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杀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y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钟寺,因寺内一口高约两丈的大钟而得名。又因为寺院周边有上千亩绵延起伏的芦苇荡,秋冬时节,芦花飞扬,如银似雪,缠绕寺院,数日不散,民间又称芦花寺。
  芦花寺,是盐区九庵十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它坐落在盐河上游七道弯的一面高坡上。四周水网密布,飞鸟成群。远处瞭望,层层叠叠的金瓦黄墙,半隐半现在一片翠绿的蒲草、芦苇间,恰似万绿丛中的一处金光闪烁的盆景。它远离盐区,又与盐区唇齿相依。夕阳西下,可见鸟衔佛光起舞,霞映鸟群缠寺的美好景致。
  抗战时,此处却成为日本人滥杀无辜的刑场。
  寺内的住持法空大和尚及他的弟子,曾亲眼看见日本人纵使一只凶残的狼狗,去撕咬一个女人裆部的血腥场面。那个衣不蔽体的女人,在躲避狼狗扑咬时,所发出的尖利的号叫,瘆人至极!当时,有个小和尚不敢正视,悄悄把脸扭到一边。
  不料,这一幕被一旁的龟田小队长看到了,当即把那个小和尚拽出队列,龟田指着小和尚一对惊慌失措的大眼睛,极其阴毒地说:“你的,眼睛,大大的没有用了!”说话间,龟田一个手势,蹿上来两个鬼子,按倒小和尚,欲抠他的眼球。
  法空大和尚见状,赶忙上前求情。
  龟田的本意,就是要杀一儆百,震慑众僧。
  法空大和尚看到龟田“抠眼”意决,恳求龟田说:“抠去双眼,已无光明,留他一眼,让他弃暗从明吧!”
  这一次,龟田默许了。
  当即,小和尚的眼球被硬生生地抠下一只。龟田看着那只血淋淋的眼球滚在地上,哈哈大笑,并用刺刀挑起来,正告在场的众僧:“这就是与大日本皇军为敌的下场!”
  法空大和尚料定,小鬼子要对他们寺院下手。
  果然,当天晚上,寺院众僧,皆被赶到院外西北角一处装杂物的库房内念经打坐,不经龟田允许,一律不得擅自踏入寺院。
  日本人以大军压阵的势头,强势掠夺盐区;又以野蛮、残暴手段,震慑当地百姓。之后,他们的主力部队很快就秘密撤走了,只留下一小部分鬼子统治盐区。
  但是,狡猾的小鬼子,怕盐区人知道他们外强中干,尤其怕芦花寺的和尚看出他们屯兵的破绽,故意将寺院弄得戒备森严,神秘莫测。每天,他们不定时地外出巡逻,时而有“摩托队”在大街小巷穿梭;时而,又有小快艇在盐河里横冲直撞。夜间,禁止百姓出行,他们却扛着长枪,列队在街上耀武扬威。岂不知,小鬼子这些把戏,都是虚张声势。
  终于有一天,法空大和尚看穿他们的诡计。
  那是一天午后,寺院的小鬼子列隊外出巡逻后,一群乌鸦落进寺院,半天没有起飞。当下,法空大和尚猜测:寺院内的鬼子不多了。便指派一个小和尚到寺院水井去打水。回头来,小和尚证实了大和尚的猜测。
  之后,法空大和尚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
  当时,新四军有一支小分队活跃在周边地区。那是粟裕手下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善打硬仗。他们早就想端掉日本人设在盐区的据点,苦于不了解敌情,一直没敢强攻。此番,有了法空大和尚的准确信息,他们选在一日拂晓,与寺内的小鬼子干上了。
  可战斗打响后,寺内为数不多的鬼子,以寺院的高大建筑为掩体,四面散开,各自为战。小分队久攻不下,便动用了极具杀伤力的“坐地炮”,瞄准小鬼子所占据的各个火力点,逐一击破。
  天亮以后,负隅顽抗的小鬼子,终于被消灭掉。
  打扫战场时,有个小战士,在大雄宝殿的前厅台阶上,捡到龟田小队长的指挥刀,正当他持刀向上级报告时,突然飞来一颗子弹,射穿了一个小战士的耳朵。顿时,鲜血直流。
  刹那间,局面紧张了!
