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是一门艺术”。我们在拍摄党教片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进行采訪。尤其是典型事迹片,更要对典型人物及其他出场人物进行必要的采访,以获取信息、丰满叙事、塑造人物等。也许有人会说:“采访没什么难的,就是问对方些问题而已。”但实际上,人物采访远没那么简单,如果思路不明、举止不妥、技巧不高,很容易就把采访变成了一场“尬聊”。因此说,如何出色地完成对典型事迹片中人物的采访,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的。
采访前的必要准备
在采访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被采访对象来个“摸底”,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个人资料及背景,并根据片子的主题对所获取的材料进行筛选、分析、提炼、判断,从而让对方的形象在自己的脑海里变得逐渐清晰起来。做到了这些,就会明白“故事应该如何去讲”和“镜头应该如何去拍”了。
其次,是在掌握已有材料的基础上,设计出采访提纲,最重要的是列出“提问”内容,梳理到底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让观众去了解和熟悉人物。类似于“您有什么感想?”“请问您当时是什么心情?”等“万金油”式的问题虽然是四海之内皆可用,但也往往容易使采访变得套路化,观众见多了难免会对这样的提问感到腻烦。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出最切中要害的提问,一针见血的问题常能引发精彩超常的对答,有利于全片的叙事展开。
再次,要做好采访之前的交流。在正式采访前,有必要和被采访对象先见上一面,随意交流一些较为轻松的话题。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让对方不抗拒采访;二是消除对方可能会产生的怯场情绪,使采访气氛自然;三是等于让对方来了个“热身”,在正式采访中能够放开身段、发挥出彩。
最后是做好采访应变计划。任何采访都有可能发生计划外的状况。只有提前做到心里有数,在意外出现时才能自如应对。
采访中的提问艺术
(一)熟悉自在的环境
除了那些经常上镜的“老典型”,很多被采访人物实际上是没有这方面经验和体会的,因此面对摄像机时往往会“晕镜头”,手脚无所适从,说话漫无边际。这种紧张状态是正常的。那要怎么避免这种状况呢?给被采访对象提供一个熟悉而自在的采访环境,是有效的应对之策。人身处熟悉的环境中,往往会很轻松自如。同时,一个人日常所处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也会对被采访对象形成心理上的暗示,使其更容易与环境中所熟悉的人进行互动,这样就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挖掘到大量生动、饱满、丰富、真实的报道素材。
2018年年初,我们在拍摄马鞍山市公益善食馆的专题片时,为了如实将党组织和党员在公益善食馆运行中所起到的作用讲给观众,按照“以人说事”的既定思路,准备好好拍一拍公益善食馆党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王旭,请他讲讲党性是如何在公益善食馆绽放光芒的。王旭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真诚憨厚但不善言辞,说实话这让我们着实有些担心。面对镜头的王旭起初的确有些“晕”,因为太紧张,以致手都不知道放哪儿合适。我们于是把采访安排在能让他感到“亲切”的环境下进行,地点选在公益善食馆的就餐大厅——他经常工作的地方,以此缓解他的紧张。同时,不强调摄像机的存在,未开机前和他谈天说地,觉得差不多了再示意摄像人员悄悄开机,在他几乎不知情的情况下便完成了采访。这种情况下王旭表现得很自然,伴随着他的讲述,他的形象和公益善食馆的形象也逐渐生动起来。
(二)尊重对方的感受
采访是一种面对面的对话,因此交流很重要,而交流的基础就是尊重。通常情况下,采访者手握话筒,相对于被采访者来说居于“强势”,故而营造“尊重”氛围的主动权往往掌控在我们这边。因此说,我们更要深度理解“尊重”的内涵:首先是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被采访对象的陈述;其次要真正了解被采访对象的个人情况等,不要随意去“触伤疤”,提及那些令对方不喜的话题;最后是不要带有“冷冰冰”的所谓“职业感”,不能让职业技巧掩盖真实情感的表达,要学会和被采访对象交心谈心。
面对残疾人特别是残疾的孩子,要有“蹲下身的尊重”。我们在马鞍山市福利院的采访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跟残疾的孩子们打交道;想和这些孩子们交流,就要“蹲下身子”与孩子平视,你不区别对待,他才愿意与你交流更多。对他们来说,旁人的过度同情和帮助反而令他们不适。不过度插手,对方更会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独立自主的个体,更愿意平等对话。这才是“尊重”的真意。
