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揭开“秦隶”面纱的开山之作--李甫运先生《秦隶》读后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7467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甫运先生《秦隶》一书将评史、文字、书法三者有机统一,从多维视角阐释了秦隶的艺术特质和历史地位,是一部集学术考究、艺术审美、关照现实于一体的典范之作。是书的学术价值尤其值得重视,著者对秦隶的演变源流和历史定位提出了有别流俗的观点,指出秦隶从秦孝公至秦始皇一统中国后,已成为举国上下的日常用字,秦始皇“书同文”不是指小篆,而是指秦隶,这在文字学史的研究中,将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GF-α和P53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胆囊癌和10例胆囊腺瘤及5例正常胆囊组织TGF-α、P53表达.结果:TG小-α在正常胆囊
中世纪中后期,在市场扩张的带动下,北欧的区域性贸易模式由补充型远程贸易发展为大宗转运贸易。与之同步的是北欧区域性贸易网络的拓展:集市与城市的兴起组成了网络中的“基本点
“凡人善举”是《陕西新闻联播》中开设的—个小栏目,连续三年来,它每天都是在节目的最后与观众见面。里面的故事虽然谈不上晾天地、泣鬼神,但却彰显了平凡中的伟大。在新年到来
摘要:21世纪的中国新诗呈现出了语言上的新特点,本文从哲学命题的方式支持了诗性知识的存在,而这种存在是对知识类型的新发展。通过对舍勒、福柯、曼海姆、贝尔和贝克等社会学家的理论引用总结出了词语、语言、认知方式和意识与思维四种视角,本文对诗性知识的特征进行了归纳。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分析,本文对诗性知识的社会背景、意义转向和现实境遇进行了论述。从个体化、脆弱性和裂变式发展来预测了当代中国诗性知识的
当编完、改定何微先生百岁诞辰专栏这11篇、六七万字的文稿,排了目录,发《西部学刊》邮箱,坐下来写编后话时,我长长嘘了一口气:"确实有点累了,年龄不饶人哟!"恩师百岁诞辰,我这
探讨铅和乙醇联合作用对雄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雄性大白鼠54只,体重(207±17)g,采用2×3析因设计方法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1次/d灌胃,5次/周,连续4周,染毒期满断头
用CFU-GM单固体琼脂培养技术研究了抗CD3单克隆抗体(McAb)和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CFU-GM体外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μg/ml的抗CD3McAb和0.1μg/ml的rhGM-CSF均可增加AA患者CFU-GM的集落数,抗CD3McAb作用较rhGM=CSF显著,且不同患
对66例消化性溃疡外周血、部分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幽门螺旋菌进行了同步检测。结果表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较正常对照组降低,溃疡活动组和HP阳性组降低得更为明显
选择我院2000年10月至2002年5月住院的有肾穿剌指征、并经家长同意行肾脏病理检查的肾小球疾病患儿7例行肾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标本常规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7例中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