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苷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0927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射干苷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0、5、10、50、100 μg/L射干苷对SK-OV-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射干苷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5、10、50、100 μg/L射干苷组细胞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725±0.036、0.611±0.032、0.410±0.027和0.321±0.023,与0 μg/L射干苷组(0.857±0.0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10、50、100 μg/L射干苷组细胞的相对迁移距离分别为0.896±0.092、0.644±0.075、0.432±0.056和0.215±0.043,与0 μg/L射干苷组(1.000±0.08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10、50、100 μg/L射干苷组细胞的侵袭数分别为(93.241±10.251)个、(74.258±7.963)个、(40.236±5.210)个和(32.147±3.458)个,与0 μg/L射干苷组[(106.258±11.785)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10、50、100 μg/L射干苷组细胞中磷酸化PI3K(p-PI3K)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875±0.089、0.727±0.075、0.452±0.053和0.365±0.052,与0 μg/L射干苷组(1.000±0.07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10、50、100 μg/L射干苷组细胞中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816±0.072、0.635±0.079、0.463±0.065和0.305±0.047,与0 μg/L射干苷组(1.000±0.07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Y294002组和对照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494±0.0381和0.87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相对迁移距离分别为0.523±0.051和1.000±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组和对照组细胞的侵袭数分别为(61.243±9.251)个和(106.228±11.78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组和对照组细胞中p-PI3K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21±0.046和1.000±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组和对照组细胞中p-AKT蛋白水平分别为0.465±0.051和1.000±0.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射干苷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其他文献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筛查是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主要手段,也是防治的重要策略。文章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和EMbase等数据库,对国内外胃癌筛查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胃癌筛查地区主要在亚洲东部,筛查方法以胃镜检查和指示性活检为主,筛查起始年龄为40岁及以上。开展高危人群筛查,是中国胃癌防治的重点。
目的探讨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8年5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胸外科收治的28例胸膜肺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2 d至5岁10个月,平均年龄2岁6个月。结果28例患者中,行活检术1例;手术治疗27例,其中14例Ⅱ、Ⅲ型胸膜肺母细胞瘤术后接受化疗。Ⅰ型胸膜肺母细胞瘤5例,Ⅱ型胸膜肺母细胞瘤5例
目的探讨miR-141-3p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BGC-823,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41-3p模拟物(miR-141-3p mimics)转染至BGC-823细胞构建miR-141-3p过表达的BGC-823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转染效果,噻唑蓝比色法检测miR-141-3p对BGC-82
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已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根治性手段,尤其在不可手术或拒绝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是首选治疗手段。在中国,SBRT正在普及,为了规范临床应用、推动技术水平提升和科研协作,特制定本专家共识。共识包括SBRT发展简介、物理技术要求、临床实施规范和特殊临床问题等,期望本共识在临床实践中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以及造福于广大肺癌患者。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WGCNV)检测和评分系统在肺腺癌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显微微切割技术获取76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91份和癌旁正常对照组织样本20份,通过全基因组扩增(WGA)富集DNA并构建测序文库,进行二代测序。评估肺腺癌手术和恶性胸水细胞学标本的肿瘤细胞核级别改变,在肿瘤核细胞大小、核分裂象计数、细胞核不典型性和不典型核分裂4个方面进行分级。评价WGCNV评分的预测
目的探讨miR-451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RPMI-822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miR-451模拟物阴性对照)和miR-451组(转染miR-451模拟物),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451的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
随着恶性肿瘤治疗的不断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与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相同,免疫抑制剂也会引起心血管事件,从而影响肿瘤患者的死亡率。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会日益成为影响这类疾病预后的关键因素。文章重点论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引起的心脏毒性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目的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一线化疗失败后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采用一线化疗方案(非多西他赛或紫杉醇)治疗失败后的23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分析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3例患者中,20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其中部分缓解4例,稳定13例,疾病进展3例;客观缓解率为20.0%,疾病控制率
目的分析≤35岁中国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中卵巢功能抑制对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2019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内科门诊且正在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9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方案。 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结果91例患者中,61例正在行含有卵巢功能抑制的内分泌治疗,
骨转移为肾癌第2常见的转移部位,约35%~40%的转移性肾癌合并骨转移。可致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和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SRE),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癌骨转移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有限,预后不佳,需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减少或延缓SRE的发生,维持患者较好的生存质量,延长疾病控制和生存时间。为提高中国肾癌骨转移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