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麻醉学专业组成员名单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广泛用于下肢手术,其效果取决于准确的神经定位和局麻药的均匀扩散,临床常规采用异感法进行神经定位,但此方法易引起神经损伤、局麻药误入血管或硬膜外腔等并发症[1].虽然神经刺激器有助于神经定位,但难于确保局麻药均匀扩散,仍有一定的失败率.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本研究拟评价下肢手术病人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效果。
期刊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时脑组织Bid mRNA表达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7日龄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12~18 g,随机分为3组(n=30):假手术组(S组)、缺氧缺血组(HIBD组)和rhEPO组.HIBD组和rhEPO组建立HIBD模型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rhEPO 3 00
单腔双囊支气管阻塞器导管(Univent导管)可用于选择性的肺叶堵塞,适于小儿单肺通气[1-4].目前有2种支气管阻塞器插入的方法:即纤维支气管镜(FOB)下旋转支气管阻塞器的方法和非FOB下旋转主导管的方法,支气管阻塞器的定位大多数是在FOB直视下完成,FOB价格昂贵,其使用也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期刊
患儿,男性,藏族,年龄8岁,体重19kg,因心悸、气喘伴口唇紫绀2年余入院.入院时发育不良,营养状况差,口唇紫绀,左肺未闻及呼吸音,胸部CT示左肺巨大肺包虫囊肿,左肺上叶纤维化,纵隔右移,初步诊断左肺上叶巨大包虫囊肿,拟行包虫内囊切除术.术前血红蛋白浓度(Hb)115 g/L、红细胞压积(Hct)36%、非吸氧状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86%,心电图(ECG)、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期刊
目的 比较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舒芬太尼鼻腔给药的效果.方法 择期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2~78岁,体重50~85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Ⅱ组和Ⅲ组分别经鼻滴入舒芬太尼0.13、0.1μg/kg,舒芬太尼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各组均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 mg和异丙酚1~3 mg/kg,意识消失时置入纤维结肠镜,静脉输
目的 确定分娩镇痛时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 30例ASAI级初产妇,在第一产程宫颈开至2~3 cm时,L2,3硬膜外间隙穿刺,注射负荷量左旋布比卡因10ml,第1例产妇的左旋布比卡因浓度为0.5%,应用序贯法确定下一例产妇的药物浓度,相邻浓度比值为0.95.注药后30 min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评价下肢运动阻滞程度.结果 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的EC50为
患者,女性,41岁,体重49kg,ASA Ⅰ级,刮宫术后4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40余天,入院诊断:(1)胎盘残留;(2)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期刊
2009年度“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于12月3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十次贝朗麻醉科学委员会(BASC)”会议上被评选产生。本年度基金申报,得到了全国麻醉学界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共收到144篇符合参选条件的课题,内容涉及疼痛、吸入麻醉、静脉麻醉等多个领域。参会的24位委员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地审议出15篇资助课题。此次入选的资助课题如下:
期刊
患者,男性,60岁,体重62 kg,2年前因终末期肺气肿于本院行同种异体右肺移植术,术后常规他克英司、麦考酚吗乙酯、激素三联抗排斥治疗,恢复较好.术后第9个月开始出现反复高热、咳嗽、咳痰,伴气促.近2个月气促明显加重,卧床,常规吸氧3~5 L/min,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期刊
目的 探讨可乐定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生长相关蛋白(GAP-4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36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组)和可乐定组(CL组),每组12只.采用结扎坐骨神经法制备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S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结扎.CL组于坐骨神经结扎术后3~14 d每天腹腔注射可乐定1 mg/kg.S组和CCI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