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教师评价刍议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教师评价即奖惩性教师评价,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必要对教师评价进行改革与创新。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以实现学校奋斗目标为导向,以面向未来为着眼点的一种新型的教师评价制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发展性教师评价;特点;作用;内容
  引 言
  教师评价,也叫“教师考评”,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导向、激励、推动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评价以奖惩性评价为主, 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价,作出解聘、晋升、调动、降级、加薪等决定。这种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是一种总结性评价,在确定教师能力方面非常有效,在历史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使教师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其次,这种评价体系既不能有效地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发展阶段准确定位,激发教师自主进步和专业自由的乐趣,也不能培植教师的反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在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教师愈加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他们已将专业化发展作为毕生的追求。教师职业越来越成为一门对专业技能、专业理论要求很高的职业。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对传统的即奖惩性评价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性教师评价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起来。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强调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评价激发教师的发展需求,帮助教师制定发展目标,在一种富有人情味、温馨的氛围中,充分调动教师持续学习、主动提高的积极性,并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从而促进教师发展,进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的一种评价制度。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点
  相对奖惩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有着独具的的特点: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以促进教师发展,以教师为核心,以发展教师个体为理念的教师评价。它通过纵横比较和隐显结合,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以教师素质提高为核心、激励教师个体发展,并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来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面向未来的评价制度。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是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教师评价制度,它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更加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在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具有主人翁的精神;它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从而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
  (三)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动态监控,即关注教师原有的教学水平,也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过程,并为教师将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相应的机会。
  (四)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交互式的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认为,教师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它重视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发挥其积极性;强调全员评价、全体参与,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交流,获取全面、真实的教学信息;重视多渠道交流信息,提倡同行之间互相评价,评价目标和评价计划要由评价者和教师协商制定,双方认同,把实现教师个体发展目标和实施评价看作是双方的共同职责;提倡由教师自选评价者。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作用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能够促进教师发展需要与学校发展需要的统一和融合
  学校的总体发展需要与教师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和默契,是教育改革与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看,学校如何通过有效的举措,将教师的个人需要与学校的需要巧妙地融为一体,是教育管理与教师评价的根本任务,这也正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意义之所在。作为学校核心要素之一的教师,其个人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更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两种高级的需要,需要持久的动力。教师关于尊重方面的需要主要表现为自尊心、自信心,对能力、知识、成就和名誉地位的追求,渴望得到组织和同行的承认和尊重;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表现为喜欢做其适宜做的工作,发挥其最大的潜力,充分展现个人的思想、情感、兴趣、愿望、意志、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不断地自我创新和发展。教育实践证明,如果学校的需要与教师的需要融合统一,使教师获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那么教师在工作中必然表现为:主动、思想集中于高质量高效益完成任务、团结协作、能同他人打成一片、对小事超然处之、不斤斤计较、不死板、自制、具有非恶意的幽默感、勤于思考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无偏见、不盲从、人际关系密切和谐等等。这些表现也正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不具备这些素质的教师,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不可能的。因此,发展性教师评价认为,作为学校要素的教师,都会有某种独特的需要。对进入学校工作的教师来说,所面临的困难是:一方面要在他人建立的学校内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又要千方百计满足自己的个人需要。而学校所面临的困难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驾驭教师个体的独特才干,融合教师个体的需要与学校总体的需要。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是要谋求克服教师个体需要与学校总体需要之间分歧的有效策略,以实现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目标。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可以消除奖惩性评价带来的弊端
