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的复调之声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y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础上借用音乐术语“复调”一词提出了复调理论。复调即小说创作中存在不同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的多声部现象,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中,复调的特点大致分为:主人公的自我意识、未完成性以及对话思维。
  关键词:复调 陀思妥耶夫斯基 自我意识 对话思维
  一、复调理论的含义
  复调本是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此词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基本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世界的完整统一,不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一样。”[1]
  简言之,复调小说其实就是指作者多个人格的对话,小说创作者树立这种复调式的小说创作理念,其作品必然更能反映人性在现实社会的真实状态。巴赫金借用复调理论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二、复调理论的特点
  巴赫金在《诗学与访谈》中就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特征中的重要几点作了分章节的概述,下面是笔者粗略提取后的分条总结。
  (一)主人公的自我意识
  在陀翁的复调小说中,主人公的任何一個特征、任何一个细小的特点都不会由作者叙写,而是把一切都纳入主人公的视野中,把一切都投入主人公自我意识的熔炉内。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人公,整个是自我意识。他的主人公永远没有完结的功能。可以说,自我意识是复调小说中塑造主人公形象的艺术主导因素。这一特点表现在文本中,例如《地下室手记》,地下室主人公保护了给自己作定论的权利,保留了自我意识的最后判断,这就是巴赫金理论中“主人公自我意识”一个显著的体现。“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主人公不是一个简单的客体形象,而是一个充满价值的议论,是纯粹的声音。”
  (二)未完成性
  巴赫金认为,陀翁的复调小说中的人物是开放的,未完成的,并不包含什么主导的性格倾向。巴赫金非常重视“未完成性”这个概念,它强调对话的不可完成性。[2]在小说里,作者和主人公的对话是不会完成的;作者是不会创造文本而是参与文本的,因此故事的后续不断被生成。这一特点在文本中的表现,如小说《罪与罚》的开头,拉斯科尔尼科夫下决心杀死老太婆之前的内心独白:“……正是罗季翁去……最要紧,先得想到他……”“要紧的当然是罗佳,宝贝的罗佳啊……”这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内心独白,却包含了自己讽刺挖苦和母亲温柔爱抚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调,两种声音的相互呼应,表现了小说“未完成性”的特点。
  (三)对话思维
  这一特点与未完成性特点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生活中的一切全是对话,也就是对话性的对立”。这一特点在文章中有表现:陀翁的文章中,组织不同的声音,使不同的思想意向交锋,推动情节的发展。在《环境》一文中,陀翁先就陪审员的心理状态和宗旨提出问题和假设,以问题和假设的形式表述了一系列看法,情节的进一步发展都是通过不同声音的交叉来完成的。用“众声喧嚣”来概括这一特点再合适不过了。[3]
  三、复调理论在作品中的应用
  首先,作为区别于传统独白型小说的重要特征的“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它在作品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在他笔下的世界里,多种不同立场、各自平等的议论联结在一起,他们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
  其次,未完成性的特点包括“情节的未完成性和人物的未完成性”。正如“地下室人”是一个既不局限于自我冥想的空想家,也不是人云亦云的盲从者。他只要活着,就有生活的意义。在作品中,这一特点拓宽了主人公视野,并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它反映了巴赫金思想体系的核心。
  最后,对话思维在作品中推动不同的声音不断地进行交流碰撞。文学是一种设问活动,作者通过不停地对话来提问和解答,形成一种循环后也就形成了文学的意义。对话思维的确立,引起了创作中艺术结构的变化,复调结构由此而来。同时,对话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完成性,三者交融汇通,共同使复调小说独特而闪光。
  综上所述,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我们理解文学作品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丰富了理论与文学批评的方法,其思想内容不仅涉及文学,更蕴涵了深刻的哲学意义,内容繁杂,博大精深,学术成就值得敬佩。
  参考文献:
  [1]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格非.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复调[J].花城,2010(03).
  [3]高立伟,赵佳慧.众声喧嚣的世界——浅析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体现的对话艺术[J].品牌,2015(01).
  [4]汪月华.浅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创作艺术[J].海外英语,2016(21).
