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选择了极限运动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yd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本人是一名潜水教练,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为什么有人喜欢极限运动?
  首先,都是什么人在从事极限运动?
  我作为潜水教练从业时间长了,就会有一个普遍的认知:与职业运动员只擅长一个项目不同,喜欢极限运动的人——潜水、滑雪、滑板,乃至于攀岩、速降等运动的人群,会有大范围的重复。换句话说:玩极限运动的,差不多都是同一拨人。不同的是,这群人里面有的同时喜欢多项极限运动,有的人专攻一两项。
  其实这很好解释:任何一项被称为“极限”的运动项目,肯定都会具备常人无法认知的风险,为了规避这些风险,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进行训练和购买装备。以潜水教练为例,一个普通人如果想取得潜水教练资格,至少要参加半年以上的训练并购买相应装备,这些投入即使按照最低端的配置,也至少要投入超过10万人民币的费用。因此从事极限运动的人,大部分收入优渥且稳定。
  同样,不同的极限运动带给人的挑战不一样,对大部分人,“上天”和“下海”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成就,所以运动圈喜欢把潜水称为“蓝毒”,把滑雪称为“白毒”,意思是这两项运动都会给人挑战,让人上瘾,欲罢不能。
  这些必需的投入,成了极限运动的“准入标杆”,无法支持这样投入的人是没有办法入行的。而经历过这些的人,通常会更加懂得生命价值。
  第二,从事极限运动的人都是什么心态?
  与大部分人对极限运动从业者的“勇敢、粗犷”印象不同,真正从事极限运动的人反而都是谨慎且细致的。
  初学潜水的时候,我问一个教练:“是不是每次下水之前都必须要做十几个步骤的装备检查?”
  教练回答我:“当然要做,不做的话我早就死了!”
  极限运动中遇到风险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从业者都会认真学习和分析可能遇到的每一项风险,粗心和鲁莽的人甚至做不到能犯下致命错误的程度就会发现自己不合适,能坚持到最后的人无不心存敬畏,谨慎自持。
  同样以潜水为例,每次潜水都需要计划、分组、调研、介绍、制定规则等步骤,在下水之前还需要进行十项以上的装备检查,力求把风险降到最低。
  “极限”两个字也代表了运动的级别,能够从事极限运动的,本身已经是芸芸众生中的少数派,在这样的少数派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在这样的挑战里,“我能做到”有时候比“拿到第一”更加重要。所以对很多人来说,极限运动不仅仅是对技术和危险的挑战,也是对生命极限和个人能力的一项挑战。
  在完成一次极限运动以后,不仅有运动后的愉悦感,更有达到目标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仅来自对自然的挑战,也有战胜自己的满足。
  同时,战胜自然和挑战自己,都会有很多感悟。我遇到过一个缺乏信心的學生,在下潜到18米以后泪流满面。那一瞬间,没有什么比知道“我真的能行”更好的奖励。
  而且,只要不断地继续,自己的纪录会不断被刷新,信心也会不断建立,直到牢不可破,这样的进取过程不就是每个人都想追寻的“心灵力量”吗?
  第三个,极限运动真的危险吗?
