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楼与“水进士”曾萼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ajba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踏访平和土楼,黄田是绕不过去的一站。不久前举办的第十四届蜜柚节评选出了平和县“十佳名楼”,其中“咏春楼”“龙见楼”均在黄田村,可见黄田土楼群在平和县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田是个拥有近4000常住人口的大村,村民一色曾姓。从地理位置上看,黄田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九峰镇西南边,九峰自明正德十四年(1518)平和置县起即为县治所在地,至1949年7月县政府外迁小溪镇,长达四百余年的县治经历为这一方沃土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水流丰沛的韩江支流九峰溪如飘带般绕村而过,使得黄田村与九峰镇一衣带水、唇齿相依。据载黄田自元代即有先民开村筑基,又受九峰数百年县邑文化辐射、濡染,这里的人文也便逾发浓郁。据统计,黄田村现存有7座各式土楼及10余座家庙,形成风水布局合理、传统建筑风格特殊的旧民居群,于2015年被列为福建省首批传统古村落。
  咏春楼位于黄田村中部,是黄田诸多传统民居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土楼建筑。从外观看,其为前方后圆的“D”字形三层土楼,呈坐西面东朝向,南北面宽约52. 2米,东西深约50.5米,大门为花岗岩条石方框套拱券门,门前铺有五级垂带踏跺,原拱券门高3.4米,宽1.97米,后有堪舆师指出缺陷,又改为高2.14米、宽1.25米的方形门,装有内外两副木门扇,外门扇略高过方形门,内门扇则与原拱券门齐高,门扇均以铁皮覆面。门楣处嵌有一巨大石雕匾额,因岁月久远,匾额已自中间裂成两半,中间为阴刻楷书“咏春楼”三个大字,右边题款“乾隆庚寅年夏月”,左边落款“谭尚忠书”;匾额两侧又分别镶有“福星”“禄星”浮雕图案;匾额下方则为两枚雕有麒麟纹饰的方形门簪;匾额上方另嵌有一八卦图案彩绘浮雕,其上字迹模糊难辨。大门正对的是宽4.35米的门厅,走过门厅,迎面是长15.1米、宽13.8米的长方形楼埕,地面由长条石铺设规整,西南隅有一水井,井沿覆以石板,仅留两汲水孔可供双人同时打水。楼内平面合共36开间,设有6个大单元门楼和2个小单元侧门,隔楼埕与门厅对望的明间系曾氏祖堂“敦敬堂”,为二进大厝式建筑,前落屋顶已塌毁,后落尚保存完好,中厅供奉曾氏先祖牌位,屋顶悬有一块“敦敬堂”匾额和一块“进士”匾额。
  跨进门厅右则一大单元门楼,迎面是一个狭长小天井,穿过小天井边的门廊,眼前又是一个长方形大天井,据仍住于楼内的曾姓主人介绍,这是咏春楼内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大单元,合共5个开间,底层沿天井四周分别为灶间、饭厅、会客厅,后侧配有贮藏室、谷仓等,红砖垒砌墙体,红色方砖铺设地面,显见颇为奢华。主人指着楼梯旁一个与二层楼板齐高的大谷仓说,这个大谷仓装满谷子,可供全家人吃上一整年。又带我们上楼参观,二、三层各有5间居室,地板亦铺以红色方砖,居室外临窗一侧有连廊相通,窗外又设有板棚凉台,可供晾晒衣物。临窗眺望,楼内景致一览无遗。走出大单元,又进入门厅边厢一个侧门,这是一个单开间的小单元,仅有一个小天井与前后两落相连,后落同样有一副楼梯通往二、三层,每层各一间居室。由此可见,咏春楼之房型结构有大户型、小户型之分,满足不同住户需求,与现代城市之地产房型设计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大单元户型设有入户小天井和内庭大天井,形成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巧妙格局,这也是众多土楼中绝无仅有的独特之处。
