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科中极为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中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础操作技能。对《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今后护生的实习和工作有重要影响。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不再是医生的助手,而是临床工作中的合作者。因此,护士必须具备完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如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提高护生的专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素质;护生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6-0322-01
护士专业素高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目前中职学校护理教育普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对护生专业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学校要加强护生专业素质培养,使护生都能具备护士必须得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中职学校护生专业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在校护生素质现状:①学习专业课程的目的不明确和学习兴趣缺乏②缺乏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沟通能力薄弱④人文素质缺陷⑤文件书写能力差⑥缺乏责任感和积极主动性
1.2护理教师素质对护生专业素质的影响
护理学基础的实验课占课程的二分之一。护理学基础实验指导教师是学生掌握护理专业技能的启蒙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的不规范的语言行为对护生正确实施护理技能和对护理职业形象的认识有重要的影响。护生上实验课不穿护士服,留长指甲,佩戴首饰等行为体现了护理教师对学生的不严格要求。这充分说明了部分护理教师对护生专业素质养成教育认识不够。
2.《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加强护生专业素质教育的对策
2.1加强实验课中护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首先,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中可以邀请临床护理专家讲授护理工作的内容,使护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平凡和伟大,激发她们对护理事业的热爱,献身护理事业。其次,护理教师通过组织护生观看医疗战线上护理先进模范事迹的录像,使护生认识到崇高德职业道德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实验课教学中,护理教师把那些因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缺乏,护理操作不规范引起的病人心理和身体上伤害的医疗事故穿插在讲课中,让护生体会到职业道德是护理质量的有效保证。
2.2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缺陷是当今临床护理和护理教育综合素质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1]。现代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帮助护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提高自身的人格、气质、修养,怎样利用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护理水平来解除患者的痛苦,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对护士的要求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期望能得到心理上的理解和帮助。因此护理教师定期让护生临床見习,与病人交流,激发他们对患者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使她们今后实习中积极主动为患者服务,增进对病人的人为关怀。
2.3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3.1注重培养护生沟通技巧
语言是沟通护患之间感情的“桥梁”。沟通能力的培养却是中职护理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着重训练护生沟通的基本技巧。护理教师主要从操作前如何对病人解释,操作中如何用语言让病人配合以及操作完毕时如何对病人的交待等方面进行讲解和训练。护理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进行沟通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的学习,以提高护生的道德修养、医德修养、艺术修养和人身修养。[3]在护理实践操作中运用情景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学生相互扮演病人和护士角色,使学生既能体验到护士的责任,又能体验到病人的感觉。这种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护生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3.2提高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技能也必须经过模型、实体不断操作才能得以强化,护生结合临床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临床见习与不同病情、不同个性的患者接触,激发学生的同情、热情和责任心,可使学生能站在为患者着想的角度上主动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患者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教学中鼓励护生多提问多思考,提供临床护理案例培养他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4提高护理教师的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要求护理教师定期通过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
2.4.1在护理基础实验教学练习中重视护理礼仪的培养。
护理教师定期组织护生观看有关护士礼仪的教学录像。在技术操作练习中要求护生保持良好的姿态,培养其端庄稳重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及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
2.4.2利用多媒体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较1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实践教学更显生动、直观,提高护生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2.4.3中职学校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是对护生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护理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临床学习与实践,才能使教学不落后于临床护理。所以中职学校要不断加强和激励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护理教学任重而道远,护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其秀.加强实习护生的临床教学与素质培养.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7):624
-625.
2张亚男,林彦山.论现代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护理学杂志,2004,1(19):.
3何宇芬,谭斌.护生的素质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体会.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
):1217-1218.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素质;护生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6-0322-01
护士专业素高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目前中职学校护理教育普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对护生专业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学校要加强护生专业素质培养,使护生都能具备护士必须得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中职学校护生专业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在校护生素质现状:①学习专业课程的目的不明确和学习兴趣缺乏②缺乏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沟通能力薄弱④人文素质缺陷⑤文件书写能力差⑥缺乏责任感和积极主动性
1.2护理教师素质对护生专业素质的影响
护理学基础的实验课占课程的二分之一。护理学基础实验指导教师是学生掌握护理专业技能的启蒙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的不规范的语言行为对护生正确实施护理技能和对护理职业形象的认识有重要的影响。护生上实验课不穿护士服,留长指甲,佩戴首饰等行为体现了护理教师对学生的不严格要求。这充分说明了部分护理教师对护生专业素质养成教育认识不够。
2.《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加强护生专业素质教育的对策
2.1加强实验课中护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首先,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中可以邀请临床护理专家讲授护理工作的内容,使护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平凡和伟大,激发她们对护理事业的热爱,献身护理事业。其次,护理教师通过组织护生观看医疗战线上护理先进模范事迹的录像,使护生认识到崇高德职业道德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实验课教学中,护理教师把那些因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缺乏,护理操作不规范引起的病人心理和身体上伤害的医疗事故穿插在讲课中,让护生体会到职业道德是护理质量的有效保证。
2.2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缺陷是当今临床护理和护理教育综合素质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1]。现代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帮助护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提高自身的人格、气质、修养,怎样利用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护理水平来解除患者的痛苦,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对护士的要求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期望能得到心理上的理解和帮助。因此护理教师定期让护生临床見习,与病人交流,激发他们对患者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使她们今后实习中积极主动为患者服务,增进对病人的人为关怀。
2.3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3.1注重培养护生沟通技巧
语言是沟通护患之间感情的“桥梁”。沟通能力的培养却是中职护理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着重训练护生沟通的基本技巧。护理教师主要从操作前如何对病人解释,操作中如何用语言让病人配合以及操作完毕时如何对病人的交待等方面进行讲解和训练。护理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进行沟通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的学习,以提高护生的道德修养、医德修养、艺术修养和人身修养。[3]在护理实践操作中运用情景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学生相互扮演病人和护士角色,使学生既能体验到护士的责任,又能体验到病人的感觉。这种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护生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3.2提高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技能也必须经过模型、实体不断操作才能得以强化,护生结合临床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临床见习与不同病情、不同个性的患者接触,激发学生的同情、热情和责任心,可使学生能站在为患者着想的角度上主动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患者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教学中鼓励护生多提问多思考,提供临床护理案例培养他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4提高护理教师的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要求护理教师定期通过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
2.4.1在护理基础实验教学练习中重视护理礼仪的培养。
护理教师定期组织护生观看有关护士礼仪的教学录像。在技术操作练习中要求护生保持良好的姿态,培养其端庄稳重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及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
2.4.2利用多媒体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较1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实践教学更显生动、直观,提高护生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2.4.3中职学校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是对护生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护理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临床学习与实践,才能使教学不落后于临床护理。所以中职学校要不断加强和激励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护理教学任重而道远,护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其秀.加强实习护生的临床教学与素质培养.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7):624
-625.
2张亚男,林彦山.论现代护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护理学杂志,2004,1(19):.
3何宇芬,谭斌.护生的素质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体会.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
):12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