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识考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nfe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题是高考高频考点。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Ⅰ卷、Ⅱ卷、Ⅲ卷和江苏卷四套试卷,均考到了这一题型。这与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列为考查内容是一致的。其实,古代文化常识在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9题就已经开始考了,2015、2016年连续两年全国卷也考到了古代文化常识。可以说,古代文化常识并不是新增的考核内容,只不过2014至2016三年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没有提到罢了。
  中学阶段涉及到的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分散在各篇古诗文中,没有专题介绍或讲解,零散琐碎,杂乱无章,很难识记,给高考复习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况且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代文化常识内容涉及面极广,需要识记的内容非常丰富,年代久远,社会变迁,很多历史事件已难于理解。所以,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加强积累2017年全国三套试卷考到的“字与名的关系、姻亲与血亲的区别、母忧、私禄、下车、收考、车驾、京师、状元、上元、近侍、告老”等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到古代的官职制度、礼仪制度、科举考试、古人称谓、地理知识、历史知识、血缘关系等,可谓五花八门。
  因此,把握这类题型的出题规律,了解在解答这类题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了解考题特点
  这几年文化常识题的考查方式都是选择题,都是考查对文言文中词汇的理解,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考查形式固定不变。
  命题者在所阅读的文言材料中,选取四个具有古代传统文化内涵的词语,对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的文化意义,要求同学们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将古代文化常识题放到文言文試卷中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解读。文言材料大都选自《二十四史》,例如2017年全国Ⅰ卷的《宋书·谢弘微传》、全国Ⅱ卷的《后汉书·赵熹传》、全国Ⅲ卷的《宋史·许将传》,所选材料都是正面历史人物,篇幅在700字以内。文化常识题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位于客观题的第二题,要求“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判断错误选项,四个选项的词语都出自该文言文,分值三分。题干措辞几年没有变化。
  2.大都与教材内容相关联。
  这几年所考古代文化常识以取材于初、高中必修、选修教材中经典篇目为主,与教材内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例如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第11题A选项“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一句中的“下车”,在课文《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就有出现。再如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第11题A选项:“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2015高考全国Ⅱ卷第11题A项:“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这都是正确的选项。我们可以参看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专题。还有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第11题C选项:“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一句中的“有司”,也在教材《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和教材《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一句中出现。书下注解为:[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C选项中的“有司”只是“官吏的通称”,不能用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3.部分来自课外文言文练习语段。
  尽管所考古代文化常识大都取材于初、高中必修、选修教材中经典篇目,但部分古代文化常识取材于我们平时所做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同学们最好准备一个笔记本,将平日做课外训练时教师讲解或自己发现的文化常识按姓名称谓、官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法、音乐典籍等类别记录整理下来,并加以理解和识记,以备高考。
  例如:(2015高考全国Ⅰ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从阅读材料中选出的“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这四个词,同学们知道但又不甚透彻了解,“太子”在历史课本、影视作品中经常接触。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其他儿子称“皇子”。
  4.所选择的文化常识是“常识”。
  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考试大纲和考试早已说明“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也就是说,古代文化常识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般的常识性知识。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通常包含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官职名称、天文历法、古代地理、风俗礼仪、文史典籍、饮食器物等方面的常识。能力层级属于“识记理解”。
  例如:(2017年高考江苏卷)第7题“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根据语境,B选项中的“三代”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显然说不通,应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况且,在“三代”之前有“博考”一词,是“广泛考察研究”之意,并不指曾祖父三代。此题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极简单之题。
其他文献
【摘 要】 永生花产品作为一种中高端消费逐渐进入中国花卉市场,相较于鲜花、盆花等,永生花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引起更多手工艺爱好者的追捧和制作。文章中将针对家庭内低成本纯手工的制作要点进行分析深入。  【关键词】 永生花;染色;手工制作  1 制作永生花的花卉选择  从上世纪德国兴起永生花开始,出现的永生花卉品种有玫瑰、菊花、康乃馨、兰花、马蹄莲、康乃馨、紫阳花、栀子花、大丽花、月季花等[1]。但主要
Ⅰ. 单项填空  1. It is really of you to try to schedule appointments or meetings at others convenience.  A. considerateB. punctual  C. ambitiousD. outgoing  2. —Its so hot!  —Well, it . I just took it out
一、重温古典概型  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的概型才是古典概型.我们把在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的全部结果组成的集合记为I,基本事件的个数n就是集合I中元素的个数,事件A是集合I的一个包含m个元素的子集,则P(A)=car(A)car(I)=mn.  解决古典概型问题通常分为四步:第一步,分析本试验是否是等可能的;第二
二、最近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两大导向  1.指向生活实际,引领同学们展示个性魅力,考查同学们的思维品质。  高考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考试题型:“它既能考查出一个人的观察提炼、命题立意、布局谋篇及想象联想的创造思维能力,又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及社会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因此,作文基本上能代表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尤其是运用语言的水平。”(谷衍奎、赵祖谟《全国高考作文分类评析》)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要把
一  散千金而向道  文/翁思再  在星汉灿烂的皮黄名家系列中,孟小冬是女老生一脉的代表。更可贵的是,为求艺术真谛,她不惜牺牲自己大好的赚钱机会,向道至诚,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散千金而向道,必先认识“道”为何物。孟小冬评判眼光的确立,有一个合理的过程。她少年学戏的第一个师傅是仇月祥,属于从张二奎传至孙菊仙的那一路,保留着皮黄草创时期“时尚黄腔喊似雷”的遗风。随着艺术的逐渐成熟,剧场里的
2015届盐城市一模考试,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了小说阅读,材料取材于现当代作家汪曾祺的《陶虎臣》。该题满分为20分,全市抽样均分为8.85分,得分率44.56%。学生答题情况如何?错在哪里,又如何得分?我们根据阅卷情况,剖析学生的答题误区,给出一些答题策略,以期在以后的复习中能帮助同学们逐步提高小说阅读的水平。  [试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陶虎臣  汪曾褀  每
文学作品的形象,内涵广泛,既包括具体的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的群体或个体,甚至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的象征。  文学作品的语言,首先应弄清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的基本特点。其次,还应明白精到、奇妙、鲜活是文学语言的高级层次。高考试题在鉴赏作品的语言时,常常涉及以下内容:(1)分析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2)理解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3)辨析作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诗人普希金说,那过去的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画家黄永玉说,世上常有人放着前头的好景不看,转过身朝向过去,只认为过去的都好。  [写作指导]  材料中普希金的话着眼于“过往”,而黄永玉的话侧重于“未来”。“过往”指向事物的起点,“未来”指向事物的终点,而这两者的联结点是“当下”。如果孤立地看待二者,就会陷入割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三月份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C:x2 (y-1)2=5,A为⊙C与x负半轴的交点,过A作⊙C的弦AB,记线段AB的中点为M,若OM=OA,则直线AB的斜率为.  该题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求解,现将同学们的解法整理成文,并作点评分析,希望给高三同学的复习有一点启迪.  解法1:如图,设⊙C与x正半轴的交点为D,连结CM,DM,O
考试想得高分,必须避免犯低级错误!那么在不等式解题中哪些易错点令人防不胜防呢?本文歸纳如下,算是给同学们提个醒!  易错点1 乱用不等式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