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反思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88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研究生大幅度扩招后研究生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认为这些问题中最严重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提升在扩招背景下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文章将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重点工作,从导师制的教育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制
  
  随着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考研来继续求学梦。研究生每年的大幅扩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研究生教育教育质量下降,成为研究生教育亟需解决的焦点所在。
  一、录取人数增多与扩招后产生的问题
  (一)全国两次大规模扩招
  从1999年开始,我国连年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与上年相比,1999-2003年增长率分别为27.2%、39.4%、28.6%、22.0%、34.5%,年平均增长率为28.89%。然而在1978—1998年,整整20年间我国一共才培养了42.5万名研究生,其中硕士生为39万,博士生为3.5万;而仅仅在1999—2002年,才4年间我国高校就培养了58.8万名研究生,其中硕士生为47.3万,博士生为11.5万。[1]-[2]
  从数据分析可得,2006年到2008年研究生招生趋势有所下降,紧接着2009年开始的大幅度扩招计划,研究生人数已突破50万大关。2010年11月29日国家教育部长袁贵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表示,2011年研究生将扩招达招生总规模30%,其中学术型减少5%的招生比例,专业性扩大10%的招生人数(资料来源中新网)。可见,不断扩大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在未来几年必将吸引新一批的考研大军。
  关于1999年的扩招是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在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减缓升学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上也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亦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途径。而近些年来的研究生扩招本也无可厚非,其背后有着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基础;再者,作为本科生继续教育的途径,紧随本科生扩招之后,在高等教育扩招大背景下,研究生扩招也是合情合理的。[3]-[4]
  (二)扩招后产生的问题
  应该说高校的扩招是有其历史意义和必然性的。随着逐年的大幅扩招,研究生在校人数不断创历史新高,诸多问题逐渐凸现。总结起来多是体现为:高校硬件配置滞后,教室多媒体配置、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储备、科研设备配备等方面矛盾凸显。二是师资条件明显落后,导师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第三,一些高校匆匆申报的不具规格的博硕点,使教学质量总体下滑,学生培养水平达不到要求标准。此外,学科报考冷热潮,课程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工作难找,学无所用的情况屡屡出现。[5]-[7]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中最严重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提升在扩招背景下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当然,每个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对都有其优势和可取之处,在考察各国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共性的东西,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国外研究生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
  (一)导师制产生的背景
  关于文中论述到研究生扩招后面临的相关问题,国外学者给出的建议正是改善研究生教育体系及培养机制。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互相关联紧密的培養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大要素共同构成的研究生培养运行方式与组织模式,尤其强调培养过程的监督与管理。[8]现在通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制正是对国外的借鉴之举。起源于14世纪国外著名大学,[9]后为众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所采用。
  (二)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借鉴
  发展至今,国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更加的完善,主要研究生教育模式已有学徒式、协作式、教学式与专业式四种。
  德国19世纪出现学徒式的教育形式,也是至今为世界各大高校源用较多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主要培养纯理论研究能力。特点是课程报告、科研创新、论文撰写等任务均由导师个人负责和指导,师徒关系亲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与学位论文的质量,是一种学术型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然而,一对一的培养方式由于受到师生接触密切程度、导师个人的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并不利于研究生科研水平和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8][13]
