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润的绿,醉人的美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先生的《绿》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在读这篇作品时,首先感到的是它晴朗明快的格调,活泼跳跃的节奏,看到的是赏心悦目的景色,不觉中会随着作者笔触所至,或惊,或叹,或赞,从作品中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绿》一文,究竟美在何处?笔者粗略地将其归纳为五种:布局美、色彩美、修辞美、激情美、意境美。
  一、布局美
  文字、结构等形式因素是读者最先接触到的,也是学生最容易把握的一种审美因素。文章的布局美有多种,如对称美、建筑美、精巧美等等。《绿》的布局则是对称美与精巧美兼而有之。
  文章开头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结尾处,这句话再次一字未更地出现。文字整齐,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一种对称的结构布局。
  文章从“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落笔,写出梅雨潭的环境可惊诧,瀑布水花的奇趣可惊诧,梅雨潭的绿更可令人惊诧。全文紧扣“惊诧”二字来写,这是布局的“精”。当作者开篇点题之后,没有马上写梅雨潭的绿,而是先写梅雨瀑,看似与文意无关,但当读到“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读者才恍然悟道这是作者巧妙安排的,原来写梅雨瀑只是梅雨潭的陪衬,只有梅雨潭的绿才是真正令人惊诧不已的,这是布局的“巧”。这种精巧的布局真是令人拍案称绝。
  二、色彩美
  白居易有首《忆江南》,诗中写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作者写江南“红花胜火,水绿如蓝”的绚丽景色。“红”、“火”、“绿”、“蓝”,色彩浓丽。而《绿》呢?不要以为文中只写绿一种颜色,就认为单调,缺少绚丽的色彩美。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绿虽只是“清清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那是一种“平铺着、厚积着的绿”,她“皱缬着”,她软软的,嫩嫩的,她“滑滑的明亮着”,她如舞女的裙带当风飘举,她如少女的眼睛脉脉传情。她光艳无比,奇异无比,鲜润无比。看着这满眼的绿色,谁还能觉得单调呢?恐怕人人都会醉心于这充满灵性的、有生命的绿色之中了。
  三、修辞美
  作者写绿时,将拟人、比喻、对比、反复等修辞方法巧妙配合,综合运用,使之相得益彰,把人们带入美好而奇异的绿的境界之中。
  全文称绿时用的是“她”字而不用“它”,已是把绿当作人来写,作者把满眼的绿色看作是一个清纯可爱的十二三的少女,以此赋予绿色以生命与灵性,亲昵地叫她“可爱的”,爱怜地“拍着”她,轻轻地“抚摩”她,“吻着”她,表现作者由衷的喜爱之情。
  作者写绿,还用一系列比喻:“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地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这些比喻多角度铺陈,渲染,把绿的形状、质地、光彩,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把美的情致注了进去。绿在阳光下闪烁,逗人喜爱。
  在绘画中,有“云托月”的技法。朱自清先生在《绿》中,也用到了这种技法。文中写到:“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俊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作者用什刹海、虎跑寺等名胜处的绿,来烘托映衬梅雨潭的绿,指出那些绿色与梅雨潭的绿色相比,非淡即浓,非明即暗,只有梅雨潭的绿浓淡适中,明暗相宜。这种对比烘托既把作者对绿的主观印象表现出来,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那奇异的绿的色彩,在想象中领略到她独特的美,得到美的享受。
  反复,原是歌谣中的一种抒情手段。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诗经第四》中说:“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他又说:“……复沓不是为了要说的少,而是为了要说得少而强烈些。”(见《新诗杂话·诗的形式》)朱自清先生认为,反复在表情达意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绿》一文中,朱自清先生十分注意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如:“惊诧于梅雨潭的绿”“那醉人的绿呀”“奇异的绿呀”等句在文中反复咏叹,既使文章有了回环复沓的节奏,同时又用尽可能少的、精炼的语言把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惊叹赞美与热爱之情表现得更为强烈。
  这些修辞方法,有的描写景色,有的抒写情感,尽写绿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反复咀嚼,只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四、激情美
  《绿》一文,从头至尾充满着作者对绿的惊诧和赞美之情。作者尽写这种“女儿绿”,通过写景抒发感情。即便这样,作者仍觉不足以抒怀,干脆直抒胸臆。作者时而惊赞:“那醉人的绿呀!”“那奇异的绿呀!”时而慨叹:“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时而痴迷地呢喃:“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读着这些句子,读者会在不觉中受到感染,会随着作者激情的狂飙而心旌摇荡,美感油然而生。
  五、意境美
  文学中的意境是指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通过客观景象的描写,表现主观情意。《绿》就是一篇客观景象与主观情感高度融合的作品。《绿》作于1927年2月,当时第一次国共合作已形成,国内革命形势如炉火正炽。朱自清这位进步爱国的文人,被这令人振奋的形势激励着,很自然的,就会把这种昂扬进取的情调反映到作品中。清秀空灵的山水景色,寄托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他乐观进取的高尚的精神境界。读者在欣赏此文时,会觉文章蕴藉隽永,被那种乐观、向上情绪所感染,心灵得到净化。
  《绿》是一篇名副其实的“美文”。既是“美文”,大家就不能忽略上述诸多美的因素,而要反复阅读这篇作品,细细咀嚼,品味其中的妙处,真切地领略到《绿》那醉人的美。
其他文献
【摘要】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既是一个陈旧的话题,又是一个新鲜的课题,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心关注的问题,也是目前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随着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教子观念的更新,家长要不断的学习、讨论、实践、探索,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艺术、方法和技巧。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寻找出适合与自己孩子沟通的方法,最好的爱是赞赏、鼓励、交流、沟通、尊重和信任。  【关键词】家长;孩子;交流;
期刊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逐步深入课堂,它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它以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后形式的不同认知感受。实践证明,灵活有效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保证教学目标的更好完成。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  “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主阵地,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数学 积极性  新课标提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主阵地,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精心
期刊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发挥传统优势,为纺织业输送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问题,以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为实证进行了改革。首先确定了纺织行业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规格,其次构建了基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四个维度”内在结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再次创立了“学习-实训-就业实习”的学程模式,最后创新了行业、企业与学院合作培养机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连续三年就业率超过96%,为中国纺织行
期刊
语文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创造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情境,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开展审美活动的教学活动。情境教学要求“育人以情”为中介和纽带,沟通“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境教学呢?  1.深情朗读进入情境。  课文中美好的景象或形象,使学生受到感染,教师需要凭借想像让学生入情入境“美读”,使读者的角色转化为语言角色。如在教学《月光曲》这一课时,可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要求教师在新理念指导下,利用新的教科书、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指导学生开展学习。下面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从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角度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一、紧扣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绝不是惟一的资源。教材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我认为首先要掌握课程标准的要求,然后根据
期刊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学习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主动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过程,更是需要达成的目标。
期刊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摒弃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变“教师中心”为“以生为本”,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或者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策略的改革都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满足学的需求和意愿,“以学生为本”需要教师真正从思想上、从认识上进行转变和调整,应真正地理解和认识到,学生乃教学之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日和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呢?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刺激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方法多样性的特点,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设计的语文课件总是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效果逼真的音响,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
期刊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因此,可以说学科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就是品德教育。  一、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需要教师在历史课的教学中联系现实,引导学生理解与分裂民族、分裂国家的行径作斗争的深刻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