(三)由浅入深的提问
能否获得好的采访效果,提问是关键。提问应该是由浅入深的、渐入佳境的、高潮迭起的、余韵袅袅的。一般情况下,在开场活跃气氛时,问题可以围绕一些浅层次、好展开的话题,让受访者卸下防备,并且有充分发挥的空间;氛围逐渐活跃起来后,就可以把话题引导到围绕主题的一些具体问题上来,充分挖掘有用的信息;随着交谈逐渐深入,可以试探地询问一些比较“刺激”的问题,争取获得更多亮点内容;等到采访逐渐接近尾声,可以再次用更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提问,让受访者有机会就其最感兴趣的话题畅所欲言。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提问的节奏往往也要因人而异。有的人比较慢热,就需要适当拉长开场提问的时间,循循善诱,引导对方逐渐打开话匣子;有的人可能一上来就滔滔不绝,这样就可以适当加快采访节奏。如果受访者逻辑清晰,本身的讲述就是话语通顺、层层深入,那最好先不要打断对方的思路,把疑问标记下来,随后再补充提问;如果受访者只是用模式化的方式叙述履历,甚至脱离了主题,那就需要采访者及时用问题来打断对方,通过主动提问重新把握采访节奏。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具体问题还是开放性问题,提问时一定要表述清晰明了,使受访者能够理解到提问的要点。问题本身也不宜带有“诱导性”,不宜预设桥段,这样可以避免遭遇某些尴尬。
采访后的追访求证
在采访过程中,记录与求证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这要求采访者具备较强的写作基础。采访者要根据不同的采访方式和采访内容,选择恰当的记录方式。一般采访的记录方法有笔记、录音、摄像等。在记录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实际灵活运用,还需要善于把握采访的重点问题,保持记录的条理性,对于关键内容要记录清晰。
在采访结束后,采访者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难以判断的事实或情节,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下一步求证。比如在采访时,面对一些敏感问题,受访者往往会回避采访和拒绝采访,此时,要获取事实真相,采访者需要千方百计让真相开口。追访就是采访者在受访者回避采访时采取的一种方式。追访时,采访者的提问必须简短、快速、直截了当,采访者的思路必须清晰顺畅、逻辑清楚,抓住你最想了解的也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当追访或者说补充采访结束后,整个采访过程才可以画上句号。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党员电教中心)
采访前的必要准备
在采访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被采访对象来个“摸底”,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个人资料及背景,并根据片子的主题对所获取的材料进行筛选、分析、提炼、判断,从而让对方的形象在自己的脑海里变得逐渐清晰起来。做到了这些,就会明白“故事应该如何去讲”和“镜头应该如何去拍”了。
其次,是在掌握已有材料的基础上,设计出采访提纲,最重要的是列出“提问”内容,梳理到底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让观众去了解和熟悉人物。类似于“您有什么感想?”“请问您当时是什么心情?”等“万金油”式的问题虽然是四海之内皆可用,但也往往容易使采访变得套路化,观众见多了难免会对这样的提问感到腻烦。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出最切中要害的提问,一针见血的问题常能引发精彩超常的对答,有利于全片的叙事展开。
再次,要做好采访之前的交流。在正式采访前,有必要和被采访对象先见上一面,随意交流一些较为轻松的话题。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让对方不抗拒采访;二是消除对方可能会产生的怯场情绪,使采访气氛自然;三是等于让对方来了个“热身”,在正式采访中能够放开身段、发挥出彩。
最后是做好采访应变计划。任何采访都有可能发生计划外的状况。只有提前做到心里有数,在意外出现时才能自如应对。
采访中的提问艺术
(一)熟悉自在的环境
除了那些经常上镜的“老典型”,很多被采访人物实际上是没有这方面经验和体会的,因此面对摄像机时往往会“晕镜头”,手脚无所适从,说话漫无边际。这种紧张状态是正常的。那要怎么避免这种状况呢?给被采访对象提供一个熟悉而自在的采访环境,是有效的应对之策。人身处熟悉的环境中,往往会很轻松自如。同时,一个人日常所处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也会对被采访对象形成心理上的暗示,使其更容易与环境中所熟悉的人进行互动,这样就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挖掘到大量生动、饱满、丰富、真实的报道素材。