  美国的研究生学习交流的模式已采用导师小组制的学习方式,[10]-[11]还聘请来自于政府部门、企业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担任兼职教师,以此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大力发展大学与工业联合体,把单独依靠大学培养研究生转向同工业联合培养研究生,但是该模式强调的是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从而并不适合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教学式培养模式也形成于美国,这一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学习,实践操作性强,强调在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专业性高层次教学,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代替停留于理论层次的学习,课外操作和现场教学代替学术研究,在形式上体现为一种“教学型”的培养模式。缺点是每种学位都有不同的标准,很难加以统一筹划,容易导致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专业式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创立,将早期的学院制与引进的德国大学研究所制相结合,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教学、科研与生产开发相结合,强调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教育研究走向多元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师生关系由封闭走向开放,有利于研究生取众家所长,拓宽视野与思路,提高培养质量。不足之处在于教学和科研难于统一;研究生培养缺乏个性化教育,不同类型之间质量差别较大,不利于基础性研究人才的培养。[8][12][13]
  三、国内研究生培养模式及现状问题
  (一)国内采用的导师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现在中国所采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汲取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成三种模式,学徒式——传统的博士生、硕士生教育的主导模式;协作式(或称双导师制)——研究生教育的辅助模式,即聘请企业兼职导师与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以及教学式——研究生教育的扩展模式,即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的培养模式[13]。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包括两个最主要的方面,一是导师的“导”,二是学生的学。可以说师生关系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关系,还涉及到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和心理关系等,师生关系实质上高等学校和研究生关系的缩影[14]。
  (二)我国现行导师制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归纳为“双向选择”单向决定。现行导师制发展的一大进步,就是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一方面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教师进行选择,无疑在日后的学习中增添动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导师在学业开始前就能掌握学生的本科学习情况,挑选合适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学生进行辅导。这种理论意义下的导师双向选择制正在中国广泛的实施。但是由于各大高校的教师信息记录不完善,资料不齐全;导师的手机号码也家庭住址也是不对外公布的,加之许多导师也尽量不与学生单独见面避免“走后门”的暗箱操作;因此学生在选择之前接触导师的机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难上加难。其次,在选择导师之前的双向互动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省事之余干脆让学院全权安排。现实中情况多是,学生缺乏便捷的平台了解各位导师的信息,为了了解导师的具体情况需要多方打听和“活动”;这样一来神秘化了导师这个角色,拉锯了学生和导师之间的距离。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选择也存在着人情关系或者“速配”的现象。[15]可以说,现行的“双向选择”是在缺乏双方沟通和了解下进行的,双向选择也不过是根据导师或者学院单方面意见决定。
  第二个问题可谓憎多粥少,一师多徒。尽管近几年中国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人数日益增多,但是随着硕士生的招生规模的扩大,还是存在憎多粥少的现象。在部分研究性大学中,研究生和导师的比例就达到10:1以上。[16]20世纪50年代,哈佛大学规定每位导师最多带6个学生,然而在中国导师所带学生十余人的情况屡见不鲜。安排导师多带学生,这是增加授课量和绩效工资挂钩的直接体现,但是高负荷的工作使导师放松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干脆任由学生自生自灭。目前高校普通存在着导师“放羊”,学生“打酱油”的恶性循环。
  第三个问题总结为导师挂名,学生偷懒。目前国内许多学者都提倡学习国外协作式培养模式,称为双导师制,从校外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师或政府管理部门人员等来担任职业导师,与校内学术导师共同培育学生;也建议成立课题小组,用团队的力量来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16]-[19]现实情况中,校外导师根本无暇与学生见面,更不用说指导日常的学习。我国规定,研究生指导教师由本学科教师担任,[20]对于校外企业的导师往往只是二导或者挂名而已,所谓的师生关系名存实亡。导师课题小组组成员的研究方向多是一致的,很难起到拓宽了的知识面和学术水平目的。即使在课题小组的指导下,也很难保证导师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尽管这些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试图发挥更积极的教育效果,但在国内的使用还得不到完善。
  四、提高导师指导有效性的三个基本要求
  (一)提高导师素质和责任心
  研究生导师的素质首先表现为学术素质即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要教导和培养好学生,导师先要自身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以严谨的言行贯穿于整个教学和指导的过程中,将导师做人、治学的基本风格就传递给研究生,在学生心中树立学习的榜样,效仿的楷模。[21]导师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素质就是其责任心的强弱。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责任并不要导师事事操心,时时关心,但绝不是不问不管,放任自流。导师应该对研究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不光要授业,还要传道、解惑,授以渔技而不单单给鱼。