  发展性教师评价,摒弃奖惩性教师评价通过招聘、选拔、岗位安排、上岗转正、转岗、监控、纪律处分、辞退等手段强制性地将教师的个人需要纳入学校需要轨道的做法,主张研究两者之间的分歧,通过协商等途径找到双方满意的、促进共同发展的解决方法,使教师心情舒畅、真心实意、富有成效地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奋斗。发展性教师评价,扬弃奖惩性教师评价基于“经济人”理论,而采用金钱和奖励刺激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做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尊重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教师的工作“士气”(态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通过满足教师社会、心理方面的欲望而提高其工作“士气”,达到大面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之目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民主与法制的统一,最大限度满足教师渴望获得必要信息的需要,学校对他们的期望,他们享有的权利、权力和职责、义务,他们是否有权参与目标系统的制定,他们应该努力达到的发展目标,他们实现目标的达成度,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是否合乎组织的要求,能否缩小个人需要与学校需要之间的距离。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实现了个体目标与学校目标统一的前提下,促进了“官”与“民”的融合,减少了学校中的内耗,有利于实现教师利益和学校利益最大化的融合。发展性教師评价,通过教师与学校利益融合,在缩小教师心态和学校氛围之间差距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心态与学校氛围的相互适应,形成健康的学校氛围并逐步实现高度的融合。发展性教师评价,评价教师的现实表现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鉴定和“奖惩”,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最终实现促进教师现实表现和未来发展的融合。   (三)发展性教师评价能够促使教师主动反思,寻求自我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能够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不仅重视评价教师的现实表现,更重视评价教师的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地发展,从而实现发展目标和教师的价值。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与学校的发展目标、规划方向、计划内容紧密相联的,它强调教师个人在学校组织中的价值,促进教师实现个人发展与学校总体发展的有机结合。发展性教师评价认为,要实现学校的总体需要和目标,不仅要依靠组织的力量,而且更为主要的是要依靠教师的努力和积极性,尤其要依靠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合作精神和凝聚力。
  三、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容
  如何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在此,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学行为等方面,架构起完善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一)职业理想。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动机因素是一切行为的发动性因素,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教师要干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国的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问题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构成了最大的威胁。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强化教师队伍的职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将这种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称之为教师的职业理想,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具体评价的指标有:职业价值观、职业认知、事业心、职业责任感、对职业成功的期待、敬业精神等。
  要之,教师的职业理想就是职、权、利三方面的集中体现。从职、权、利三个要素来看:职,意味着教师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即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权,教师调动、影响新的一代的积极性,决定着学生的素质高低;利,教育这种职业劳动,为社会培养文化、经济、政治所需要的人才,教师的利益是与社会整体、国家利益以及服务对象——学生的利益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所以忠诚于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国家教师的职、权、利三者的集中体现。
  (二)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与教育行为。这种观念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它是主体性的,个人化的认识,是一种微观的观念;其次,对特定的教师而言,个体的教育观念是一种真理性的存在,观念不容易为他人的劝说而改变;再次,教师观念具有明显的情感性和评价性。教育观念的具体评价指标有:教学信念、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现代教学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等。
  (三)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它关系到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学的问题。不同学者对教师专业知识做出了不同的分类。博科和帕特南(Borko,H.&Putnam)认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一般教学法知识、教材内容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我国学者辛涛、申继亮等人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这种分类法跟博科和帕特南的见解十分相似。本体性知识主要指教师所具有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保证条件之一;条件性知识主要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也可分为一般教育学知识和学科教育学知识),它是教师的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目前教师普遍缺乏这种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对实际教学情境时所体现出来的知识,更多的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经验;文化知识是要求教师具有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它主要是为了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其中教学能力又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最重要部分,它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
  1.教学认知能力
  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的特点、某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分析和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准备性和个性特点的了解和判断的能力。
  2.教学设计能力
  是指教师事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重要的教学因素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发现问题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对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国家课程改革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②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以一定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反过来又可以通过教育实践来验证和丰富教育理论。在具体实践中,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选择跟自己教学有关的课题,恰当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突破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全面地分析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③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学会运用观察法、访谈法、比较法、文献法、实验法、历史法等,客观、公正地对研究的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整理。
  3.教学操作能力