  在场的人,都不知道那颗子弹来自何处。瞬间,皆以寺内的廊柱、窗台,甚至殿内的佛像为掩体,纷纷躲避起来。大家面面相觑,寻找那个子弹的来源。其间,有个战士在变换掩体时,又被一颗子弹击中。
  但这一次,寺院正处在静寂中,法空大和尚根据那颗子弹“嗖”的一声清脆之音,目光转向寺院西南角的那口大钟上,他目测了半天,断言:罪孽来自那口大钟内。
  果不其然,钟内扣着一个鬼子。
  原来,那口大钟在两军交火中,被一枚“坐地炮”击穿,同时将支架打散,而正在钟下抵抗的一个鬼子,恰好被扣在钟内。
  此时,人们打扫战场,准备欢庆胜利,钟内的小鬼子,利用大钟上那个弹孔为射击点,不动声色地展开了点杀。
  这个穷凶极恶的家伙!
  大家找到原因以后,群情振奋,义愤填膺,纷纷想出治他于死地的招数。有人要以水灌的办法,淹死他;有人要以烟熏方式,熏死他。最后,法空大和尚发话,说:“他已经是瓮中之鳖了,就让老衲来处置他吧。”
  说话间,法空大和尚喊来他身边的弟子,问:“咱们寺内的大钟,是用来干啥的?”
  弟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师父,咱们的大钟,是用来敲打的!”
  法空大和尚说:“对呀,那你们就继续敲打去吧!”
  话音一落,几个小和尚抱起旁边的撞钟棒,先是后退几步,待运足力气后,加速前行,合力撞向那口大钟。
  刹那间,只听“咣”的一声震天之响,钟内顿时没了生命迹象。
  随后,大家齐手搬开大钟一看,那个负隅顽抗的小鬼子,已经七窍流血,被钟响的声音震死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7
其他文献
自流井因有能自动喷出盐水的井而得名,也因盛产井盐而富甲一方。  民国三十年间,四川各地许多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贫苦百姓,纷纷涌入“富庶甲于蜀中”的自流井来讨生活。这些人中有本钱的做点小买卖,更多的只能到盐场做工,靠下苦力来养活一家老小。  其中有个叫张大富的青年,母亲早亡,跟着父亲张德逃难到此,暂时在一间破庙里栖身。父子二人一个病体缠身,一个身形瘦弱,到盐场找活,老板嫌弃不要,想做生意又没有钱,眼看
期刊
郑成功在镇江一战大败清军,江南大震,南京城内的守军兵力薄弱,士气低落,周边各府县投靠郑成功的络绎不绝。消息传到北京后,顺治帝一度惊慌失措打算避避风头,遭到母亲一顿大骂,顺治帝一气之下拔剑将自己的御座砍成几块,誓要将郑成功斩落马下。冷静下来后,顺治帝命令安南将军达素、固山额真索洪等人率领一万多八旗兵从北京南下支援,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南京的守军还得靠自己。  对郑军而言形势是一片大好,郑成功手下的得力
期刊
画神李海英最擅画鸟,但他画鸟的作品却极少流传下来。  李海英年轻时,周游全国,遍访名师,决心以画救国,很快成为一代名家。这时期,李海英画的多是花草,色彩鲜明,十分灿烂。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后,李海英明显颓废了,闭门不出,很少作画,偶有所作,全是画鸟,色彩沉重,且一律不画眼睛,让人说不出的压抑。人问何故,他说,世界乱,鸟不忍看。  但李海英的名声却更大了,找他求画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托关系找熟人,李海英
期刊