  (作者简介:张康宜,女,本科,河北大学文学院在读学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其他文献
我喜欢  我喜欢  做一个平凡的女子  在洒满阳光的小屋  柴米油盐  洗洗涮涮  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我喜欢  做一个优雅的女子  在窗明几净的房间  捧一本书  喝一杯茶  让生活多些诗情画意  我喜欢  做一个温柔的女子  在他温暖的怀抱里  倾听心跳  感受气息  与他叨念着琐碎心情  我喜欢  做一个简单的女子  在纷扰的尘世之中  不闻世事  心素如简  在红尘深处寂静绽放  围墙上
期刊
摘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已迈向培育礼堂文化的高阶段,这一高阶段就是品牌培育。而品牌化的外显是特色,品牌化的内涵是品质,品牌化的关键是品位。本文以洪溪村文化礼堂建设为案例,探索如何通过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张扬个性,突出重点特色,通过突显品相、挖掘内涵、提升品位等几方面做好文化礼堂品牌培育。  关键词:文化特色 服务管理 提升品位 策略路径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礼堂是指用于集会、观看电
期刊
入猫  用手指轻轻握起你的小爪子  看你呼吸时肚皮缓缓起伏  你把睡着的自己蜷缩为开放抚摸的姿态  谁能拒绝闭上眼睛的你呢  你的信任是全部交付  将你手脚摆动时依然可以睡得安心  你在我的手心里一动不动  仿佛我能为了你拯救全世界  而沉睡的你是我的,从不拒绝  只要这样就可以,即使当你醒来时视我如奴仆  也像欣喜承认被爱时,承认在爱  子在川上  涉过静静飞翔的河流  翩翩的水草如戏子水袖  
期刊
我有两个窝。一个在家乡怀集,一个在南海大沥。战国时冯谖说,狡兔有三窟,我现在有二窟,也算是小狡兔了。  《冯谖客孟尝君》中称的狡兔,其特征是狡猾,狡猾得造有多处避祸藏身之地,以便“仅得免其死耳”,可我这只狡兔的特征是追求高质的生活,两者可是有点区别的。  我如果不做狡兔,只顾窝在城里讨生活,也不是不可以,但逢年过节回到家乡,我就像一个没窝儿的浪荡儿一样,散落在竹林,其人生况味必淡许多,这跟没爹没娘
期刊
“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映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戴上啊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一九八七年的十一月十八日夜晚,吉林省农安县的火车站,歌声伴着鹅毛大雪纷纷扬扬落到站台上,落到地面上,落到整装待发的戎装上。农安县六百多名新兵整齐地列队等待着军列的到来。雪伴着风,有些刺骨,但这些小伙子们的心却是火热的,即将前往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戍边卫国的队伍中,有我,我自然是“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
期刊
直望到穷了山水  我来过这个人间,横山竖水  刮着蓝色的风。我遇见的人  内心都有江河,按着波澜  行走在桥上,一座连着一座  所有遇见,都好似一次寒暄  在彼此的目光里走远  我看到過花开,从早晨开到黄昏  多短暂的距离,就卸下青红  山水于远处停留,我终将无法抵达  直到夕阳找不到下落  我望穷了浩瀚、苍茫  眼里只剩一滴水  无限放大着人世的空阔  ……  城墙面  你一直深爱的远方,其实 
期刊
花期有梦  梦在脸上 喜悦前往  别问 别想  不要猜我的花期短长  一路追逐 热烈奔放  梦在成长 一路徜徉  守候芳香 从不彷徨  我痴 我想  拥抱天空 和煦的阳光  我在路上 为你歌唱  缤纷的记忆里让爱来来往往  春天的故事没有荒凉  大地的色彩是我追寻的模样  再见 流年  再见 青春的飞机票  起点是回不去的年少  多年以前最深的记忆  总在脑海不停绕  再见时光的安眠药  睡醒又迎
期刊
青玉案  和风蘸雨图描树。  绿点化,红苞吐。  娓娓莺儿朝客诉。  月桥悠水,  戏鱼飞鹭,  曾是相逢处。  寻他正遇桃花浦。  不道离思不言苦。  人面桃紅相映顾。  细声轻步,  惜花怜露,  生怕春飞度。  如梦令  墙外鸟吟晨赋,  窗映海棠香渡。  对看镜中颜,  眉锁淡愁何故。  难诉,难诉,  容我与春长住。  清平乐  早春湖岸,  已是花开半。  蕊粉愈香蜂愈乱,  踏坏许多
期刊
咏父亲  七律·吾父八十寿诞  勤勉乐观不爱闲,流光挽住自欣然。  八方业绩随心得,七彩人生好梦圆。  日月多情酬往事,儿孙出色慰华年。  根深老树发新绿,似火桑榆映锦天。  七绝·咏父亲  岂能放过好时光,暖雪成溪诗几行。  不懈耕耘挥汗雨,春风荡漾满庭芳。  七绝·教师生涯  ——父亲青年时是医专优秀语文教师  拼将热血酿春风,桃李芬芳杏也红。  三尺讲台容大爱,一根粉笔写人生。  七绝·父亲
期刊
黑暗吞噬大地  冲破每一条神经勾勒的  帶着点甜味的不明组织  风中徜徉的女子  哧哧地笑着  向右倾斜的身姿  向左飞扬的裙摆  风琴声缓缓响起  瞧!  随声舞动的霓裳  像一只白色的蝴蝶  在黑暗中如此耀眼  她羞涩地旋转 隐去  当旭日升起  城市刹那间沦陷  那抹白色的身影  依旧不停歇  那泛着红光的瞳孔  在沉默里毁去。这一切  都落进了我的眼,我的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