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_city_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幸福观即人们对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以及如何面对不幸等问题所持的态度和观念,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大的改变,对幸福的理解也发生了一些偏差。大学生的幸福观代表着青年的主流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因此,他们确定什么样的幸福观,不仅仅是其自身的人生选择,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的建设有很大作用。
  一、幸福的定义
  “人总是追求幸福,如果这一判断具有不证自明的公理性,那它必定意味着,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宿命,人的天性。”[1]幸福观就是指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幸福方面的具体体现。人的幸福观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生活条件所决定,同时也与人们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理解有密切的联系。
  二、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代社会出现了一种普遍的怪现象:在社会的理性化、市场的强势和竞争的激烈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多人没有时间去回眸历史、思考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只是一味地、盲目地忙碌着。
  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最根本原因是没有把握幸福的真正内涵,而是一味地向被曲解的幸福看齐,往往从外在条件考量幸福,如金钱、地位、权力等。事实上,幸福本身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是因人而异的,这就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幸福以及你感受和把握幸福的能力。
  幸福还是一个比较指数,它的存在可能基于某种心理上的比较。因为每个人都是不能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必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在相互交往的同时很自然的就会产生相互攀比的心理。这使大学生心里产生不平衡感,导致其幸福感减少。
  除此以外,还有一系列的,如贪污腐败、贫富差距过大、分配不公、社会信任危机、道德滑坡、潜规则等社会问题的大量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普遍的相对剥夺感和不公平感,从而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幸福感。
  三、提高幸福感的方式
  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正确认识幸福。幸福与金钱、权利并没有关系,我们不能用物质来衡量幸福,更不能崇尚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幸福也是一个流动演进的过程,它并非时时光顾你,永远守望在你身旁。生活有时也会给你带来磨难、烦恼,甚至不幸,但只要我们心中充满阳光,相信苦难终会过去。只要我们有着积极向上的、理性的、科学的幸福观,幸福就会降临在我们身上。
  多培养兴趣爱好、多交朋友。因为对某个事物有兴趣,我们会自觉去完成、深入去研究,而且在做的过程中整个心情是愉悦的、开心的,在完成之后,我们也会有种成就感,幸福感。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社交广,快乐也会更多。只有在社会中,在丰富的人际关系中,才能满足我们丰富的精神需要,让我们享受到不同方面的幸福。
  拥有宽广的心胸,确立“心怀天下”的价值观。心胸宽广,不是要求我们做救世主,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去计较个人的小得小失,把眼光放宽一些。所谓“助人为乐”,就是从帮助别人中获取快乐,能够把自己的目标和意义与更多的人联系起来,这样幸福的机会更多,也就不会有患得患失的痛苦了。
  学校也要组织关于幸福观的讲座,并开展相关工作,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大学生幸福观的建立与完善,提升其幸福感。
  当然,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大学生、学校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高校广开渠道,积极应对,解决大学生幸福观偏頗 、幸福感淡化等诸多问题。而对于研究者,在调查和分析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地探索、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幸福教育体系,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使大学生在实现自身幸福的同时,成为全社会正确幸福观的引领者。
  四、小结
  费尔巴哈说:“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2]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罗 敏.幸福三论[J].哲学研究,2001(2).
  [2](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李金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构建高校激励机制的意义,其次分析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的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等方面的问题,最后从构建精神与物质结合的激励机制、健全考核制度、优化竞争机制、加强培训力度、构建成就激励机制、注重沟通、进行个性激励这几方面提出了优化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策略。希望给高校带来启示,应用科学的激励机制管理人才。  关键词:高校管理;行政管理;激励机制  中图分
前些日子在《银川晚报》上读到一则新闻,说市政府已出台了新的政策,将下大力气保护和开发湖泊湿地,实乃明智之举。世间事大抵是呈轮回状的。儿时所经历的,长大后所留恋向往的,又被
文章针对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听课纪录、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去了解目前教师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和学生的词汇学习情况,发现当前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上月22日,江苏省玩具业商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扬州召开。60多家会员单位出席了会议。林若庸会长代表商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很高兴,这次我们又与数家新公司有了合作意向,目前正在进一步洽谈。”刚参加完21届广州国际玩具及模型展的乌鲁木齐市金荷商贸有限公司经理何军显然很满意。从业20年来,他已经
在当前的新护理模式下,要求当代护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然而据统计表明,现阶段多数护生的传统文化认知水平并不高,传统文化在护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缺失现象。文章抽取360名护生参与传统文化认知的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抽取本地医学院校2013级、2014级、2015级护理专业9个班级360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男性17名,女性343名。  2. 研究方
4月9日。广受业内关注的第19届广州国际玩具及礼品展览会于广州锦汉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在3天展期中。数以万计的国内外专业买家、玩具生产制造商和经销商、动漫原创企业等纷
摘 要: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机械地读书、做笔记,死记硬背,课堂没有语文味,没有一点情感的交流,更没有走进书中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精神萎靡不振。因而要在课堂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的情感交流。只有在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才会肯学、好学、乐学。文章对借助情感交流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阅读;有效;情感交流 
王越芬,鄂丽美在《学术交流》2019年第2期撰文指出,文化自信是经过文化反思、批判、提炼及理性吸收而形成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心理与肯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