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8698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办学没有思想,学校就没有发展。桂林市叠彩区芦笛小学校长陈海荣在谈及学校管理时如是说。有着10年学校管理经验的陈海荣从不满足做一名“太平校长”,她始终致力于做一名有思想有作为的校长。这10年来,她所管理的芦笛小学先后被命名为教育部“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实验学校、“全国创新作文教育实验基地”、“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研修基地”、“广西小学语文研究与应用基地”、“桂林市中小学和谐校园”。
  陈海荣是如何管理学校,如何培养师资力量,如何带领芦笛小学一步步迈向鼎盛的呢?
  培优师资力量,提升科研水平
  陈海荣说,教职员工是学校实现教育的主体,如果他们没有主动自觉地参与教育这份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任校长的办学理念再先进,学校发展目标再宏伟,也不过是空中楼阁。那么如何激发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工作激情和潜能?陈海荣认为,关键在于尊重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只有尊重每位教师的个性和发展诉求,才能发现每位教师的亮点,才能为教师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激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学校有一名叫以琴的女老师,做班主任工作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与心得,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把爱倾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并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学生能够从与老师的这种友爱平等的关系中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当陈海荣发现她的这一亮点后,充分地肯定了她的工作。这份尊重与支持极大地激发了以老师的工作激情和潜能,她大胆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真正让学生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她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用“慧眼”、“慧心”与“真情”,把“问题”视为教育的资源,并转化为学生进步的阶梯。以琴的班主任工作一做就是10多个春秋,而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她也曾多次荣获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称号,2011年还获得了自治区优秀班主任称号。
  把平凡的人激励起来,充分发掘每位老师的自身潜能,这种具有生发力的个体行为,就会汇聚成学校整体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芦笛小学,像以琴老师这样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教职员工还有很多。陈海荣深有感悟地说:“一所优质学校必须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是龙就得让他腾,是虎就得让他跃,校长就是搭台子、拉大幕的人。”
  于是,陈海荣提出了“名师促名校”的发展思路。她把“师资队伍建设”从教学管理中单列出来,亲自起草制定了《芦笛小学师资队伍发展三年规划》,对全校教师就专业素质水平划分了四个梯队,每个梯队都有各自的目标定位、培训措施、发展方向、晋升机制。近年来,她又借助学校所在城区“优师强校”工程这一平台,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扩大了培训面,做到点面结合,整体更新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目前,学校拥有1名特级教师,3名市级教学能手,4名市级骨干教师,9名城区教学能手;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多名教师在桂林市小有名气。
  在培优师资力量的同时,陈海荣格外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她所倡导的“做健康教师,做快乐教师”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每周为老师们安排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每月组织一次体育赛事,教老师们跳健身操、打太极拳。同时开展一系列心理疏导活动,引导教师正确面对压力,帮助教师化解焦虑,形成良好、稳定、健康的教育心态,让大家做个“快乐教师”。
  陈海荣认为,“科研兴教”是高层次办学的必由之路。因为科研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研究成果本身的推广,更在于其研究过程能很好地锻炼和培养教师,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科研能出思想,出方法,出名师;科研能创特色,创牌子,创形象。于是,在培养强大师资力量的同时,她又提出了“科研兴校”打造“芦笛科研”品牌这一思路。在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陆续建立了《芦笛小学课题管理制度》《芦笛小学科研室人员职责》《芦笛小学课题组成员管理制度》等。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芦笛小学的科研成果令人瞩目,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桂林市科研基地校”、“桂林市科研示范校”、“广西小学语文研究与应用基地”等。