  二
  从门楣处的匾额题款可知,咏春楼大抵修建于清乾隆庚寅年(1770)前后,迄今已有近240年历史。有史可考的是,当年题写楼名的谭尚忠乃一位曾经官至吏部左侍郎的清代文学家、书法家,如此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如何肯屁颠颠地跑来闽南山沟沟为一座默默无闻的土楼题写楼名呢?这得从咏春楼的修建者曾萼说起。
  据清代道光黄许桂版《平和县志》及《武城曾氏族谱》等史料记载,曾萼(1721~1797),平和县九峰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进士,因乳名“阿水”,人称“水进士”。曾萼为官十数载,历任恩平等五县知县,直隶连州、梅州等知府,以清正廉明为百姓所称道,每到一处即兴修水利、整饬民风,又重视教育,亲自办学执教,深受百姓爱戴。尤其在任恩平知县时期更多有政绩,留下诸多故事与传说,期间曾“捐俸卜地”主持修筑熙春塔,成为如今恩平八景之一。因心忧家中父母年迈需要照护尽孝,又不喜官场迎来送往之风,曾萼早有归隐之意,终在梅州知府任上“临梅八阅月,告归从养”,回到老家黄田村咏春楼,与父母亲人聚族而居,尽享田园之乐。
  谭尚忠(1722~1797),江西南丰人,为官四十多年,始终清正廉明、不畏权势,曾因忤逆权臣和珅,于安徽巡抚任上被降授福建按察使,后累次升迁,于清嘉庆二年(1797)卒于吏部左侍郎任上。查阅《清朝进士题名录》(江庆柏编著)可知,谭尚忠为清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三甲第四十三名进士,曾萼则为辛未科第一百三十九名进士,两人有同科之谊,又皆为颇有政绩之一代廉吏,也便互为交好。1770年修筑咏春楼之时,曾萼正在信宜知县任上(下半年升任广州府海防同知),适逢谭尚忠署理广东高廉道,一来两人仕途有所交集(信宜应属高廉道管辖范围),二来两人交情匪浅,听闻曾萼老家修筑土楼需要题写楼名匾额,谭尚忠欣然挥毫题下“咏春楼”三个遒劲大字,其书法别具一格,在当时颇负盛名,令这座偏远山村的土楼增添了几许厚重的文化气息。
  今人传言曾萼为官时俸禄“日进纹银一斗”,告老还乡后始建咏春楼,并请当时的吏部尚书谭尚忠题写楼名,这与史实并不相符。曾萼告老还乡时间在清乾隆甲午年(1774),此时距咏春楼落成已过4年;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清代四品官年俸105两白银,禄米105斛,外加2400兩养廉银(从四品知府),这样的俸禄固然丰厚,但说为官清廉的曾萼“日进斗银”未免有些夸张,可以肯定的是,曾萼对于咏春楼的修建是有过巨大贡献的;另查阅钱实甫著《清代职官年表》,谭尚忠仕途止步于清嘉庆二年(1797)由吏部右侍郎转任吏部左侍郎,故传言谭尚忠为“吏部尚书”与史实不符。至于传说曾萼和谭尚忠早年曾师出同门,曾萼先于谭尚忠金榜题名,为官后对谭有相助之恩,谭尚忠仕途得意时反过来照顾曾萼,此传说亦不可信,须知两人乃同科进士,并无登科先后之说。   史载曾萼为官清廉,被后世誉为“廉政公”,每到一处均颇有令名,深受黎民百姓拥戴,其于梅州知府任上告归之时,梅州百姓曾极力挽留,以至于“梅士庶攀辕遮道,赠诗数百”(见道光黄许桂版《平和县志·人物志》)。回到黄田村后,曾萼于事孝双亲之余,又在咏春楼左侧修筑一座名为“艮园”的学馆,教授族中子弟,“孳孳勉人进德”。尔后父母相继去世,曾萼在咏春楼前“思岩居”读礼、守孝三年。因黄田离县治仅咫尺之遥,常有官绅登门造访,性情恬淡的曾萼实在不胜纷扰,遂于清乾隆丁未年(1787)另辟清静之所,举家迁往 60里外的长乐乡农家村农桑寮,真正过起了避世安居、闲云野鹤的归隐生活,直至七十七岁终老。
