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内容,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勇于探究、敢于创新、寻找规律是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有效手段。小学数学教学要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去设计教学过程,还可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去探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 引导探究 激发兴趣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数学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内容,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勇于探究、敢于创新、寻找规律是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有效手段。小学数学教学要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去设计教学过程,还可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去探究。
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呢?
一、提出探究目标和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有了探究目标,他们就会朝着目标去勤于思考、勇于探究、敢于创新。
提出探究目标,需要抓住良好的时机。例如,我在教完分数乘法后,组织学生进行了这样的练习。下面哪些算式的积大于被乘数?哪些算式的积小于被乘数?你能找出规律来吗?
我班学生急于解答前两个较容易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决定先算一下再说,这很不利于锻炼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为训练学生养成边练习、边比较、边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这时要注意强调探究的重点目标是“找规律”,并提出“小组比拼找规律”的活动,创设竞争性学习氛围。学生顿时情绪高涨,纷纷行动起来,接着,再逐步出一些规律不明显的题目,在学生们开始感到迷茫感时,教师插入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一个数乘以所有的整数(0除外),所得的积都比被乘数少吗?能不能把黑板上的这七个算式(讨论中又提出了 这个算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再仔细观察一下呢?”最后学生们终于得出了:“乘数小于1,积就小于被乘数 ;乘数大于1,积大于被乘数;乘数等于1,积等于被乘数。”的结论。
二、寻找探究途径和方法。
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受限于他们的年龄,因此,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愉快并顺利地去寻找探究途径与方法而获取新知。例如,在教“圆柱体的侧面积”这一内容时, 我问“你们能设法把圆柱体的侧面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吗?”于是,我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去寻找探究途径和解题方法。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们很快就知道了把圆柱体侧面剪开能变成长方形,经探究得知: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体的高,最后就轻轻松松地推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还有些同学将圆柱的侧面剪开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最后也推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
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因势利导,注重对学生进行寻找探究新知的途径与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探究与获得新知的能力。
三、激发探究兴趣和热情。
数学教学中,只有激发并保持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才能促使他们自主探知。小学生自制力弱、对事物认知的持久性差、求知欲还很稚嫩,教学时要设计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教学活动,活化教材,使學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激发孩子们勇于探究的热情,去探究知识的奥秘。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完成导入新知的练习后,对学生说:“老师刚刚出题目考了你们,现在给个机会让你们来出题考考老师吧”接着我很夸张地说:“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你们,不管你们出什么数,一定难不住我,我会秒回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信?那咱们来挑战一下吧!谁先来?”学生一听我这话,都表示不服气,于是纷纷出题,说出不少数,我随即秒回并把这些数填在能被3与不能被3整除的集合圈里。顿时,我的行为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感到很惊讶,为什么老师这么神?于是我赶紧抓住这一教学时机导入新课,放手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去自主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再通过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学生自我评议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精神饱满地探究出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灵活熟练地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把探究问题寓教于有趣的数学活动中,既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又会积极自主地进行探究,还会对探究得到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由“好”与“乐”所产生的追求,促进学生去自主探究知识的奥秘,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科学引导孩子们寻求探究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但不可否认,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也难免会摔跤,这很正常,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设“疑”,科学引导学生探“疑”,激起他们乐于解“疑”,这样就会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德江。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与培养策略[J].学科教育,2004,(7 )。
[2]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数学教学 引导探究 激发兴趣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数学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内容,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勇于探究、敢于创新、寻找规律是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有效手段。小学数学教学要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去设计教学过程,还可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去探究。
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呢?
一、提出探究目标和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有了探究目标,他们就会朝着目标去勤于思考、勇于探究、敢于创新。
提出探究目标,需要抓住良好的时机。例如,我在教完分数乘法后,组织学生进行了这样的练习。下面哪些算式的积大于被乘数?哪些算式的积小于被乘数?你能找出规律来吗?
我班学生急于解答前两个较容易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决定先算一下再说,这很不利于锻炼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为训练学生养成边练习、边比较、边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这时要注意强调探究的重点目标是“找规律”,并提出“小组比拼找规律”的活动,创设竞争性学习氛围。学生顿时情绪高涨,纷纷行动起来,接着,再逐步出一些规律不明显的题目,在学生们开始感到迷茫感时,教师插入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一个数乘以所有的整数(0除外),所得的积都比被乘数少吗?能不能把黑板上的这七个算式(讨论中又提出了 这个算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再仔细观察一下呢?”最后学生们终于得出了:“乘数小于1,积就小于被乘数 ;乘数大于1,积大于被乘数;乘数等于1,积等于被乘数。”的结论。
二、寻找探究途径和方法。
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受限于他们的年龄,因此,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愉快并顺利地去寻找探究途径与方法而获取新知。例如,在教“圆柱体的侧面积”这一内容时, 我问“你们能设法把圆柱体的侧面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吗?”于是,我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去寻找探究途径和解题方法。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们很快就知道了把圆柱体侧面剪开能变成长方形,经探究得知: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体的高,最后就轻轻松松地推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还有些同学将圆柱的侧面剪开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最后也推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
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因势利导,注重对学生进行寻找探究新知的途径与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探究与获得新知的能力。
三、激发探究兴趣和热情。
数学教学中,只有激发并保持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才能促使他们自主探知。小学生自制力弱、对事物认知的持久性差、求知欲还很稚嫩,教学时要设计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教学活动,活化教材,使學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激发孩子们勇于探究的热情,去探究知识的奥秘。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完成导入新知的练习后,对学生说:“老师刚刚出题目考了你们,现在给个机会让你们来出题考考老师吧”接着我很夸张地说:“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你们,不管你们出什么数,一定难不住我,我会秒回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信?那咱们来挑战一下吧!谁先来?”学生一听我这话,都表示不服气,于是纷纷出题,说出不少数,我随即秒回并把这些数填在能被3与不能被3整除的集合圈里。顿时,我的行为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感到很惊讶,为什么老师这么神?于是我赶紧抓住这一教学时机导入新课,放手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去自主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再通过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学生自我评议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精神饱满地探究出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灵活熟练地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把探究问题寓教于有趣的数学活动中,既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又会积极自主地进行探究,还会对探究得到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由“好”与“乐”所产生的追求,促进学生去自主探究知识的奥秘,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科学引导孩子们寻求探究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但不可否认,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也难免会摔跤,这很正常,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设“疑”,科学引导学生探“疑”,激起他们乐于解“疑”,这样就会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德江。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与培养策略[J].学科教育,2004,(7 )。
[2]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