一  在死亡之海罗布泊湖心附近,矗立着大大小小13块碑,其中有一块样子极为特别:大理石的碑身上雕刻着一只羊,羊头高高扬起。因为没有名字,所以大家就不约而同地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作羊碑。  2006年5月2日,一支来自海滨城市青岛的探险队悄悄开进了罗布泊。作为随队的记者兼队员,我有幸参加了此次为期10天的徒步穿越罗布泊的探险活动。为我们担任向导的是新疆当地两位大腕级的人物:新疆国际旅行社的老总王威和副
期刊
光绪皇帝登基后,英姿勃发,不忍国况愈下,愤于洋虏逞威,决心重振朝纲。在珍妃和老师翁同龢先生的扶助下,与维新党人康有为、梁启超等来往甚密,试图变法图强。为了一扫清宫遗风,也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位文武兼济的政治家,光绪帝决心拜武林高手为师。这天,他在养心殿同翁同龢老师谈及此事,翁同龢缓缓答道:“中国是武术之乡,拳法各有千秋,但是最近兴起一种拳术,叫做八卦掌,这种拳术所有技法都用掌进行,脚踩八卦,手捧太极,
期刊
祸起洋人当  “德亨当”是永春城典当行中的翘楚。老东家经营有方,伙计们遵守规矩,开张三十多年,拆当、收当、管当、赎当,从没出现过半点儿差池。然而,自打与洋人做了那桩买卖后,“德亨当”就彻底乱了套。  那晚,“德亨当”打烊多时,忽有敲门声响起。老管家开门一看,门口停了一队车马,打头的是两个洋人,嘴里说着外国话,老管家听了半天一句没听懂,只得把略懂洋文的老东家董和请了出来。  洋人又是一阵连说带比画,
期刊
夜空湛蓝。  遥远的苍穹之下,月儿弯弯,像一个被小孩啃去一口的薄饼。那花,那树,那河边的渔火,雾蒙蒙的,若隐若现,阒然无声。  康无逸坐在岸边的一块大石头上,默默地想着下午发生的事情。  他对父亲康应魁收购渭河客商棉花这件事实在想不通,一百个想不通!莫非脑子有了毛病?不然,父亲咋会睁着眼睛跳火坑呢?这一下康家要损失二百两银子哩。  夏天孩儿面,说变就变,市场同样如此。十天前,一包棉花还是五两银子,
期刊
紫禁城里的慈禧太后爱好广泛,不但请人教她琴棋书画,还养了一帮湖州妇人教她蚕织。慈禧日理万机,闲工夫不多。她学了一阵书法、国画后,兴致下去了,干脆找人代笔,版权仍归自己。蚕织练了一段时间,慈禧觉得手累,最终师傅在干,徒弟在看。于是休息时,慈禧主动和湖州妇人唠嗑聊天,借机搞调查研究,访民间疾苦。  内务府官员早料到慈禧会来这一手,于是在妇人进宫前,专门组织唠嗑培训。重点科目有两条:一是要学会表扬太后。
期刊
再过半年,县太爷曹建就要告老还乡,回老家颐养天年了。  这么多年,他异地为官,从未给家乡父老做过什么,坦白地说,芝麻大的贡献也没有,如果将来卷铺盖回老家了,乡亲们会怎样看待自己?不说给自己难堪,假如他们不搭理自己,那该有多尴尬?曹建这么一琢磨,便想趁自己现在还在位上,手里多少有点权力,给老家的人做点事。有了这个想法后,曹建立马又作难了。他为官多年,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手里并没多少积蓄。俗话说,有
期刊
高银匠的老婆又小产了,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小产。高夫人的身体并无大恙,第三天就下床干活了,但一丝愁意还是从他们夫妻的脸上流露出来。邻居甚至听出高银匠敲打银器的“当当”声也有些凌乱,失去了往日的节奏感。  高银匠并非本地人,他究竟是打哪里来的谁也不清楚。既不是闯关东的山东人口音,也不是逃荒而来的河南人口音。当年他来此地时,除了扛着一个大行李,还随身携带个精致的木提箱,提箱里面是全套银匠工具。高银匠靠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