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每媒体披露出父母对孩子的暴力事件,针扎、鞭打、脚踢……打得孩子遍体鳞伤,甚至剥夺他们的生命,我们都气得咬牙切齿,我们反对打孩子的家暴,这很好,但这还不够。精神上的家暴,也需要我们觉察,并坚决反对,因为精神暴力的伤害可能并不比肢体暴力弱。
一位母亲,信奉严厉教子,无论孩子多么努力,都永远在指责他,永远拿他的不足与别人的长处比,自以为这是在“激励”孩子的上进心,却不知道这将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怎样的重创。这,是家庭暴力。
媒体曾报道,一位父亲在骑车带孩子上学的路上不断数落他,结果孩子突然跳下车,跳河自杀了。父亲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呢!其实是孩子受到的精神暴力已经让他忍无可忍。
不打孩子,不罵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没感受到家暴。
一位父亲,不舍得打孩子,但被他弄得气急败坏时,使劲儿抽打自己的脸,这也是家暴;
一位母亲,孩子惹她生气了,没打孩子,但为了教训孩子,毁了他心爱的玩具,这也是家暴;
一名中学生告诉我,他最受不了的是父母跪在他面前,求他“好好学习”。这,也是家暴;
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他因此感到受伤,这也是家暴;
为了避免孩子“早恋”,家长不让她假期外出,不让她和异性交往,甚至不让她参加同学的生日会……这些,都是对她的“行为控制”,这也是家暴;
……
举这些例子,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委屈、无辜、愤怒,会说:我是因为爱孩子才这样!我是为了他“好”才这样!我是为了保护他才这样!
这些父母爱孩子,我信,但这是有爱的想法,却没有爱的能力。爱不是控制,不是占有,不是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爱是尊重,是信任,是协助其成长,是赋权。
还有一种对孩子的精神暴力,很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夫妻俩整天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夫妻俩还说:“为了孩子好,我们不离婚。”但是,父母间的争执,特别是家庭暴力,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暴力。这样的孩子是“家庭暴力目击者”。目击者同样会留下伴其一生的心理创伤。
经历家庭暴力的孩子,身心俱损。他们或难以专注学习,或陷入极大的自卑、自责情绪中,同时人际交往困难……他们中的许多人还传承了暴力,将暴力带入未来的亲密关系中。
真爱孩子吗?别做这些事了!
摘自《祝你幸福·最家长》
一位母亲,信奉严厉教子,无论孩子多么努力,都永远在指责他,永远拿他的不足与别人的长处比,自以为这是在“激励”孩子的上进心,却不知道这将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怎样的重创。这,是家庭暴力。
媒体曾报道,一位父亲在骑车带孩子上学的路上不断数落他,结果孩子突然跳下车,跳河自杀了。父亲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呢!其实是孩子受到的精神暴力已经让他忍无可忍。
不打孩子,不罵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没感受到家暴。
一位父亲,不舍得打孩子,但被他弄得气急败坏时,使劲儿抽打自己的脸,这也是家暴;
一位母亲,孩子惹她生气了,没打孩子,但为了教训孩子,毁了他心爱的玩具,这也是家暴;
一名中学生告诉我,他最受不了的是父母跪在他面前,求他“好好学习”。这,也是家暴;
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他因此感到受伤,这也是家暴;
为了避免孩子“早恋”,家长不让她假期外出,不让她和异性交往,甚至不让她参加同学的生日会……这些,都是对她的“行为控制”,这也是家暴;
……
举这些例子,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委屈、无辜、愤怒,会说:我是因为爱孩子才这样!我是为了他“好”才这样!我是为了保护他才这样!
这些父母爱孩子,我信,但这是有爱的想法,却没有爱的能力。爱不是控制,不是占有,不是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爱是尊重,是信任,是协助其成长,是赋权。
还有一种对孩子的精神暴力,很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夫妻俩整天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夫妻俩还说:“为了孩子好,我们不离婚。”但是,父母间的争执,特别是家庭暴力,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暴力。这样的孩子是“家庭暴力目击者”。目击者同样会留下伴其一生的心理创伤。
经历家庭暴力的孩子,身心俱损。他们或难以专注学习,或陷入极大的自卑、自责情绪中,同时人际交往困难……他们中的许多人还传承了暴力,将暴力带入未来的亲密关系中。
真爱孩子吗?别做这些事了!
摘自《祝你幸福·最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