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网球比赛看作演出,对阵双方无疑是演出的主角,其次是高高在上的主裁判和各司其职的司线裁判,最后才是球场上的“龙套”——球童。不过,球童的角色并非可有可无,是球童保证了比赛的流畅进行,也因为分布在球场四周和中线附近球童的存在,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比赛中时间被无谓地浪费。
千万不要小看不起眼的球童——哪怕像瑞士巴塞尔这样小规格赛事上的球童,说不定哪天他就成为网球史上最伟大的选手之一。
球童也不是俯首捡球那么简单,尽管不至于严格到百里挑一地选人,但要在美网这样的大满贯赛事上充当球童,还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并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准后才能“上岗”。
由球童成长为球星的最生动最神奇的例子是,刚刚在温网完成五连冠伟业的瑞士天王费德勒。在一位球童看来,费德勒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会让他(她)们感到亲切,除了被传为佳话的专门为球童举办匹萨晚会等举动,从一些小细节中也能看出费德勒的球童“情结”。比赛中选手向球童要毛巾擦汗的景象比比皆是,可大部分选手用完毛巾后看到球童离得太远,往往会把毛巾往身后一扔了之——罗迪克就是这么一个大大咧咧的人,而费德勒总是耐心地等着球童走上前来接过毛巾或者干脆自己走过去交给他们;其次,当费德勒接发球时,球在自己这边出界,球童往往会把球保持到下一分时才传递到发球方那边,这个时候大多数选手正准备迎接下一分,而费德勒经常从球童手里要过球来,自己击到对面。
球童在场上扮演的几乎是纯粹的“男佣”角色,费德勒对球童的善待,除了他本身在场上场下是个有风度有爱心的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曾经在家乡瑞士巴塞尔担任过球童。费德勒出身球童的事情,在2006年蒙特利尔网球赛期间经“瑞士公主”辛吉斯之口而广为人知。众所周知,女子选手的成名一般远较男子为早,辛吉斯虽然只比费德勒大了11个月,但在费德勒出道的1998年,辛吉斯已经牢牢地统治了女子网坛,因此,十三四岁的费德勒充当15岁辛吉斯的球童,也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不止是费德勒,很多球星成名前都有过做球童的经历,纳达尔也曾在西班牙队的戴维斯杯比赛中做过球童。
尽管有时一整天都要待在赛场上,但身为球童也是大有好处,球童不买票就拥有了场上最好的“位子”,球童也是场上最频繁的“零距离”接触球星的人。对于那些有志于成为职业选手的球童来说,成为大满贯赛事的球童更是大好的学习机会。相比于裁判,球童也必须随时关注场上的情况,但在活球期间却有很好的观摩机会,对阵双方其实是在上一堂免费的网球技战术示范课。此外,对于一个充当球童的青少年选手来说,像温网决赛费德勒对阵纳达尔这种的经典决战,可以极好地体会大赛气氛的机会,特别是亲眼目睹费德勒在温网完成五连冠,这会对他们的未来带来非同一般的影响。
不过,球童队伍中可不只是未来的职业选手,有很多球童已经过了成为职业选手的年龄,对他(他)来说,在某项赛事中作为球童更像是每年一度的生活中一次节日。他们中有些人堪称是训练有素的“职业球童”:同裁判像老朋友一样配合默契,精准的抓球动作甚至能引来观众的喝彩,他们对选手的观察细致入微,对很多选手的习惯了然于胸,什么时候该递上毛巾,什么时候拿水,甚至在选手没有表示出来之前,经验丰富的球童已经恰到好处地做到位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8月开始的美国网球公开赛上,如果你留心一下就能看到美网球童是如何活跃场上气氛的,美国球童在把球从一边传到另一边的时候,通常不是规矩地在地面上滚动,而是像棒球比赛里的投手和接球手一样,经过球网边球童的转接,球在空中飞来飞去,投的又远又准,接干净利落,失手的次数绝对比费德勒在比赛中击球“放高炮”的次数还要少。
球童中也不乏感人的故事,比如:迈阿密大师赛上,66岁的斯坦·布雷特纳是年龄最大的球童,退休前曾是软件工程师的布雷特纳,目标是成为全部四大公开赛的球童。而在体育越来越娱乐化的今天,球童这个受冷落的角色也频频被拿出来做文章,其中最“出彩”的无疑是西班牙马德里。他们先是在马德里大师赛上以不菲的代价请来职业女模特充当球童——“网球模特”们只在有电视转播的场次上亮相,为了避免造成误解,2006年在马德里举行的WTA女子年终总决赛上又启用了男模特作为球童。效果如何呢?俄罗斯网球美女德门蒂耶娃打趣说,这些帅哥球童显然还要提高专业素养,“要盯着球而不是盯着美女”。
