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江苏省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che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型无形财产,既具有传统财产的属性,又有其鲜明特点:该财产易受侵害、难以维权。本文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特征、侵权及救济的研究,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立法现状;虚拟财产属性;民法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7-0061-01
  一、我国当下的立法现状
  伴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虚拟财产的纠纷更是层出不穷,自2003年大陆第一起网络虚拟财产纠纷争讼至今已有10多年之久,而目前却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能够明确规定,也缺乏合理、公正有效的解释来解决有关网络虚拟财产的现实纠纷。二、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争议(一)物权说
  所谓物权是权利人支配财产的权利。物权的客体是物,民法上的物具有以下特征:存在与人身之外、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为人所实际支配或控制。从客体的角度看,虚拟财产不符合可支配性,物权的权利人对于物的支配是独立的,不受他人干涉,而网络虚拟财产源于网络服务商的提供,玩家对于虚拟财产的使用和相互交换都是建立在网络服务商的后台运行和管控之下的,一旦网络服务商面临危机,玩家对于虚拟财产的支配也将面临危机。从权利的角度看,物权是绝对权,其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多数人,而虚拟财产受服务商控制,玩家在行使权利时候需要服务商的配合才能进行相应的“处分”,因此将网络虚拟财产权认为是物权是不恰当的。(二)债权说
  债权是指按照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债权说的学者主张网络财产权仅是玩家和网络服务商之间形成了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但债具有相对性,债的履行仅仅能约束当事人双方,从实践中而言,玩家的虚拟财产的流转对象其实并不是网络服务商,而是其他玩家甚至是侵权人,显然将网络财产权仅限定为玩家和服务商之间的关系也是狭隘的。(三)智力成果说
  智力成果又称知识产品,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据有一定表现形式的成果。一方面,智力成果具有创造性,而网络虚拟财产的创设是来源于服务商预先设定,显然也不符合智力成果的特征。智力成果是知识产权的客体。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的一种,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虚拟财产是网络用户的智力成果,用户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伴随着智力性的劳动投入,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可复制性并需要一定的载体,因此网络用户可对其享有知识产权。三、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思考
  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争议众说纷纭,笔者赞同债权说。玩家和运营商之间是一种服务合同关系。玩家以点卡的形式向运营商付费而运营商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玩家实际上是对运营商享有债权的债权人,其ID和密码就是其债权人的身份凭证而他所获得的虚拟财产则是其享有债权的凭证。在虚拟财产的交易中,被交易的虚拟财产,如各种武器、装备,它们是玩家进游戏内容的数据,记录不同数据、记录代表虚拟人物的不同级别,这些不同级别的装备代表着不同级别的相应的债权,即要求运营商提供不同的服务的债权。玩家在将其转让后出让的实际上是其所享有的具体的债权。
  如将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定性为物,第一,众所周知,物权是对世权,所谓对世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那么在网络虚拟财产之上,其义务主体显然不是不特定的一切人,如虚拟财产的提供商对于网络财产提供的限制,在玩家侵害了其他玩家的合法利益时,提供商可以任意地处分财产,这就构成了对玩家虚拟财产最大的、潜在的限制。第二,物权保护方法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和恢复原状。当玩家的合法利益被网络提供商不当侵犯或者被其他玩家不法获取时,鉴于网络的虚拟性,使用排除妨害、消除危险和恢复原状来保护虚拟财产变得难以操作。如将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定性为智力成果显然也是不合理的。四、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一)虚拟财产的物权保护
  物权保护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虚拟财产的物权归属,即权利主体。我们认為,以网络游戏为例,网络虚拟财产是玩家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而游戏运营者只是存储这些数据,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属于玩家。其次,虚拟财产也是存在无权请求权的,尤其在第三人对网络虚拟财产侵害时,在生活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密码被盗;对账号中的数据进行修改;窃取网络游戏中的金钱和武器装备等。如果存在这些情况,所有人即玩家可以对自己的财产进行保护,要求其消除妨害,恢复原状等等,这就是运用物权请求权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二)虚拟财产的债权保护
  以网络游戏为例,网络游戏商通过做广告宣传的模式介绍自己的产品,提供相应的网址,二维码进行下载,构成邀约。而玩家扫描二维码或者登陆网站下载了客户端并注册账号,可以视为承诺。此时合同关系成立,因此双方即产生权利义务,作为网络游戏的运营者应当给玩家提供相应的保护,并指引玩家进行加密等保护措施。并且游戏运营者如果是因为自己没有尽到维护,管理义务而给玩家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参考文献]
  [1]林兴华.论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J]
其他文献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在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开啟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生态维度,对我们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试从现代大学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个角度,探索高校建设生态文明模式。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高校;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641
摘要:《合同法》第402条、403条借鉴了英美法中显名代理和隐名代理的相关规定,第421条是行纪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合同法》中的代理制度和行纪制度在司法实践适用中存在一定的冲突。  关键词:显名代理;隐名代理;行纪  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1-0134-02  作者简介:刘镇方(1992-),男,汉族,河南信阳人,云南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目前在涉外法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和发展涉外法律服务的几项对策,使甘肃涉外法律服务得到更好发展,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保驾护航。  关键词:涉外法律服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5-0134-02  作者简介
摘要:2015年海内视频直播平台火速崛起。在行业火爆的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以低俗、色情、猎奇等一系列直播内容频现。面对市场潜力巨大却乱象丛生的网络直播,相关的监管规制也应该应运而生。  关键词:网络直播;法律问题;举措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1-0076-01  作者简介:赵润泽(1995-),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出现的雅贿这一形式的贿赂犯罪从司法和实践方面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相关的对策,以此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减少雅贿这种新形式下腐败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雅贿;腐败;贿赂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3-0151-01  作者简介: 杜博文(1991-),女,汉族,山西运城人,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摘 要:大学生兼职权益保障是社会的热点问题。通过分析大学生兼职权益产生问题的原因,从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提出解决措施。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校的角度说,主要是学生社团组织功能的缺位,高校对学生管理的缺失,从学生角度说主要是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因此,高校必须加大对学校社团、学生的教育管理,学生必须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权益保障;高校学生组织;自我保护  中图分类号:G647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情形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法律有必要针对其做出相应的新规制。2015年1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第15条的规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在不改变本罪犯罪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加重了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及法定刑的设置,意在通过法律的规制来遏止收买犯罪的发生,从而在源头上切断买方市场,打击拐卖人口犯罪。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九);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
摘要:本文从医疗器械收费问题延伸到政府和市场关系层次,意在论证一个良性循环的市场经济环境,市场应当是占主导地位,政府在市場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运用看得见的手,调节经济运行的不足,这样的市场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关键词:政府与市场;医疗收费;医疗器械  中图分类号:F4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7-0277-01  一、医疗器械收费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财政对
摘要:垄断会限制市场竞争、增加交易成本,显然威胁着法经济学家所追求的资源配置效率。世界大多国家已经意识到垄断的危害并制定一系列法律,但随着理论界以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为主的分野,立法模式也不尽相同。另外,垄断规制客体的复杂性和主体的有限理性使得对相关市场、市场集中度和限制竞争的行为等因素难以界定。然而大数据的出现为这一法经济学问题的解决供了新转机,大范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可以及时基于既建的数学模型做
摘 要: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在发展的同时会忽视农民个体的权益保障。故通过实地调研方式探求农民在土地流转中权益得损。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权益;土地流转  中图分类号:F323.6;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1-0038-02  作者简介:谷晓彤(1995-),女,江苏淮安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法学专业。  自十八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