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挫折教育”的核心: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人格,让孩子体会到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喜悦,树立自信心,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找幸福的本能。这样长大以后在任何挫折面前可以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有一位儿童心理专家曾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何时适合开始挫折教育?
儿童心理学表明,在0~6岁之间,儿童的心理呈现出阶段性的连续变化。每一阶段儿童都会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只有抓住这些突出特征才能对症下药,对婴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挫折教育。
0~1岁无须挫折教育
儿童的行为多是无意识的,成人的悉心照顾会给他们一种安全感,使它能够以成人为“安全基地”进行各种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这种探索还无所谓成功和失败,所以也就无需进行挫折教育了。
1~3岁遇到困难才鼓励
这一阶段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因为出现了许多对人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语言形成、思维萌芽、自我意识的萌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幼儿“自我意识的萌芽”,因为一旦幼儿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就开始“闹独立”,在行动上什么都要“自己来”!
家长们对此常伤脑筋。这个时候,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自己”遇到困难,然后再进行鼓励。比如,这个阶段孩子的动作能力刚刚发展,尤其是在初期,走路还不够稳,却常要去走一些不平的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摔倒之后就放声大哭,这时您不要去扶他,而应鼓励他“自己站起来”。
3~6岁寓教于游戏
幼儿之所以喜欢游戏是因为在游戏中他可以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而对于成人来说,游戏也正可以作为了解自己孩子心理的绝好工具。因为幼儿常会把在平时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在游戏中加以发泄,和孩子一起游戏,你常可以找到平时找不到的症结所在,这时就可以用“角色语言”鼓励她。比如有一个内向的孩子,在一次游戏中,她的妈妈以一个她喜爱的小动物的“角色”和她对话,才发现原来以前有小朋友说她笨。以后,这位妈妈就注意让孩子做一些她胜任的事情,慢慢培养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
日常生活常见的挫折训练
自理能力训练
课外实践活动时,家长有意不给孩子买水、买点心。而让孩子自己解决口渴饥饿的问题。让孩子在问题面前让孩子充当主角,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生活中也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放手让孩子去独立完成任务,及时引导以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与人相处训练
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比如观点不一致,处于领导地位或被领导的地位等等,只有在挫折中不断地磨练,才能学会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友好合作。
行为挫折训练
在生活中还要为幼儿设置一定的行动障碍,但不能太难。这样,既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又能使幼儿通过努力可以战胜挫折。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把孩子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孩子寻找,让孩子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
培养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
要培养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父母应重视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是痛苦的,但他们可从中“悟”出点道理。每一个父母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呵护孩子。孩子最终要到社会上摔打,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子女与父母的人际关系以及父母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的,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宽容的父母对孩子会有积极的影响。
培养孩子多方面兴趣
目前在西方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可以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有些孩子因父亲不让其玩电子游戏而整天闷闷不乐,而另一些孩子却会很快地从另一种游戏中找到欢乐。兴趣爱好广泛和灵活调整目标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
有的家长在实施“挫折教育”时,往往认为就是单纯地让孩子吃苦头,其实这是片面误解了,“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父母应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有一位儿童心理专家曾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何时适合开始挫折教育?
儿童心理学表明,在0~6岁之间,儿童的心理呈现出阶段性的连续变化。每一阶段儿童都会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只有抓住这些突出特征才能对症下药,对婴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挫折教育。
0~1岁无须挫折教育
儿童的行为多是无意识的,成人的悉心照顾会给他们一种安全感,使它能够以成人为“安全基地”进行各种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这种探索还无所谓成功和失败,所以也就无需进行挫折教育了。
1~3岁遇到困难才鼓励
这一阶段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因为出现了许多对人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语言形成、思维萌芽、自我意识的萌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幼儿“自我意识的萌芽”,因为一旦幼儿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就开始“闹独立”,在行动上什么都要“自己来”!
家长们对此常伤脑筋。这个时候,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自己”遇到困难,然后再进行鼓励。比如,这个阶段孩子的动作能力刚刚发展,尤其是在初期,走路还不够稳,却常要去走一些不平的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摔倒之后就放声大哭,这时您不要去扶他,而应鼓励他“自己站起来”。
3~6岁寓教于游戏
幼儿之所以喜欢游戏是因为在游戏中他可以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而对于成人来说,游戏也正可以作为了解自己孩子心理的绝好工具。因为幼儿常会把在平时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在游戏中加以发泄,和孩子一起游戏,你常可以找到平时找不到的症结所在,这时就可以用“角色语言”鼓励她。比如有一个内向的孩子,在一次游戏中,她的妈妈以一个她喜爱的小动物的“角色”和她对话,才发现原来以前有小朋友说她笨。以后,这位妈妈就注意让孩子做一些她胜任的事情,慢慢培养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
日常生活常见的挫折训练
自理能力训练
课外实践活动时,家长有意不给孩子买水、买点心。而让孩子自己解决口渴饥饿的问题。让孩子在问题面前让孩子充当主角,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生活中也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放手让孩子去独立完成任务,及时引导以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与人相处训练
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比如观点不一致,处于领导地位或被领导的地位等等,只有在挫折中不断地磨练,才能学会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友好合作。
行为挫折训练
在生活中还要为幼儿设置一定的行动障碍,但不能太难。这样,既能引起幼儿的挫折感。又能使幼儿通过努力可以战胜挫折。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把孩子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孩子寻找,让孩子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
培养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
要培养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父母应重视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是痛苦的,但他们可从中“悟”出点道理。每一个父母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呵护孩子。孩子最终要到社会上摔打,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子女与父母的人际关系以及父母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的,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宽容的父母对孩子会有积极的影响。
培养孩子多方面兴趣
目前在西方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可以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有些孩子因父亲不让其玩电子游戏而整天闷闷不乐,而另一些孩子却会很快地从另一种游戏中找到欢乐。兴趣爱好广泛和灵活调整目标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
有的家长在实施“挫折教育”时,往往认为就是单纯地让孩子吃苦头,其实这是片面误解了,“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父母应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