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育人功能的心理学解读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心理咨询领域中,对咨询师的功能有“容器”和“镜子”两种比喻性说法。在教育领域,教师的育人功能也同样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探索: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温暖的容器、社会化过程中有底色的镜子。
  【关键词】教师;育人功能;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6-0023-02
  【作者简介】周丽芳,南京审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南京,210029)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
  一、教师育人功能之温暖的容器
  (一)教师容器功能的内涵
  容器,即盛物品的器具,要想实现容器的功能,必须首先保证容器内外的边界清晰。儿童的健康成长也需要形成各种边界,清晰的边界意识是人知、情、意、行正常发生与发展的基础。
  教师容器功能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协助学生建立恰当的心理及行为边界。学校是学生进入家庭以外的社会生活的第一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从3岁到18岁整整15年的时间,都是在各级教师的陪伴下,完成清晰责任、提升情商、坚定意志、规范行为等任务。二是在明确边界的基础上,对学生心理及行为的差异性实现最大可能的包容,使他们能够更加安全地进行向内的自我探索及向外的社会探索。三是对学生心理进行柔性的保护。学生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在各类学习的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各种危机,这些大大小小的挫折与考验如果在学生心理承受和调节范围之内,就不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反会是成长的契机,不过其程度一旦超过学生自己可调节的范围,就需要教师通过理解、尊重、接纳、陪伴等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柔性保护。
  (二)教师容器功能良好实现的途径
  教师容器功能实现的途径主要包括:(1)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认知特点,将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各类规章制度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减少因为规则定义含糊、学生不理解或没有与时俱进而导致学生对各种底线的盲目挑战。(2)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学生成长性的困惑、家庭性的困扰与病理性的困境区分开,用恰当的方式对待千差万别的学生情况。(3)提高自身修为,提升设身处地理解及包容学生问题及情绪、情感的能力,有能力做学生的朋友,提高教师角色的温度,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实现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二、教师育人功能之有底色的镜子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2岁左右的自我意识萌发期,二是青春期阶段的自我意识高速发展期。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时期恰好是在自我意识发展的两个关键期之间,与学生朝夕相处、意义特别的教师似镜子般的回馈,对学生自我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
  (一)镜子功能的内涵
  教师镜子功能的内涵体现在:(1)教师是学生了解自己的平台:学生在教师的言行中看见自己的样子。(2)教师是将社会知识和自身经验带给学生的载体:教师带着特定的成长经历与社会经验,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实现学生对社会的间接认知。
  (二)镜子功能实现的途径
  教师镜子功能实现的途径体现在:(1)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批改作业、课堂发言等环节,让学生看到自己行为结果的反馈。(2)在师生互动中,将学生的情绪通过教师的语言反馈给学生。情绪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将自己的情绪通过恰当的语言进行理智化表达,在学生的情绪表达与调整能力还不成熟的时候,教师的及时反馈就显得尤为珍贵。这种反馈不仅是让学生更清晰地感受自己的情绪状态,也是让学生从他人的反馈中看到自我的样子,这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方式。(3)在教书育人的各类实践活动中,不同的教师对待学生必然有不同的方式,因为教师是带着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等各种社会色彩来到学生面前的,因此,教师这面镜子并不是完全空白与透明的,教师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及社会经验是镜子的底色,这面彩色的镜子也成为学生初识社会的重要途径,这一途径使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内容更加丰富,也带来了创造性育人的可能。
  三、容器与镜子功能的思考对于教师育人实践的启发
  (一)适度把握对学生要求的“宽”与“紧”
  (1)对学生要求的“紧”体现在行为底线的坚守。“任何人的行為都要受到道德、社会准则及法律的约束”这一观念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教师容器功能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用容器的边界帮助学生建立规则认知,并最终让学生将之内化为自身的底线意识。有了清晰的边界,学生就可以不用小心翼翼地试探教师的底线,才有可能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自我发展上。(2)对学生要求的“松”,是在原则性问题之外给学生犯错误的权利。