  如果给一个没受过训练的普通人穿上潜水装备,直接让他去潜水,这无疑是很危险的,所以世界潜水组织规定,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带没受过训练的人潜水。同样的,任何极限运动都会有相应的技能等级评定,达不到等级的人都会被拒绝。
  大部分人眼中的“危险”,是站在自身角度考虑到的危险。我的一个朋友在考驾照之前左思右想,他总是觉得驾驶一大块金属在车辆繁多的公路上高速行驶,危险系数实在太大了!然而拿到驾照以后,他迅速地成长为了一名老司机,而且连续三年都没有过任何违章——他之前对“危险”的担心已经不攻自破了。
  国际潜水组织有一组数字,作为极限运动的自由潜水,2016年度死亡率是25000分之一;同样是2016年,中国驾驶员因交通事故死亡率是万分之二。
  所以,在极限运动上,我们看到的危险是“规则之外”的危险,理论上,“在规则之中”,是没有什么危险的,而“遵守规则”,同样也是极限运动带给我们的一项挑战。
  极限运动中,人们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每一次运动都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方式,每一次运动都是感受自己能力的方式,每个人都利用规则来规避风险,每个人都使用技巧来证明勇气,也许这就是极限运动的魅力。
  极限运动员的想法,或许可以从韩寒电影《后会无期》的台词来体会一二:“旅行者1号,1977年发射,经历了36年,终于冲出了太阳系,进入了外太空的星际空间。他这样孤独地漂流,只为了去未知的世界看一眼。有些人,一辈子缩在一个角落里,连窗外都懒得看,更别说踏出门。”
  (摘自“澎湃新闻”)
其他文献
人生的两件大事——婚礼和葬礼,其实有很多共通点:主人家邀请的,都是同一批人,大家都要“做人情”。  死者出殡前一天,亲人和挚友会留在灵堂,陪他度过入土为安前最后的一天。新郎结婚前一天,挚友会陪他度过自由身的最后一天。  在婚礼上,最出人意表的,是不见了新郎和新娘。在葬礼上,最出人意表的,是不见了死者。  在婚礼上,可以临阵退缩。在葬礼上,绝不可以。  在葬礼上,我们不需被迫跟主人家合照。  在婚礼
【摘要】绘本阅读能够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如何将一本薄薄的绘本读“厚”、读“深”,我从提问设计、思维导图、故事分享、角色扮演四个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绘本;深度阅读;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4-0127-02  【本文著录格式】龚佳妮.绘本阅读深几许——对小学绘本深度阅
2020年黄金市场的表现,注定载入史册。在不到三周的时间里,金价突破了2011年创下的1920美元高点,飙升至2000美元上方,刷新纪录高位至2075.47美元/盎司。  黄金价格暴涨,全球魔幻的场景随之不断上演,就连巴菲特也看上“黄白之物”。  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提交的二季度持仓报告来看,巴菲特二季度唯一新建仓买入的是巴里克黄金,当季共买入2090万股,价值约为5.63亿美元,占持仓总市值的
【摘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相较于苏教版教材而言,实现了小古文的“从零到有”“从零到多”,教材衔接下的中年段的小古文学习势必对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双重挑战。本文旨在智用创新高效的“微课程”“微合作”“微实践”等方式,探讨部编版中年级小古文高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引领孩子们玩转小古文。  【关键词】教材衔接;小古文;微课程;微合作;微平台  2019年秋季,全国统一使用教育部
我常常在社交平台上转发一些“日常迷信”,比如锦鲤、佛头、许愿池,以及某种闪闪发光的动图,一般配的文字是这样的:“转发此祥云,烦恼琐事都将散去,好运马上来临”,“秒转赞,你会走出困境,好运连连”,“15秒内转发,未来五天,你会不停收到好消息”等等。  不怕别人笑话,我每次看到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地转发。当然,这是出于自愿的情况下转发的,并且真心地认为它会实现。我想了一下,万一我以后有孩子了,我会不会也
【摘要】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前提,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才不会偏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才会有意义、有价值。选择教学内容首先要立足三个基本点。一要立足课标,以课标为导向;二要立足学情,以学情为基础;三要立足教材,以教材为参照。这三个基本点既是选择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也是组织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选择教学内容时也要考虑三个着力点:一要培养
【摘要】乡土语文教育资源,具有生活化、乡土化、特色化、文化艺术性强等方面的优点,也有低俗化等不足。因此,让学生参与到乡土资源的挖掘中来,选取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需求的乡土资源,并根据其特点,与多学科合作,科学利用,是乡土语文创新课程成败的关键。《苗土乡音》创新课程的开发利用,遵循参与性、学科性、科学性、共生性四大原则,使“苗土乡音”成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问题也日益凸显,这是每个小学语文老师迫切的追求。短暂的40分钟里,怎样能尽最大努力地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保证学习的效率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研读教材,潜心研究学生,精心设计活动,课堂上时刻做个“有心人”。  【关键词】提高效益;用心;诚心;独具匠心  【中圖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要教会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感悟积累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再者,中国的古典诗词含蓄凝练,意蕴丰富,更能体现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所以,带着学生走入诗词文本,展开对话,实践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相见欢》为例
一  一个周三的下午,我开始带领同学们读诺贝尔奖得主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  上周的这个时候,我们刚读完了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莫里森的小说浓郁激荡,大概很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况且因为1月底爆发的疫情,海外中国人受到排挤的新闻时常见诸媒体,恰好与《最蓝的眼睛》中的歧视主题相吻合。所以,我在讲的时候,能够不时将现实与文本粘合在一起。相比之下,《远山淡影》乍一读,显得寡淡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