需不需要再来点?”他问。
  “不了,够了。”她说,“谢谢。”
  他们的车离开的时候,他抬起手来向他们挥手。丁维也回头冲着他挥手。知道再也不可能见到他了,她有些难过。
  “满怀善意的人,都会让人感到温暖。”她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马超说。
  太阳已经偏西了,黄昏还没有降临,天上铺着一层薄薄的云,像是罩着一层毛玻璃。她看到有人在路边晒枸杞,用耙子把地上的枸杞摊开,红红的一大片。红是叫人愉悦的,红让人想到过年、喜事、婚礼。是她和马超的婚礼吗?好像不是,那种想和他结婚的念头消失了。他们确实根本不一样,她这样想,他们之间确实有一些无法跨越的障碍。这种障碍不单单是身份、社会地位,还是其他一些东西。他一定觉得他跟她在一起是她占了便宜吧,她这样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受的教育不像他那么多,他有那么多学生,她们都喜欢他。她看过他和学生们的合影,她们都争相在他头边比小动作,她们都把他当成一个受尊敬的人,一个让人崇拜的人,他干吗非得和她呢?何况大学里还有那么多女老师,那些没结过婚的,或者已经结过婚又离了婚的,肯定都愿意找他。他肯定会这么想的,尽管他以前说过,说他的女同事们都非常无趣,但现在他可能已经后悔了。如果他不愿意,他尽可以说出来,不必有屈尊俯就的态度。他们也不必有这样一次旅行。
其他文献
棉田间作能够解决棉花与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争地的矛盾,但是否有间作优势以及间作优势的作物营养基础,棉花纤维品质是否受间作影响,如何降低棉田间作中作物种间竞争,提高养分资
农村有机生活垃圾有机质含量高,采用厌氧发酵的方式处理可以实现其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研究了原料TS浓度、温度、原料粒径对影响厌氧发酵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影响,确定农村
随着高校扩招及收费制度的改革,特困生现象日益突出。特困生由于经济非常拮据,容易产生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为了较为准确地了解农业院校特困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8年前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一种权威意识形态话语,其所获得的意义和产生的能量在中国20多年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确证.不过,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已经明确.各个高职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标,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一、信息网络对高校体育的影响rn信息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产物,具有传输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开放性、互动性强的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信息网络
1 河北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现状调查rn在否接受过奥林匹克教育和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调查中有超过60%的学生是经常通过各种渠道接受奥林匹克教育的,但仍有39.9%
一、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营造“素质大厦”的基础rn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树立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这种社
辛迪隔着电脑屏幕,微笑着向远在纽约的戴安说:“只要你愿意,噢,亲爱的戴安,你很快就能见到你在中国的生母了.在你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你就告诉我,那是你梦寐以求的事情啊.”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