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相机新娘来了

来源 :影像视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u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专家Scott Kelby将开设一个全新的专栏介绍他那些美妙的照片背后的拍摄技巧。
  我非常高兴能在《影像视觉》杂志上开展这样一个全新的专栏——我是这本杂志的忠实粉丝。开展实拍手记这个专栏的灵感来源于我的系列书籍《数码摄影》(The Digital Photography Book)中最受欢迎的一个章节,在书里我会提供一张照片,然后详细介绍如何拍出与它相似的照片。不过在这里我还可以展示拍摄场景的照片,还有照片后期处理的过程。
  作为开篇,我们先从非常简单的拍摄——只用一盏灯来照明的新娘肖像的拍摄开始讲起。最好让拍摄尽可能简单,这样不论对你还是新娘来说都不会有太大压力。只使用一盏灯拍摄可以让你更注意新娘的情绪和表情。
  这个漂亮的小教堂有一个很短的走廊。走廊的门是非常鲜艳的红色,我觉得这和新娘洁白的婚纱、粉色的花束能够形成漂亮的对比组合。我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一盏带有便携电池的外拍灯,你也可以用最普通的热靴闪光灯替代。
  我们用了一套Elinchrom Ranger Quadra,它是一个便携电池加一个闪光灯灯头。这是我去外景拍摄的照明装备组合之一:这种照明方式比热靴闪光灯亮很多,而且我可以利用它内置的无线装置来通过相机控制闪光灯亮度的强弱。
  Brad Moore是我拍摄时的助手(他拍摄了所有现场工作的照片),另一个助手Billy负责扛着便携电池。这就是便携电池的好处,拿上几小时也不会觉得很重。
  分步讲解 用一盏灯进行拍摄
  看看Scott如何使用一盏灯拍出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照片
  1 走廊
  这张照片中就是我前面说的有红色大门的走廊。教堂里实际的样子比Brad照片看起来要暗得多——尤其是在走廊里,只有一点很硬的顶光。我会坐(或站)在教堂里的长凳来变换相机的拍摄角度,这取决于我需要拍摄的是一些特写还是全景的照片(拍摄全景时我就坐下让视野降低一些)。我用的是70-200mm f/2.8镜头。我喜欢用镜头的长焦端拍摄(如果可能的话就用200mm)来得到压缩景深的效果。
  2 避开光源
  在这样狭窄的走廊里想要找到一个角度来避免柔光箱出现在镜头中可是个很大的挑战。Billy缩到了一个壁橱里以防止柔光箱进入画面。如果你看到这张现场工作的照片你便可以看到我坐在长凳上,距离新娘很远——这样我才能拍到一张全身照。
  当在这样的条件下拍摄时,我们一般都会用独脚架而不是正常的灯架——因为这样更便于快速调整移动光源进行拍摄。因为这次我们一开始就用了灯架来拍摄,所以便索性一直用灯架直到拍摄结束。
  3 第一张
  这张照片中灯光的角度是很常用的位置:我们把它放在新娘向上45°的位置,让灯从上向下照明。在拍摄时我们一直都在尝试不要让灯光反射把整个走廊都照亮。因为打光的角度不同,你能够看到新娘靠着的红门上有一块高光,所以我们尝试着稍微转动一下柔光箱的角度让高光尽可能减少。虽然我可以在Photoshop里面很容易地把高光修掉,但我很不喜欢在Photoshop里面去“修正”那些我本能在拍的时候就搞定的问题。
  4 逆光新娘
  当拍好全身照之后,接下来我想拍一张从背面打光的逆光照片。我让新娘还站在原先的位置,让Billy拿着闪光灯和柔光箱到走廊的另一端。其他保持原状,灯光还是45°,还是从上向下照明。我把灯光的功率调大,因为我不想只要她的肩膀有一条轮廓光,我希望有更大的光线面积。我让新娘把头和身体转向灯光的方向,然后再让她看向另一边,因为我们的光线不足以照亮她的脸部。
  5 第二张
  唯一需要我不停调整的参数就是快门速度,直到我找到一个合适的数值能够拍出走廊本身的光线与闪光灯完美融合的效果。在拍摄这张照片时,我试了从1/200秒到1/30秒的所有快门数值,最终发现1/80秒效果是最好的。我的ISO是100(我的相机噪点最低的ISO值),光圈是f/5,这样便能稍稍虚化背景。用这样的大光圈拍摄时,闪光灯通常要设置在最大功率的四分之一。
  后期处理 单色与双色
  光线照到什么颜色上就会反射出什么颜色,当白色的光线打到红门上时反射出的就是红色光。所以我看到那张逆光拍摄的新娘照片时发现,因为反射的缘故画面整体显得很红。所以这张照片还是更适合调整为黑白色调。这是我从Brad Moore那里学来的一个技巧,他经常在音乐会上拍摄。当音乐会的光照条件很差或乐手、吉他手身上都是看起来很可怕的绿光的时候,他就知道这张照片需要转换成黑白色调,这样便不会有颜色的问题了。
  转换为黑白
  我使用的是Photoshop的插件Nik Silver Efex Pro 2来把照片转换为黑白。我最喜欢的三种预设分别是Full Spectrum,Fine Arf Process和High Structure Smooth,一般我就从这三种里面选择其一。
  添加第二层颜色