  (二)学生主动求学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项研究调查表明,与导师见面越频繁、得到导师在论文方面的指导越多,就能更早完成论文,在文章发表方面也更具优势。[22]导师难免工作忙,有时无暇顾及学生,学生应该主动学习,与导师交流,讨论导师布置的论文或问题的解决方案。加强与其他师生的合作与交流,从其他导师或别的同学身上汲取营养,参加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学术报告。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生要有积极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求学的行动,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提高含金量。
  (三)营造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综合以上两方面,要创造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实质上就是要构建一种平等民主、情感交融、教学相长的师生交往关系。作为导师,要尊重和信任研究生,使他们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宏,受到激励和鼓舞,。作为学生要认真求学,积极与导师交流,不拘泥于门派束缚,博取众家所长,这样也有利于隐性知识流动、共享。[23]导师和研究生有关教与学工作的交流应该是明确的,并且双方都要保持对彼此工作进展和期望的理解。这样,在积极的情感体验基础上进而形成对知识和研究的热诚和不懈的追求,促进更好的溝通和理解。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导师的有效指导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在理论层面,当前国内关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研究多围绕制度和环境因素展开讨论,对人的因素重视不够,尤其是有关导师指导方面的研究相当薄弱。
  在实践层面,当前我国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方式和指导行为还存在很多不足,由于主观或者客观原因多数造成了指导质量的下降。面临着研究生持续扩招的大趋势,要解决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问题,以导师制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在继续适度增加在校研究生规模和优化在校学生结构的同时,将重心转向培养质量上来。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切实保证扩招后的高等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根顺,陈蕾.试论扩招后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6,(5):15-17.
   [2]周晓芳,肖化.研究生持续扩招形势下高校资源共享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04,20(6):18-20.
   [3]赵芳,李忠义.高校扩招的必然性与意义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5):75-77.
   [4]孟洁,李学昌.学位与研究生扩招政策评估与影响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9):8-11.
   [5]庞青山,曾崟.论研究生扩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苏高教,2000,(6):108-110.
   [6]曹丽玮.浅谈研究生扩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3,(5):40-41.
   [7]王迪.高校研究生扩招后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4,(1):74-76.
   [8]李向军.浅析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法制与社会,2010,(1):216-217.
   [9]胡国富,胡宝忠,李凤兰.导师制的起源和在高等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182-183.
   [10]曾志伟,张桂华.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借鉴[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38-140.
   [11]刘纪文,温剑虹.国外研究生培养及就业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0,(21):129.
   [12]汝艳琴.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之协作式[J].当代教育论坛,2010,(4):126-127.
   [13]许长青.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78-81.
   [14]丁诗华.论指导研究生的有效方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254-257.
   [15]齐欢.逐步完善研究生导师负责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8-9.
   [16]吴志玮,毛景焕.导师制与课题小组并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0):17-18.
   [17]周红康.双导师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91—93.
   [18]杨跃,张婷婷.双导师制: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可能策略[J].教育探索,2008,(8):96—97.
   [19]黄继蓉,黄文韬.研究生导师模式的一些探讨[J].高教论坛,2009,(2):113-114.
   [20]王永盛.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3):30—33.
   [21]黄学.试论研究生导师的素质、职责及指导研究生的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05-108.
   [22]陈珊,王建梁.导师指导频率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博士生视角的分析和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 (3):61-64.
