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斯特恩——分子束研究方法的始祖

来源 :物理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出生的著名实验理论家斯特恩,早期主要从事统计力学和量子理论方面的工作,后来转到了分子束方法研究,他和他的学生们完成了气体动力理论的基本假设、空间量子化、多原子的磁矩、质子的磁矩等众多实验测量,取得了丰硕成果;1943年,他由于在发展分子束方法上所作的贡献和发现了质子的磁矩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主要阐述了斯特恩科学研究的特点和风格,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贝克莱有关"观念只能和观念相似"、不能"设想您的思想的对象可以在心外存在"等论述所引起的哲学"疑难",曾被新实在论者称为"自我中心困境".本文从语义分析等角度,说明因贝克
本文对气体系统内的碰壁分子的平均速率和平均能量为什么会大于系统内分子的平均速率和平均能量进行了定性解释,并求出了这两类不同平均值之间的一般关系,最后针对经典理想气体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思维是一种超越型思维,直接涉及认知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以达到对事物的整体理解.隐喻与隐喻思维的关系为语言与
针对含水醇类、较高温度和较小料液比时以粉末磷脂为原料浸出醇溶性磷脂,浸出过程中常有磷脂分散不好的情况,采用分散剂分散粉末磷脂来提高醇溶性磷脂的传质效率,考察了不经
记DerA为Laurent多项式环A的导子李代数,本文讨论直和A+DerA到其Larsson模F^n(Vλ,b))的导子。
通过具体例子表明在物理教学中若能适当地运用粗略物理模型,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1)拓展现代化的教学内容;(2)简化物理公式的推导;(3)简捷地解答习题。
在武夷山上梅乡生态蔬菜基地采集了47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Cu、Zn、Pb和Cr不同形态的含量,并探讨了柠檬酸最佳淋洗条件下对Pb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武夷山上梅乡生态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Cu、Zn、Cr和Pb平均含量分别为46.01、247.69、154.42和58.74mg/kg,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2)Cu、Zn和Cr主要以残渣
用截留分子量为1、2、10、20万的无机陶瓷膜超滤浓度为24.7%(W/W)的大豆混合油,测定了不同膜管截留分子量在不同超滤温度的磷脂截留率.超滤温度为50℃时,截留分子量1万的膜对
射极输出器具有良好的电压跟随特性,其电压放大倍数且应略小于1.实际测量中往往会由于仪器的精度,测量方法不同和电路参数的差异等,使射极输出器电压放大倍数大于1.为了在实
为了提高磷脂产品中磷脂酰胆碱(PC)的含量,研究了以浓缩大豆磷脂为原料,采用丙酮和乙醇作溶剂,制备高含量磷脂酰胆碱.用丙酮脱油时,在料溶比为15:200、提取时间15 min、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