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东汉许慎撰写的一部字书,是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之后的《六书故》是由宋末元初戴侗所撰的又一部字书,它在继承《说文》的同时,又有所发展,以其独特的面貌立于字书之林。两部字书都有其各自特点,本文就其体例和释义的相同与不同,继承与发展关系加以浅谈,以期读者对两部字书有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说文解字;六书故;比较
作者简介:蒋婷婷(1989.9-),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1
东汉许慎所撰的《说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说解字义、字形、字音的字典,在收字立目、创立部首等方面均有开创之功,是辞书史上的奠基之作,也是训诂学上极有价值的宝贵资料。宋末元初戴侗所撰写的《六书故》亦是一部有研究价值的字典,它撇开了《说文》系统,按义类编排汉字,对《说文》有继承亦有发展,对后世字书有深远的影响。
一、体例之异同
(一)编排体例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是《说文》与《六书故》两部字书共有的编排原则,但《六书故》的分部完全打破了《说文》的部首和“据形系联”的排列顺序。《说文》分540部,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阐述了编排原则:“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伸之,以究万源”。《说文》所说的“类”,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指同部(首)者以类相聚,而形成群分之540部;而540部之间的排列“据形系联”,即凡形体相关或相近者,均按次序排列,可见形体是归纳部首的依据。
而戴侗《六书故·六书通释》中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是为了“辨其族”类,因此把所收的字按意义性质加以划分,共分为九类。同一类中同一造字方式孳生的字也是把意义相关的排列在一起,《六书故》是第一部明确按义类编排汉字的字典,具有开创之功,也真正做到了“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可以真正按类所求。可见,《六书故》在编排体例上对《说文》有一定的超越。
编排体例中的文字分化孳乳系统亦存在差异。《说文》建立的540部首作为文字构成的基本形体,能够从文字分化孳乳的角度对汉字进行分部归类,有其首创之功,《说文》之后的字书对其分部体系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戴侗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此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他对文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最基本的字形“文”→母,又由文孳生“字”→子,子又孳生新字→孙。母、子、孙同条共贯,孳生脉络清晰。在编排系统上还作了明确的区分:父辈字顶格,子、孙、重孙辈字依次降一格排列,以见孳生层次。然而创立汉字部首系统的《说文》仅仅做到了以部首统领所属汉字,母能生而子不能生,由此可见,二者的体例虽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不同,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二)说解体例
《说文》与《六书故》都是以探究字的本义为目的的字书,但二者在说解体例上存有大量的差异。《说文》在说解时,只列有本义,其说解顺序是先列本义,次析形,最后列反切注音,而《六书故》不仅释本义,还列有引申义、假借义,释义大都引文献为证。其说解顺序为先列反切注音,然后释本义,后指明六书,再依次释引申义、假借义。如:
丕,大也,从一不声,敷悲切。(说文·一部)
璧,瑞玉圆也,从玉辟声,比激切。(说文·玉部)
一,於悉切,数之始也,画如其数,於六书为指事。(六书故·数)
阤,冈阜之势稍隤下也。……引之则山阜之小崩者亦为阤。(六书故·地理)
由此可见,在说解方面,《六书故》比《说文》更具体详备。
二、释义之异同
《六书故》对《说文》的继承
《六书故》在释义方面,大量引用《说文》释义,有的自己不做说解而直接引用《说文》。如:
泒,古胡切,《说文》曰:水起雁门葰人戍夫山东北入海。(六书故·地理)
笨,布忖切,《说文》曰:竹里也。(六书故·植物)
有的则是在《说文》的基础上稍加改动而成。如:
文:无分切,文理也,象文理错乂。(六书故·数)
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无分切。(说文·文部)
日:人质切,太易之精著象于天者也,象形。(六书故·天文)
实也,太阳之精不虧,从口一,象形,人质切。(说文·白部)
由此可見,《六书故》释义对《说文》多是继承。
(二) 《六书故》收《说文》所没有之字
《六书故》对《说文》中所没有之字的释义尤其重要,这些字是《说文》漏收的、不收的或《说文》时代不可能收的,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如:
幹,居寒切,湿去也,亦通作乾。(六书故·天文)
徐本《说文》无此字。
旾,枢伦切,岁有四时春为首。(六书故·天文)
《说文》无此字。
《六书故》收《说文》没收之字,体现《六书故》在收字方面较《说文》有了一定的发展。
总而言之,《说文》与《六书故》是文字学史上两部不朽的经典字书,《六书故》在继承《说文》的基础上又有所超越,有其鲜明的特色。《六书故》继《说文》后的一部字书,其释义较《说文》更加具体详备、精当易懂,《六书故》虽然重视字的本义,但适应时代的需要,同时重视字的引申义和假借义。两部字书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有着各自的价值和特色。