  加强基础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陈海荣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校园建设的资金可以争取,但每个项目的设计却考验着校长的品位和智慧。为避免“千校一面”,形成芦笛独特的校园环境文化,她上网收集了上千幅图片;为设计新颖别致的学生课桌椅,她亲自画图,算比例;为改变防盗网铁窗式的呆板样式,她跑遍了全市的知名建筑,设计出幼芽形的图案。学校建起了脚踏式冲水的学生厕所,电气线路全部实现地下铺设,建起了百米宣传长廊,校园内随处可见富有个性的彩色栏杆、石凳花坛。在她的多方奔走下,一幢崭新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陆续购置了钢琴,增设了电子琴室,添置了UPS、液晶投影仪等一大批先进教学设备。她扎扎实实地用有限的资金建起了一座现代、大气、优美、富有童趣的新校园。昔日的危房变成了如今的现代化大楼,尘土飞扬的操场变成了整洁宽阔的运动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极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也因此被评为“桂林市教育装备工作先进集体”。
  关注师生个体,做实阳光教育
  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使他们适应未来的生存环境,过和谐、幸福、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
  陈海荣认为,学校应该教给学生“走向社会,胜任工作,自己创造幸福生活”所最需要的、最有用的东西。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自信、责任、兴趣比学习成绩本身更重要。陈海荣提倡用赏识的目光面对每一个学生,要给孩子多点欣赏、多点等待、多点鼓励。只有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关注每位教师的发展,才能让师生在校园生活中积淀自信、体验快乐、走向成功。
  近年来,陈海荣致力于打造“阳光教育”办学特色。陈海荣解释道,所谓的“阳光教育”是一种倡导教师顺从天性、承认差异、追求阳光、宽容失败的教育;是引导学生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特质、挖掘每个学生的生命潜能的教育。   陈海荣从建构“开放、和谐、自由”的阳光管理开始,逐步推行“阳光教育”办学特色。她把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地梳理,使学校各项制度既能凸显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又能体现公平意识,学校具有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如同阳光一般公平地照进每个人的心里,形成照章办事、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为把教师塑造成“理解、信任、包容”的阳光教师,陈海荣采取研训结合的方式,安排了每周一次的培训内容,既有“外来的和尚”(外请专家),也有“本地的辣椒”(本区本校教师)。她把这些专家邀请到学校进行各级各类的教育讲座、专题培训,让各种思想、理念、信息交汇、碰撞,冲击着教师的思维,打开了教师的眼界,鞭策着大家不断学习、接纳、思考与实践,提升自身素质。同时,陈海荣校长还创造条件,搭建展示交流平台,给老师表现的机会,在学校形成一种见贤思齐、向上向善、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学校设有每周“读书交流”、每月“阳光论坛”、“我的成长故事”、不定期的“阳光课堂展示”等各种交流平台,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活动中展示、锻炼、提高自己,使更多的老师在交流中体验快乐、积淀自信、享受成功。
  陈海荣还要求每位教师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讲”的位置上撤下来,克服自己的“教学欲”,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兴趣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使学生拥有主动探究的时间和自主选择的空间。为达到构建“尊重、公平、高效”的阳光课堂,她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原有的同组同课共研的教研模式,将同组共研与同课异构结合起来,侧重在同组教师基于一定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共同研究和尝试多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并进行课后析课,介绍几节课不同的设计思路、策略运用,逐步开展“先学后教、先试后导”、“海量阅读”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并在全校推广,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师“团队研究,共同提高”,让课堂成为师生自由和谐发展的智慧课堂。
  人的天赋才能各有不同,基础教育既要在教育的起点对每个学生“求平等”,又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他们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谋自由”。为此陈海荣强调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发现学生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是推行“阳光教育”办学特色的又一宗旨。她提出了“活动育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育策略,在此策略的引导下,芦笛小学重磅推出“芦笛之星”系列活动。“芦笛之星”系列活动特别之处在于,它着眼于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活动涵盖语数英图音体科学等各学科,所有活动都要求全体学生参加,所有的活动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获奖,达到“人人都参与,个个有发展”的目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陈海荣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芦笛小学真正成为了“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向往”的学校。“这些年来,芦笛小学的步子迈得很大,走得非常快,作为校长,我承受的压力也是日益加大,但我从未放弃过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今后,我还将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相信‘今日大校,明日名校’的目标一定会实现。”采访结束时,陈海荣对笔者如是说。
其他文献