  三
  相对于厌倦迎来送往的官场做派而言,曾萼更向往过着萧然物外的平淡生活。其致仕归家后,勤于开馆授徒、吟诗作赋,不但有《易卦阐义集》、《咏归集》等传世诗作,也留下了良好的家风传承,其如“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人生须积善,和气自致祥”“汝辈事业无穷,勉作好人,无贻家门羞”等治家箴言,几百年来勉励着无数族孙后裔,至今仍被悬挂于黄田村曾氏家训家风馆。深受县邑近在咫尺的政治文化薰陶,黄田曾氏族人勤勉好学蔚然成风,仅清代200多年时间里即走出了以曾萼、曾逊渊为代表的2位进士、21位举人。迄今在黄田村社的各个角落,仍散落着数十副旌表历朝曾氏贤才科举功名的旗杆石,与黄田村遗存众多、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建筑互为呼应,成为黄田村自古以来文风鼎盛的真实写照。
  与众多闽西南土楼一般,咏春楼在岁月侵蚀下已如风烛残年,部分单元因无人居住已坍塌破败,观之令人扼腕。走出咏春楼,在黄田村的巷陌间穿行,脚下踩踏的是经历了亘古岁月的卵石路面,身边交替入目的是比肩而立的土楼、旧宅院,时不时又有一幢幢现代楼房扑入眼帘,新旧建筑杂然交错,仿佛有了纷繁错杂的时空穿越之感。乡村经济发展后,村民纷纷对赖以安家的居所进行了自发性的改造扩建,导致许多传统建筑被现代楼房所替代,乡村概貌也便失去了传承千百年的传统韵味,难以寻回旧时光的记忆了。何其幸运,就在我踏访咏春楼之际,福建省人民政府刚刚公布了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由咏春楼、联辉楼、聚顺堂、龙见楼、衍庆楼等5座土楼组成的黄田土楼群赫然在列,这为保护性开发咏春楼、龙见楼等黃田土楼群、使其免遭毁灭性破坏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咏春楼以及众多的黄田土楼将迎来重新修缮的曙光,令黄田这个三面环水的古老村落焕发出崭新的光彩与独特魅力。
其他文献
父亲走了,我在赶回来的路上。虽然早有所预感,但还是来得太快了。接到大哥的电话,感觉不妙,虽然作为心血管专家的他,声音一如既往地淡定沉稳,我心里也在想,也许这次父亲能挺过去,因为有大哥,如以前几次把父亲从悬崖边拉回来。  父亲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特别是人格的影响,一生荣辱不惊,从未有过大喜大悲的情景,是家里脾气最好的人,毫无架子,但正如我侄子说的:其实爷爷是家里最厉害的人。记得在第一次工作的前夜,我
期刊
同事大刘提了两大包东西,准备周末回老家看望父母。他给父母买了点药,还有不少美食。  只见大刘把包里的药一样样拿出来,然后在药盒上写用法用量。我说:“药的用法和用量药盒上面不都写着吗?再说了,吃药还得听医生的,你还得充当医生的角色?”大刘嘿嘿一笑说:“老爸老妈年纪大了,都长期吃着几样药。他们都有脑子犯迷糊的时候,有时忘了吃药,或者忘了药该怎么吃。我怕他们记不住,就给他们写一下,然后放到家里的餐桌上,
期刊
前些日,晨游九龙江,偶见浮莲数朵缓缓飘移,江面广宽,江水清冷,当游得乏了困了,便将浮莲作为目标,一节一节地向前,此时这抹亮绿给人以目标与力量,增添兴致、好不欣慰!尝试几节后,索性跟它靠得近了,倚着救生圈细细观研,喘息蓄力,亦颇生几分感慨!  浮莲学名凤眼莲,又名水浮莲、布袋莲,人们更多的还是称其为水葫芦。这个物种约在公元1900年从巴西引进,喜高温湿润,开淡紫的花,时为观赏及净化水质之目的,无奈后
期刊
