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策略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nche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中小学一些教师不能熟练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甚至还存在部分教师普通话水平不达标的情况。因此,加强针对性培训,切实提高民族中小学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助其达到用普通话授课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内蒙古,民族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其中,民族地区是推广普及的重点区域。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石,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桥梁。
  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是法定的教育教学用语。教师是普通话的使用者、教育者和宣传者,其普通话水平关系到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维持并保障教师队伍高标准的普通话水平,受惠的是广大学生。提高民族地区教师运用普通话的能力,是当前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现状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秋季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并取得相应等级证书。其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母语非汉语者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标准,并取得相应等级证书”。
  据2020年的抽样调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还存在一定比例的不达标情况。
  二、主要问题
  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的教师,普通话表达比较熟练。部分高分段(90分以上)教师能够做到朗读短文富有情感,停连合理。语音问题集中体现在:声母j、q、x发音部位偏前;后鼻音韵母ing的鼻韵尾-ng发音部位偏前;翘舌音声母zh、ch、sh发音部位偏前;部分声调有误,主要是阳平调(第二声)升不到位,有的带曲折调;部分词语的轻重音格式有问题,如“星星”第二个“星”没有读轻声。
  在三级甲等到二级乙等这个范围内的教师,普通话表达存在的问题是:语调较为生硬、平直,缺少起伏,字调调域偏窄,朗读和说话时有字化现象(即一字一停,具有明显的卡顿感)。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明显出现“跑调”现象。以去声字(第四声,调值为[51])为例,部分字调值起点偏低,且降下不去,变成中平调[33],如“汉族、上学、个人”中的“汉、上、个”;部分字带曲折调,变成上声,如“倒映、波浪、认得”中的“倒、浪、认”。一些常用词如“统一”说成“同意”,“知道”说成“指导”,“一周一节”“半牧半农”都说成平调。鼻韵母的前后鼻韵尾混淆,如an和ang不分,“晚”说成“往”,in和ing不分,“星”说成“心”。平翘舌声母混淆,如zh、z不分,ch、c不分。
  三级乙等及不入级范围的教师,在用普通话朗读和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张不开嘴,声音小,语速慢,听得多,说得少,不愿或不敢用普通话表达等现象。蒙古语语调的负迁移特征明显。
  三、改进策略
  首先,要注意声调。蒙古语是没有声调的,普通话则是典型的声调语言,且四个声调具有明显的区别,分别表现为:一声一高平、二声一中升、三声一降升、四声一高降。四声是相对音高,用五度制标记法表示,分别是[55][35][214][51]。普通话四个声调具有区别语义的作用,必须严格区分。要牢牢记住它们的特征,通过正确模仿,反复练习,巩固语感。
  阴平调,主要特征是高。基本上是发音人自己比较舒服的调域的“天花板”,这个调也是发好四个声调的基调,二声和四声的高值都不能超过它。阳平调,主要特征是升。上升的过程要明显,时长要够,起点不能太高,否则后面升不上去,就容易变曲折调,或者平调。上声调,主要特征是低。单音节上声也称为“全上(声)”,是先降下来,低音段拖长一点,再升上去,表现为明显的曲折调型。但在语流中,也就是词语和语句中的上声字基本上都是发成[211],俗称“半上(声)”,主要特征表现在低音段。去声调,主要特征是降。由高到低,匀速降下來,时长要够,起点不能低,读的时候不要着急,避免过于短促。
  确定自己的四个单字声调比较标准后,要稳住,强化练习,再利用一些声调之间的搭配,逐步过渡到双音节词、三音节词以及四音节词。单字调是基础,必须打牢;双音节词则是强化声调训练的重要途径。例如,可以保持首音节固定一个字(声调)不变,后面分别搭配不同声调的音节,如“天真、天蓝、天险、天下”。反之,也可以固定后一个字(声调)不变的情况下,前面分别搭配不同声调的字来组词,如“今天、昨天、哪天、后天”。以此类推,不断扩展。当出现字调拿不准的情况时,一定要先确认好声调,然后强化记忆,避免出现飘忽不定的曲折调,一滑而过,含混不清,造成错误的习惯。
  此外,音高和音长对普通话词语的轻重音格式也起关键性作用。如果要说好普通话,识别必读轻声词是非常必要的。必读轻声词,一般为高频词,有的属于语法轻声,如名词性或代词性词缀“子、头、们”,有的是常用的叠音词,如“星星、姐姐、弟弟”等。除了必读轻声词,其他双音节词语可以读作“等重”格式,即前后两个字音长接近,不用过分强调前一音节或后一音节,这样的语调更为自然。例如,在二级甲等低分段里,有的教师把“牧区、城市”这样的非轻声词说成了重轻格式,就是明显的语调问题。
  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习惯的特点就是不自觉。……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其次,通过抽查发现,还有一部分民族中小学的教师存在识字量偏低的情况。有些教师甚至无法顺利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里比较经典的现当代散文篇目的阅读。因为识字量过小,有的教师朗读时,磕磕巴巴。因此,这些教师在提升普通话水平时,务必先强化对汉语拼音的掌握,加强对常用字的巩固,扫清文字障碍,适度增大阅读量,才能真正说好普通话。