“12月的南宁阳光明媚,让我们感动的事情有很多:感谢美丽的十七中为我们提供了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感谢外刚内柔的班主任黄欣老师教会我们先为人后为学的道理,感谢班艳英老师精彩的讲课引领我们探索数学的神奇,感谢梁先文老师为我们带来活力四射的体育活动……”这是南宁市第十七中学(以下简称十七中)初一唐诗班的感恩宣言。在十七中的校园里,每个班级都有代表本班特色的感恩宣言,这是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感
期刊
北京时间2012年3月4日中午12时35分,第28批出国留学的40位老师乘坐的A370航班腾空起飞,从北京首都机场飞往英国。经过11个小时的漫长飞行,我们于伦敦时间3月4日15时38分到达伦敦希斯罗Heathrow机场。一下飞机,伦敦便以纷飞的细雨迎接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学生”。我在英国的留学生活就伴着这濛濛细雨正式开始了。  英国课堂的体验  开学的第一天,我们进行了分班考试,指导老师Gary向
期刊
2011年暑假期间,南宁市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确立了实施南宁市义务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并启动了暑期前往北京师范大学集中培训活动;2011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专家亲临南宁市各实验学校实地调研指导,项目模式的创新效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得以凸显。  南宁市义务教育质量提升项目是南宁市教育局提出“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的总体思路后,立足学校文化建设,以创新校长、教师培训模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校长管
期刊
绩效考核与智商测试  据《扬子晚报》报道,2011年10月份以后,无锡市测智商的中小学生明显增多,原因是该市中小学教师实行绩效工资,班级成绩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如果学生智商显示较低,老师可以向上提出申请,智商低的学生的成绩可以不计入班级成绩考核的范畴,因此,部分教师要求家长带成绩差的学生到医院测智商。据无锡测智商的儿童医院数据显示,这段时间以来已有近500名学生测智商,是往年一年测智商人数的总和
期刊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语文味’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对这一说法南宁市仙葫学校小学语文老师吴鸿丽十分赞赏。她认为语文的本体不仅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还应该包含着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内容的意思——语文不但要学 “写什么”,更要学“怎么写”。吴鸿丽的语文课追求的就是这个“味儿”。  古文教学的语文味  吴鸿丽认为,所有的语文课都要有语文味,古文课更是如此。语文味是读出来的,既
期刊
“为师生生命成长奠基”,既是新阳路小学的办学理念,也是新阳路小学的核心文化,我们通过开展以读书、分享、合作、践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鼓励全校师生有梦想、有行动,主动成长、奋力成长、快乐成长。对“成长课堂”的研究,则是从关注师生文化知识的传承出发,走向关注师生的生命成长。“成长课堂”将课堂教学从“教”引向“学”,从“传授”引向“体验”,从“书本”引向“生活”,成为师生共同经历、感受和成长的最佳平台。“
期刊
教师的课堂  创新素养才是关键  张伟、杨斌在《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的课堂创新素养是关键。美国托兰斯的研究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一发现表明,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尤其如此。没有教师在课堂上的持续创新,学生的创新能力将难以开发出来。因此,学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期刊
2009年,广西的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2011年,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编制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同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出台,我区决定在南宁、柳州2市各城区和武鸣等12个县(市)开展县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改革试点,从而拉开了学前教育大发展的序幕。在此之前,我区的学前教育也曾积累下一些宝贵的经验,如隆林、
期刊
曾荣获自治区教育厅和人事厅“自治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并授予二等功、享受贵港市政府特殊津贴的姜树英老师,一直坚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在语文教学中,她以“真实、扎实、简约、有效”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学生的好评。  真实——“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了什么”  
期刊
凭祥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8个边境民族地区县(市)之一,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原因,曾饱受战争创伤,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区内其他县(市)相比,基础明显薄弱,发展也相对滞后。基于这样的现状,该市的领导班子积极探求教育的新起点和新出路,借助全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结合边境民族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教育特点,以重槌擂响鼓的气势,大胆进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以教育促发展,以教育促安定,实现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