  除了原则性问题外,对学生的要求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要尽可能的松,在容器边界的保护下,让学生有机会在犯错与失败中积累属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属于自己的行为规范。过分狭隘的容器、过分严厉的要求,一方面会剥夺学生自我体验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相应的极端结果。另外,“宽”“紧”边界也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及时调整,总体的趋势应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由紧到松。
  (二)如何理解教师“温暖”的特质
  “温暖”的教师对学生成长具有非凡的意义:(1)对于成长过程经受过挫折或者亲子关系不良的学生来说,“温暖”的教师不但能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己人格发展的欠缺。(2)一个让学生感觉亲和与温暖的教师,无疑更容易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是师生通畅沟通的平台,更是学生未来人际模式建立、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
  实现温暖特质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容器边界即法律、安全等允许范围之内,把学生的各种错误与落后看成学生在容器里成长的过程,允许落后、允许在错误中成长、允许与众不同,那么学生感受到的必然是温暖与接纳。因此,教师容器功能的强大程度即包容性的强弱,是教育工作者能否使学生感受到温暖的关键。
  (三)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反馈更具价值
  反馈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结合镜子与容器功能的理解,教师在使用反馈时需要注意:(1)为了反馈的准确性,在进行反馈时尽可能明晰学生行为本身的因素和教师自身经验的影响之间的关系。每位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接纳程度并不完全相同,有的行为在一些教师眼中是成长性的烦恼,在另一些教师眼里可能就是原则性的错误,其差异并不完全由学生行为造成,更多的是由教师自身的知识,尤其是教师本身成长经验的差异造成。如果教师可以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内省和领悟,就更有可能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考量学生行为的性质。(2)对学生的反馈不仅要针对结果,更要针对过程。如果结果是一个点,那么过程就是一条由很多点组成的线,有镜子功能的教师,通过比学生更加成熟的概念化和意义化的过程,将学生行为表现的发生、发展反馈给学生,让反馈真正实现育人的功能。(3)在反馈中除了考虑行为表现外,更要注意对情绪、情感的反馈。情绪作为需要满足状况的一种反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因此,对于具备优秀容器功能的教师,学生的任何情绪都首先应该被共情和接纳,然后通过教师的语言反馈给学生,这一步骤不但不可或缺,而且要早于对学生行为表现本身的反馈。(4)在师生互动中要特别强调对于学生优点的反馈,特别是对于成长经历有缺陷、亲子关系有欠缺、自己又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对其优点的反馈一定会成为点燃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火种,带动学生从积极、正向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接纳自己。
其他文献
对3种来源不同的长羽裂萝卜(中国萝卜)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和保持关系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及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不育细胞质的恢复和保持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 ,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作为以档案信息的保管和利用为己任的档案馆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本文观察了头孢他碇治疗41例老年人下呼吸道严重感染的疗效。男35例,女6例,平均年龄80±9.8岁。38例应用其他抗菌素无效后改用头孢他啶治疗,39例以头孢他碇2克+生理盐水20ml
文章论述了传统的纸质和声像档案的优势。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档案界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过热现象应适度降温。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传统的工作仍将占主导地位,与电子档案
电子文件时代档案和文件和区别应该说还是存在的,因为不是所有的电子文件都会归档作为档案保存。所以在定义文件时不可望盲目地提出在电子文件条件下文件即档案,档案即文件甚至
台湾目前还没有正式成立"国家档案局",仅设立了"国家档案局"筹备处,隶属于"行政院".台湾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局"必须在<台湾档案法>颁布后两年内成立.
在长期的兰台生涯中,笔者发现不少案卷患了“残疾”:有的档案有批复无请示,有的档案分类交叉重复,有的档案没有备考表或没有签署,有的案卷题名拟写不合要求,有的档案破损影响
当前,档案工作者和文件管理人员正围绕电子文件管理问题进行着广泛讨论,他们试图对已有理论有所发展,使其适用于数字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本文就是围绕这些热点问题展开的,并对在电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党中央从战略的高度和发展的全局出发 ,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定为一项国策。为加快信息化建设 ,国务院组建了国家信息领导小组。十几年来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