  当照片转换成黑白之后我又在Lightroom里用色调分离滑块给照片添加第二层颜色。我只调整了阴影部分,把色相调到25,饱和度调到21。不要动高光和平衡滑块,这样就足够漂亮了(打印出来也很精美)。
其他文献
1 佳能PowerShotSX710 HS  SX710的易用性非常出色,这要感谢它优秀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足够大的按键以及浏览效果一流的3英寸92.2万点液晶显示屏。此外它还搭载了许多实用的功能,如Wi-Fi连接、NFC配对和构图辅助功能,后者可以帮助用户在使用25-750mm等效变焦镜头达到30x变焦倍率时,亦能够轻松追踪拍摄物体。  相机内部搭载背照式2030万像素CMOS影像感应器,以及佳能
期刊
Claire Gillo告诉你如何将多张照片拼合在一起以增加你的镜头景深。  通过使用景深合成这种方法可以很巧妙地扩大你在拍摄特写照片时画面中的景深。对于微距摄影来说,想拍出大景深是非常困难的。即使用像f/16这样的小光圈你也不可能让一张照片从前到后都在对焦范围内。  景深合成的原理就是从完全相同的位置拍摄一系列的照片(这里一共拍了g张),每一张照片的焦点略微不同。拍摄完成时你会有很多照片,不过你
期刊
4K是什么?  越来越清晰视频录制的标准和越来越大的显示器……  1 标准分辨率  STANDARD( 640X480)标准分标率视频在清晰度上无法与4K视频相比,但是更小更灵活的文件尺寸使得它有了超长的服役时间,从古老的DVD碟片,到现在的网络视频以及微拍类视频,你都可以看到这种最原始格式的身影。  2 高清  HD (1280X720)高清分辨率视频指的是竖边分辨率为720线,长宽比例为16:
期刊
Claire Gillo为你演示如何用一罐黑色颜料来创造出大师级的抽象作品。  抽象艺术和摄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摄影发明伊始,画家和摄影师就尝试将这两种媒介结合以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即使你没有受过什么绘画的训练也不要担心:我们接下来介绍的拍摄方法并不需要任何绘画技巧,只要你的一点创意和想象力就足够了。你需要有一罐黑色颜料(我们是在附近的商店里买到的)和一支白色笔刷。另外还有一个三脚架、闪光
期刊
如果想要拍出更完美曝光的照片,第一步就是了解你相机的测光系统是如何工作的。Marcus Hawkins将在这片文章中为你讲解测光系统的那些事儿……  相机的测光表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相机通过测光表测量拍摄对象的亮度,从而决定拍摄一张照片感光元件所需要的曝光时间。不过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情况下测光表的读数都是准确的,所以拍出的照片有可能过亮或过暗。如果想得到更好的曝光效果,你可以通过曝光补偿来弥
期刊
想要看到颠覆以往的旅行摄影作品?看看Ambroise Tezenas,他游历了世界上许多象征死亡的标志性景点。  你为什么会决定出一本关于“黑色旅行”的书?  几年前我便开始尝试了解黑色旅行(那时并没有考虑出书的问题)。对于长期项目来说,想清楚如何开始比纠结最终的成果更重要。  之所以会对这一主题产生兴趣是因为我想了解人们为什么重游那些充斥着不幸回忆的地方,而这与我2004年在斯里兰卡目击了海啸的
期刊
Mark Hamblin教给你如何利用B门控制相机的曝光时长。  当你用相机上的自动测光模式时,比如光圈优先模式,相机提供的最长快门时间就是30秒。在绝大多数的光线条件下这么长的曝光时间都是绰绰有余的——但某些时候你甚至需要比这还要长很多的曝光时间。  这时B门便派上用场了。只要你一直按着快门,B门就可以使相机一直进行曝光,这样一来你就可以进行长达几分钟甚至长达几小时的曝光了。  使用B门拍摄的典
期刊
打印,是照片输出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关乎到照片最后呈现到观众眼中的形象。你的一切努力:构思照片、取景、瞬间抓取、拍摄、后期修复、创意调整,最后凝结成了一张作品,在这最后的时刻万一出了闪失,就没有机会补偿了!这里我们将通过爱普生新发布的打印机,为大家讲述打印机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墨水和纸张的选择,以及从软件调整到最后输出的的全部过程。如果你还在忍受打出来的照片和屏幕显示大相径庭,或者是打印后你的作品布满
期刊
我们的专家Claire Gillo这次要帮助读者Richard Norman在市中心拍摄靓丽的灯光轨迹。  读者求助:请帮我拍出更漂亮的车流灯光轨迹  “我使用一台佳能的EOS 600D,以及17-50mm变焦和50mm定焦镜头已经两年了。我希望有机会能够从专家那里获得一些帮助,教给我一些能让拍摄更进一步的小窍门。我喜欢涉猎各种题材的拍摄,从微距到夜晚的城市景色。请给我一些专业意见来帮助我提高我的
期刊
野生动物摄影师Ruth Asher为你揭秘这张壮观的悬崖照片背后的故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