参考文献:
[1]戴侗.六书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关键词:说文解字;六书故;比较
作者简介:蒋婷婷(1989.9-),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1
东汉许慎所撰的《说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说解字义、字形、字音的字典,在收字立目、创立部首等方面均有开创之功,是辞书史上的奠基之作,也是训诂学上极有价值的宝贵资料。宋末元初戴侗所撰写的《六书故》亦是一部有研究价值的字典,它撇开了《说文》系统,按义类编排汉字,对《说文》有继承亦有发展,对后世字书有深远的影响。
一、体例之异同
(一)编排体例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是《说文》与《六书故》两部字书共有的编排原则,但《六书故》的分部完全打破了《说文》的部首和“据形系联”的排列顺序。《说文》分540部,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阐述了编排原则:“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伸之,以究万源”。《说文》所说的“类”,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指同部(首)者以类相聚,而形成群分之540部;而540部之间的排列“据形系联”,即凡形体相关或相近者,均按次序排列,可见形体是归纳部首的依据。
而戴侗《六书故·六书通释》中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是为了“辨其族”类,因此把所收的字按意义性质加以划分,共分为九类。同一类中同一造字方式孳生的字也是把意义相关的排列在一起,《六书故》是第一部明确按义类编排汉字的字典,具有开创之功,也真正做到了“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可以真正按类所求。可见,《六书故》在编排体例上对《说文》有一定的超越。
编排体例中的文字分化孳乳系统亦存在差异。《说文》建立的540部首作为文字构成的基本形体,能够从文字分化孳乳的角度对汉字进行分部归类,有其首创之功,《说文》之后的字书对其分部体系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戴侗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此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他对文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最基本的字形“文”→母,又由文孳生“字”→子,子又孳生新字→孙。母、子、孙同条共贯,孳生脉络清晰。在编排系统上还作了明确的区分:父辈字顶格,子、孙、重孙辈字依次降一格排列,以见孳生层次。然而创立汉字部首系统的《说文》仅仅做到了以部首统领所属汉字,母能生而子不能生,由此可见,二者的体例虽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不同,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二)说解体例
《说文》与《六书故》都是以探究字的本义为目的的字书,但二者在说解体例上存有大量的差异。《说文》在说解时,只列有本义,其说解顺序是先列本义,次析形,最后列反切注音,而《六书故》不仅释本义,还列有引申义、假借义,释义大都引文献为证。其说解顺序为先列反切注音,然后释本义,后指明六书,再依次释引申义、假借义。如:
丕,大也,从一不声,敷悲切。(说文·一部)
璧,瑞玉圆也,从玉辟声,比激切。(说文·玉部)
一,於悉切,数之始也,画如其数,於六书为指事。(六书故·数)
阤,冈阜之势稍隤下也。……引之则山阜之小崩者亦为阤。(六书故·地理)
由此可见,在说解方面,《六书故》比《说文》更具体详备。
二、释义之异同
《六书故》对《说文》的继承
《六书故》在释义方面,大量引用《说文》释义,有的自己不做说解而直接引用《说文》。如:
泒,古胡切,《说文》曰:水起雁门葰人戍夫山东北入海。(六书故·地理)
笨,布忖切,《说文》曰:竹里也。(六书故·植物)
有的则是在《说文》的基础上稍加改动而成。如:
文:无分切,文理也,象文理错乂。(六书故·数)
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无分切。(说文·文部)
日:人质切,太易之精著象于天者也,象形。(六书故·天文)
实也,太阳之精不虧,从口一,象形,人质切。(说文·白部)
由此可見,《六书故》释义对《说文》多是继承。
(二) 《六书故》收《说文》所没有之字
《六书故》对《说文》中所没有之字的释义尤其重要,这些字是《说文》漏收的、不收的或《说文》时代不可能收的,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如:
幹,居寒切,湿去也,亦通作乾。(六书故·天文)
徐本《说文》无此字。
旾,枢伦切,岁有四时春为首。(六书故·天文)
《说文》无此字。
《六书故》收《说文》没收之字,体现《六书故》在收字方面较《说文》有了一定的发展。
总而言之,《说文》与《六书故》是文字学史上两部不朽的经典字书,《六书故》在继承《说文》的基础上又有所超越,有其鲜明的特色。《六书故》继《说文》后的一部字书,其释义较《说文》更加具体详备、精当易懂,《六书故》虽然重视字的本义,但适应时代的需要,同时重视字的引申义和假借义。两部字书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有着各自的价值和特色。
参考文献:
[1]戴侗.六书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