  最后,部分民族中小学教师习惯于比较封闭的小圈子,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教师应进一步增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尤其需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好学习运用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社会大环境中,普通话是通用语言,公共场合人们一般都使用普通话交流,教师在公共场合要主动使用普通话交流,在生活中学好普通话。这些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走出小圈子,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教师普通话口语技能培训,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普通话水平。有条件的教师还要走出自治区,增加与其他地区人员用普通话交流的机会,同时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不断提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生动力,切实提升自己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在课堂上、学校里学习普通话,模仿的对象就是教师。各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对学生的课业以及普通话水平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基层教师,只有从自身做起,高度重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极提高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才能保障学生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生学业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近年的“国学热”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推至一个新高度,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逐渐被唤醒,并深刻地意识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繁荣昌盛的重要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各地间的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更加密切,引发了不同文化间的频繁碰撞与交流,这使得跨文化研究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
期刊
文化交流是各国人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跨文化的视域而论,不同地域间文化的比较、交融是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主
期刊
【摘要】“辨体”批评是贯穿《文心雕龙》的一条主线,在文章学及写作教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文心雕龙》“辨体观”不仅在于辨析文体源流正变,更在于辨析文体类别,特别是辨析相近文体间的异同。刘勰特别重视孩童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认为必须先学习雅正的体制,从根本上去探讨枝叶,这样思路变化就能自然圆活。刘勰论“破体”并不是一味地强调变异与革新,而是把创新与继承放在一起来考察,认为继承要有所选择、有所方向,为创新
《英美文学散论》是将作者陈光明教授有关英美文学的二十篇随笔性文论汇整而成的著作.所谓“散论”,在行文上更接近于漫谈,相比于常见的以时代为经、以流派为纬的英美文学论
期刊
长久以来,文言文教学都以提升文言阅读能力和学习文言知识等实用取向为主导,甚至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直接降格为文言语法知识和写作技法的解析,严重忽视了体制、章法等文言文
期刊
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高效实施文学教学的前提是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而阅读、学习人类历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条必要且有效的
期刊
【摘要】流行语“向好”源于其同形动宾短语的词汇化。“向好”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也作状语、主语中心语或宾语中心语。它常用于新闻报道中,是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兴旺发展态势的表征和评议。在《人民日报》中,复音词“向好”通过与短语“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竞争逐渐发展壮大并取而代之,而优化语言表达的强烈需要是“向好”一词胜出的直接动力。  【关键词】向好,来源,语法、语用功能,发展  近年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由于教师对寓言文体、对儿童解读寓言的特性的认知存在不足,导致寓言教学出现种种问题.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重新认识寓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对阅读教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也是当下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华东师范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