   [23]王舒,张香敏.隐性知识与导师制[J].辽宁教育研究,2005,( 1): 73-74.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们呼唤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城管问题却依然是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本文从城管问题解决的权利保障、运行机制和执法者与被执法者双方的利益诉求出发,为城管问题的解决提出有益意见,并力图使法治的运行和谐有序。   [关键词]城市管理;权利运行;合理执法      近年来,城管执法人员的打人事件早已经屡见不鲜,城管被人砍伤、打伤的亦不少见。在“百度”上键入“城管打人”找到的相关网页有30万页,键入“
期刊
[摘 要]作为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受案的公安、司法机关对案件管辖错误或管辖不当而向公安、司法机关提出不服管辖的意见或主张。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相比,惟独刑事诉讼在管辖权异议方面一直没有规定。管辖权异议是世界刑事诉讼的通例,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司法公正,促进司法和谐,因而我国有必要建立管辖权异议制度。  [关键词]管辖权异议;制度构建;职能
期刊
[摘 要]公诉案卷移送是各国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程序环节,检察机关采取何种方式向审判机关移送公诉案卷与程序公正、实体正义联系密切。如果公诉案卷移送方式设计不当,将会使得庭审过程流于形式,进而可能会引起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的失衡。根据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放弃了部分案卷移送方式(亦被称为“复印件主义”移送方式),恢复了全案移送方式,而文章认为此应当作为一种过渡性的策略,仍应进一步寻求
期刊
[摘 要]司法权作为国家公权中重要的种类,直接涉及到公民个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等人权,与人权构成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司法权如果设置合理且正当行使,就可以保障人权的实现,但如果设置不合理或不能得到正确行使,却会严重侵害人权。文章从司法权与人权关系着手,分析在新刑诉法视野下司法监督与人权保障问题。  [关键词]司法权;人权;保障  一、司法权与人权的关系  司法权可分为狭义的司法权和广义的司法权。狭义
期刊
[摘 要]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掌握信息就是掌握核心竞争力。而各类信息中,对于检察机关而言,民情民意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类媒体的发展进步得到了良好的环境,尤其“自媒体”时代,除却传统的媒体之外,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舆论的传播中心。加之,由于公民意识的觉醒,民主监督在生活中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并自觉执行,对检察机关而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民意与法意互动更加频繁。文章从检察机
期刊
[摘 要]瑕疵出资并不影响股东资格。确立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要依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予以确定。股权转让合同如在股东出资方面因意思表示存在瑕疵,该合同为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对于受让人不知情的,可以基于出让人的欺诈行为而主张撤销合同。瑕疵股权转让中的责任承担涉及公司资本充实原则与善意第三人利益保护的利益平衡,在公司对内关系上,应尊重意思自治原则,尊重股东之间的契约关系,在对外关系上,应遵循公示主义与外
期刊
[摘 要]人民检察院作为羁押和办案期限的监督机关,因羁押期限和办案期限混同、期限延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各诉讼环节衔接设置不科学等问题存在监督困难。对此,文章提出确立羁押期限与办案期限分离原则、改进羁押期限和办案期限延长的制度及科学设置各办案环节的衔接等措施,以规范和完善监督机制。  [关键词]羁押期限;办案期限;监督  刑事诉讼中的羁押和办案期限贯穿于刑事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各个诉讼环节
期刊
[摘 要]在刑事申诉检察工作中对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的重要职责,是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贯彻“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的重要体现。全面加强刑事申诉检察环节诉讼监督工作,对进一步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实际工作中,无论依法受理审查和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还是办理刑事赔偿案件、刑事被害人救助案件,由
期刊
[摘 要]社会转型时期,以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产业孵化园、商贸服务区、生态旅游区等为代表的新经济组织层出不穷,成为各个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分析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涉法问题,研究检察机关为工业园区等新经济组织提供法律服务的切入点和完善措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组织;工业园区;服务;路径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期刊
[摘 要]目前区域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很多都涉及到区域公共管理整体性治理的构建方面,主张区域间的沟通、谈判、协商与合作,但涉及到区域公共管理各主体在微观合作层面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所以可以对合作的具体情况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按照合作是否对称的标准,区域公共管理的合作可以分为:对称合作和非对称合作,然而非对称合作无论是实践中还是理论上都面临各种困境,遂笔者在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