朋友在一家事业单位任职,工作顺风顺水,家庭和睦美满,孩子聪明可爱,和公婆也相处融洽,但她依然感觉不幸福。一阵子羡慕别人家拥有大奔,一阵子又羡慕别人家拥有豪宅,隔一阵子又羡慕起自由职业者的无拘无束,总之,她没有一天觉得自己是上帝的宠儿,是一个极其幸福与幸运的人。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她就是一个“幸福盲”。  直到前不久,她羡慕的那个开着大奔的朋友,不幸因意外出了车祸,造成双腿残疾。她去看他,看原本风光无
期刊
上周,我遇到了半年不见的老同学婷婷,没想到,婷婷居然变成了一个瘦美人。  要知道,她曾经体重严重超标,每次都发誓减肥,可是每次无论她的声势多么浩大,依旧坚持不了几天。所以后来,只要我们从她嘴里听到“减肥”两个字,就知道又没戏了。  可是从去年夏天开始,她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开始默默减肥了,每天早起跑步,三餐定量,睡前1小时做运动。在这期间,她从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自己的减肥经历,也没有晒过练出的小蛮腰,更
期刊
一  不知是哪个朝代、哪位官吏在董凤山峦古道石壁上錾刻两字——官禁。  险峻嵯峨的董凤山你占据在哪里?镇锁在连绵起伏三百里的戴云山脉尽头;寄存在我陈旧的胶卷里。云雾山中有我青少年时期种下的十万八千棵柳杉马尾松,有我失意徬徨徘徊过的林中小道。  那年,全民砍树烧碳大炼钢开始后,村前厝后、山脚下那些古木老树先去做替死鬼。由于山高路远,董凤山上的树林躲避过一场浩劫。烧碳炼钢大生产运动很快偃旗息鼓了,得不
期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香与蛙声,都是诗做成的。诗人们只要拿过来便事半功倍。  这里蛙声出处显然是在田野,那里离自然最近,离人类相对较远,最适宜自由歌唱。而有一段时间,青蛙受到人类极不友好的对待,青蛙仙子和青蛙仙女这些可爱的精灵几乎绝迹,红尘之处,音讯全无,唯在穷乡僻壤,人迹罕见处偶有几声蛙鸣,也多是只言片语,那蛙声不仅战战兢兢,且多变调了,像第一次上台讲话,像第一次向情侣表白,也像在枪口
期刊
镜中  刀锋掠过疯长的麦田  收割了一大片日子  雨水冲刷被侵蚀的沟壑  山丘纵横  曾经翻越过的山顶  风吹草低  曾经一苇渡过的江河  半江瑟瑟  山海依旧  秋风劲吹  如今  是谁站在谁的面前  在悲欢离合之后  认不出自己  回乡偶书  管弦乐深入群山的腹地  红色黄色的柿子挂满枝头  等待飞鸟的侵袭  新时代的孩童对山果没有了欲望  他们喜爱的是一小块机器里预设的刺激程序  远山寂寂 
期刊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蓦然又是一年槐花香。闻着提神醒目、沁人心脾的花香,耳边萦绕着那首歌曲:槐花飘香,勾起童年纯真的向往,儿时的玩伴杳无音信,让人不由得黯然神伤……  记忆中的故乡,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会种着一棵或是几棵槐树。每当槐花绽放的时候,村庄上空弥漫甜甜的槐花香,那是一种令人沉迷和向往的味道,如今它已成为对故乡记忆里最深的念想。  我喜欢槐花,因为她天性淳朴,槐树的长相并不精致,粗糙的树皮
期刊
每年秋天,一群南迁的燕子筑巢在老家的屋檐下,洁白的墙壁上出现一个个泥土垒成的燕窝,实在有失雅观。让人更难堪的是每次进出家门,燕子的排泄物不偏不倚落在头上。许多亲朋好友来串门时,也经常遭此“厄运”,为此,大家颇有成见,认为这是倒霉的征兆,要求尽快处理它!在天怒人怨的情况下,终于忍无可忍,下定决心要铲平燕窝。  我找来木棍,捅向位于大门正上方的燕窝,巢穴里突然飞出两只燕子,叽叽喳喳鸣叫不停。一只燕子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