2018年年初,我们在拍摄马鞍山市公益善食馆的专题片时,为了如实将党组织和党员在公益善食馆运行中所起到的作用讲给观众,按照“以人说事”的既定思路,准备好好拍一拍公益善食馆党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王旭,请他讲讲党性是如何在公益善食馆绽放光芒的。王旭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真诚憨厚但不善言辞,说实话这让我们着实有些担心。面对镜头的王旭起初的确有些“晕”,因为太紧张,以致手都不知道放哪儿合适。我们于是把采访安排在能让他感到“亲切”的环境下进行,地点选在公益善食馆的就餐大厅——他经常工作的地方,以此缓解他的紧张。同时,不强调摄像机的存在,未开机前和他谈天说地,觉得差不多了再示意摄像人员悄悄开机,在他几乎不知情的情况下便完成了采访。这种情况下王旭表现得很自然,伴随着他的讲述,他的形象和公益善食馆的形象也逐渐生动起来。
(二)尊重对方的感受
采访是一种面对面的对话,因此交流很重要,而交流的基础就是尊重。通常情况下,采访者手握话筒,相对于被采访者来说居于“强势”,故而营造“尊重”氛围的主动权往往掌控在我们这边。因此说,我们更要深度理解“尊重”的内涵:首先是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被采访对象的陈述;其次要真正了解被采访对象的个人情况等,不要随意去“触伤疤”,提及那些令对方不喜的话题;最后是不要带有“冷冰冰”的所谓“职业感”,不能让职业技巧掩盖真实情感的表达,要学会和被采访对象交心谈心。
面对残疾人特别是残疾的孩子,要有“蹲下身的尊重”。我们在马鞍山市福利院的采访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跟残疾的孩子们打交道;想和这些孩子们交流,就要“蹲下身子”与孩子平视,你不区别对待,他才愿意与你交流更多。对他们来说,旁人的过度同情和帮助反而令他们不适。不过度插手,对方更会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独立自主的个体,更愿意平等对话。这才是“尊重”的真意。
(三)由浅入深的提问
能否获得好的采访效果,提问是关键。提问应该是由浅入深的、渐入佳境的、高潮迭起的、余韵袅袅的。一般情况下,在开场活跃气氛时,问题可以围绕一些浅层次、好展开的话题,让受访者卸下防备,并且有充分发挥的空间;氛围逐渐活跃起来后,就可以把话题引导到围绕主题的一些具体问题上来,充分挖掘有用的信息;随着交谈逐渐深入,可以试探地询问一些比较“刺激”的问题,争取获得更多亮点内容;等到采访逐渐接近尾声,可以再次用更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提问,让受访者有机会就其最感兴趣的话题畅所欲言。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提问的节奏往往也要因人而异。有的人比较慢热,就需要适当拉长开场提问的时间,循循善诱,引导对方逐渐打开话匣子;有的人可能一上来就滔滔不绝,这样就可以适当加快采访节奏。如果受访者逻辑清晰,本身的讲述就是话语通顺、层层深入,那最好先不要打断对方的思路,把疑问标记下来,随后再补充提问;如果受访者只是用模式化的方式叙述履历,甚至脱离了主题,那就需要采访者及时用问题来打断对方,通过主动提问重新把握采访节奏。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具体问题还是开放性问题,提问时一定要表述清晰明了,使受访者能够理解到提问的要点。问题本身也不宜带有“诱导性”,不宜预设桥段,这样可以避免遭遇某些尴尬。
采访后的追访求证
在采访过程中,记录与求证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这要求采访者具备较强的写作基础。采访者要根据不同的采访方式和采访内容,选择恰当的记录方式。一般采访的记录方法有笔记、录音、摄像等。在记录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实际灵活运用,还需要善于把握采访的重点问题,保持记录的条理性,对于关键内容要记录清晰。
在采访结束后,采访者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难以判断的事实或情节,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下一步求证。比如在采访时,面对一些敏感问题,受访者往往会回避采访和拒绝采访,此时,要获取事实真相,采访者需要千方百计让真相开口。追访就是采访者在受访者回避采访时采取的一种方式。追访时,采访者的提问必须简短、快速、直截了当,采访者的思路必须清晰顺畅、逻辑清楚,抓住你最想了解的也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当追访或者说补充采访结束后,整个采访过程才可以画上句号。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党员电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