  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或方式)看,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①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流畅,简洁、清楚;行为表达要直观、具有可理解性和交互性。②观察能力。教师要能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诊断与评价。③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思维清晰,分析问题合乎逻辑,传授知识准确、到位。④调控能力。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课堂气氛进行调控。
  4.教学监控能力
  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除了进行自我反思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集体的讨论和合作,达到对研究的问题认识更加深入、准确、客观和科学。在当前中小学教育研究中,以合作为标志的行动研究取向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和欢迎。
  结语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当前教育评价中一块很重要的领域,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起着关键、导向的作用。教师评价得当,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将“以评价促教师发展,为教师发展而评价”的宗旨真正落实到教师评价全过程,把教师评价与教师自身工作改进,素质发展和业务水平提高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才能推动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课程评价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吴金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叶澜:教師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吴刚:现代教育评价基础,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6]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其他文献
摘 要:陆游一生怀抱着抗金救国的壮志,虽遭受打击,愿望终生未能实现,但却矢志不渝,壮心不已,“至死不变以身报国”。爱国主题贯穿了陆游60年的创作历程,并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关键词:陆游;诗词;爱国情怀  陆游作为宋朝杰出的诗人,一生都怀抱着抗金救国的壮志,渴望“安得铁衣三万骑,为君王取旧河山”(《纵笔》),纵使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屡遭打击,报国之志却始终不衰,“至死不变以身报国”是他永远不
期刊
摘 要:日本家庭在发生变化。在现代的家庭中,夫妻关系已经成为家庭中非常重要的重心。随着就业的雇用化、经济的服务化,以及个人主义、平等主义的渗透,女性运动解放的深入,女性自立意向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对结婚的意识发生了变化,夫妻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不管夫妻关系是否密切,夫妻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一生的幸福以及对婚姻的满意度。透析处于这种变化过程中的夫妻关系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中年人;夫妻关
期刊
日本作为当代亚洲第一大文化输出国,其时尚潮流不仅能汇集本国国内人气,甚至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看见其踪迹。腐女、御宅族等等热门词汇不仅仅是言语互动的表达部分,更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治愈”也是这众多和语中用词汇的其中之一。在日本,报刊、网页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治愈”一词,“治愈”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治愈系”。本论文以这日本十分流行的治愈系文化为切口,来讲解日本治愈系文化的发展与现
期刊
摘 要:文章从品牌与品牌战略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企业;品牌;品牌战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企业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产品质量、服务、信息的竞争,而是品牌的竞争。因此,实施品牌战略已是企业必然的选择。本文就企业品牌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以及各类产业在国际中占据比例越来越重,产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同时,知识产权领域的案件数量急剧攀升。在司法实践中,与一般民事案件相比,通过调解俨然成为了知识产权纠纷化解的重要方式之一,并有效实现了知识产权案件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知识产权;调解;司法资源;最优配置  一、知识产权调解撤诉案例  唯冠(深圳)公司以及为唯冠(台湾)公司均为唯冠
期刊
摘 要:本文比较了国外和国内某些公共图书馆在幼儿服务方面的现状,根据幼儿读者的特性,从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方面,探讨了国内公共图书馆可以改进的方面,并且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幼儿读者;公共图书馆;硬件设施;软件设施  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力上一律平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在公共图书馆,不同年龄的群体必须能找到适合他们需要的资料。  幼儿启蒙和早期教育已经
期刊
摘 要: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在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着缺乏必要监督、审前羁押常态化、违法适用、适用不当、救济机制缺乏等问题。对此,应当明确比例原则,完善强制措施体系,强化权利救济机制,以有效保障人权。  关键词:强制措施;人权保障;完善  一、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中人权保障方面的缺陷  (一)强制措施的适用缺乏必要监督  在我国,除公安机关适用逮捕须经检察机关批准以及检察机关自行决定的逮捕须由公安机关执行外,公
期刊
摘 要:目前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是家校合作的观念落后、内容单一、以及欠缺信息交流。要保证家校合作的顺利实施,全面实施小学素质教育,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家校的关系、建立法律法规政策、创设和谐的合作氛围、丰富家校合作内容,实现高层次家校合作、开展多样的交流途径等方面改善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  關键词: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才的竞争越加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则使得社会各
期刊
摘 要: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的作业设计的有一定的弊端。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应体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探究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业设计的策略是: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展作业任务分析,意图明确清晰;精心设计作业,突出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实施分层作业, 调控作业难度, 促进差异发展;丰富作业形式, 突出多样性、趣味性;注重过程,体现自主、合作与探究;与学生的实际及生活相结合,突出实践性、开放性
期刊
摘 要: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公认的难教难学的课程。分析症结,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感性认知,并通过做实验、参与一些科研项目来辅助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对于改变教学的被动局面,提高教学效果都会有不错的帮助。  关键词: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动力学》、《电磁场工程导论》等等课程都是以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为核心内容的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