责编 马玉星
千万不要小看不起眼的球童——哪怕像瑞士巴塞尔这样小规格赛事上的球童,说不定哪天他就成为网球史上最伟大的选手之一。
球童也不是俯首捡球那么简单,尽管不至于严格到百里挑一地选人,但要在美网这样的大满贯赛事上充当球童,还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并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准后才能“上岗”。
由球童成长为球星的最生动最神奇的例子是,刚刚在温网完成五连冠伟业的瑞士天王费德勒。在一位球童看来,费德勒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会让他(她)们感到亲切,除了被传为佳话的专门为球童举办匹萨晚会等举动,从一些小细节中也能看出费德勒的球童“情结”。比赛中选手向球童要毛巾擦汗的景象比比皆是,可大部分选手用完毛巾后看到球童离得太远,往往会把毛巾往身后一扔了之——罗迪克就是这么一个大大咧咧的人,而费德勒总是耐心地等着球童走上前来接过毛巾或者干脆自己走过去交给他们;其次,当费德勒接发球时,球在自己这边出界,球童往往会把球保持到下一分时才传递到发球方那边,这个时候大多数选手正准备迎接下一分,而费德勒经常从球童手里要过球来,自己击到对面。
球童在场上扮演的几乎是纯粹的“男佣”角色,费德勒对球童的善待,除了他本身在场上场下是个有风度有爱心的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曾经在家乡瑞士巴塞尔担任过球童。费德勒出身球童的事情,在2006年蒙特利尔网球赛期间经“瑞士公主”辛吉斯之口而广为人知。众所周知,女子选手的成名一般远较男子为早,辛吉斯虽然只比费德勒大了11个月,但在费德勒出道的1998年,辛吉斯已经牢牢地统治了女子网坛,因此,十三四岁的费德勒充当15岁辛吉斯的球童,也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不止是费德勒,很多球星成名前都有过做球童的经历,纳达尔也曾在西班牙队的戴维斯杯比赛中做过球童。
尽管有时一整天都要待在赛场上,但身为球童也是大有好处,球童不买票就拥有了场上最好的“位子”,球童也是场上最频繁的“零距离”接触球星的人。对于那些有志于成为职业选手的球童来说,成为大满贯赛事的球童更是大好的学习机会。相比于裁判,球童也必须随时关注场上的情况,但在活球期间却有很好的观摩机会,对阵双方其实是在上一堂免费的网球技战术示范课。此外,对于一个充当球童的青少年选手来说,像温网决赛费德勒对阵纳达尔这种的经典决战,可以极好地体会大赛气氛的机会,特别是亲眼目睹费德勒在温网完成五连冠,这会对他们的未来带来非同一般的影响。
不过,球童队伍中可不只是未来的职业选手,有很多球童已经过了成为职业选手的年龄,对他(他)来说,在某项赛事中作为球童更像是每年一度的生活中一次节日。他们中有些人堪称是训练有素的“职业球童”:同裁判像老朋友一样配合默契,精准的抓球动作甚至能引来观众的喝彩,他们对选手的观察细致入微,对很多选手的习惯了然于胸,什么时候该递上毛巾,什么时候拿水,甚至在选手没有表示出来之前,经验丰富的球童已经恰到好处地做到位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8月开始的美国网球公开赛上,如果你留心一下就能看到美网球童是如何活跃场上气氛的,美国球童在把球从一边传到另一边的时候,通常不是规矩地在地面上滚动,而是像棒球比赛里的投手和接球手一样,经过球网边球童的转接,球在空中飞来飞去,投的又远又准,接干净利落,失手的次数绝对比费德勒在比赛中击球“放高炮”的次数还要少。
球童中也不乏感人的故事,比如:迈阿密大师赛上,66岁的斯坦·布雷特纳是年龄最大的球童,退休前曾是软件工程师的布雷特纳,目标是成为全部四大公开赛的球童。而在体育越来越娱乐化的今天,球童这个受冷落的角色也频频被拿出来做文章,其中最“出彩”的无疑是西班牙马德里。他们先是在马德里大师赛上以不菲的代价请来职业女模特充当球童——“网球模特”们只在有电视转播的场次上亮相,为了避免造成误解,2006年在马德里举行的WTA女子年终总决赛上又启用了男模特作为球童。效果如何呢?俄罗斯网球美女德门蒂耶娃打趣说,这些帅哥球童显然还要提高专业素养,“要盯着球而不是盯着美女”。
责编 马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