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世纪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还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近年来,全国普通高校体育的田径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逐渐失去其重要的地位。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高校田径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121-01
1 引言
田径运动是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竞技化的代表。高校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田径是体育运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观念使人们很自然地将田径教学与田径竞赛划上等号,而忽视了高校田径课与竞技性田径运动的区别,使本来可以让人充满兴趣的项目变得枯燥而单调,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逐渐失去其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中,田径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目前田径课受到冷落,田径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2 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田径项目自身特点的制约 在目前我国高校大力推行三自主教学形式的体育教改的背景下,田径作为一门体育选项课越来越被大家忽视,大部分学生都选择球类项目或一些轻松易学的项目,而且这种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多数的田径运动项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反复不断的练习,体力消耗比较大,易产生疲劳,而且单调和缺乏情景变化,使得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的不良反应难以消除和转移;另外,相对于其他球类运动而言,田径运动在趣味性和娱乐性方面都处于劣势。
2.2 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田径教学都仍然延续以竞技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于重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以及学生跑、跳、投能力的提高,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忽视了根据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忽视了如何科学运用田径运动来进行健身的教学。高校田径教学没有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没有发挥田径课的健身作用,没有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田径运动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2.3 缺乏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功能 高校田径教学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在安排教学内容上没有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内容很多是小学和中学体育课中的内容。这样没有拓展田径项目与其他运动项目的联系,结果出现了教学内容单一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田径的积极性不高。高校田径的教学内容主要选用竞技运动的田径项目,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大负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果使田径课的强度过大,使普通学生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成绩的提高。同时田径教学过程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没
有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导致学生对田径课学习缺乏兴趣。
3 高校田径教学发展的对策
3.1 建构“以人为本”的高校田径教学理念 我们要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来选择大学田径课的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今后是否还能够用所学的项目锻炼身体,要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有用。此外大学田径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大学生身体发展的生理特点和规律。要适合发展大学生的力量、柔韧和心肺功能等身体素质。首先。可将田径竞技运动项目科学地转变为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喜爱的田径健身运动项目,使田径运动具有健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生理反应。同时又可以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其次,要选择适合高校学生并且容易被接受的田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将球类等项目的教学方法引用到田径教学中。
3.2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在锻炼和健身的过程中,要使练习的方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可以在保留原来项目主要特点的同时,将原有的项目进行适当的改变和拓展,适当降低难度,增加田径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可以在田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适当增加一些体育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放宽规定,对场地和器材也不必有严格的要求。使趣味性和竞技性融为一体。也可以将音乐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结合音乐进行一些跑跳等方面的练习。此外,在田径课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田径教学气氛,随时与球类、体操、武术等其他体育运动结合起来,这还将充分体现田径运动的基础作用。要充分利用田径运动的优势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运动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并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考核内容应该多元化,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应围绕态度养成兴趣培养习惯形成来进行,而且要淡化技术要求和考核分数的意义,应根据学习者个体原有基础进步幅度、参与热情、锻炼效果综合评定成绩,特别应包括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进步幅度的评价。具体而言,应考核以下几方面:基本的操作能力,基本运用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实践指导能力,身体素质,平时的表现情况等等。总的指导思想是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全面衡量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的现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总之,田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我们的改革研究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深化田径教学改革,加强田径课程建设,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瑞玉.高校田径教学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南方论刊,2008,(4)105-107
【关键词】 高校田径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121-01
1 引言
田径运动是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竞技化的代表。高校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田径是体育运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观念使人们很自然地将田径教学与田径竞赛划上等号,而忽视了高校田径课与竞技性田径运动的区别,使本来可以让人充满兴趣的项目变得枯燥而单调,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逐渐失去其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中,田径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目前田径课受到冷落,田径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2 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田径项目自身特点的制约 在目前我国高校大力推行三自主教学形式的体育教改的背景下,田径作为一门体育选项课越来越被大家忽视,大部分学生都选择球类项目或一些轻松易学的项目,而且这种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多数的田径运动项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反复不断的练习,体力消耗比较大,易产生疲劳,而且单调和缺乏情景变化,使得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的不良反应难以消除和转移;另外,相对于其他球类运动而言,田径运动在趣味性和娱乐性方面都处于劣势。
2.2 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田径教学都仍然延续以竞技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于重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以及学生跑、跳、投能力的提高,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忽视了根据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忽视了如何科学运用田径运动来进行健身的教学。高校田径教学没有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没有发挥田径课的健身作用,没有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田径运动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2.3 缺乏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功能 高校田径教学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在安排教学内容上没有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内容很多是小学和中学体育课中的内容。这样没有拓展田径项目与其他运动项目的联系,结果出现了教学内容单一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田径的积极性不高。高校田径的教学内容主要选用竞技运动的田径项目,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大负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果使田径课的强度过大,使普通学生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成绩的提高。同时田径教学过程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没
有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导致学生对田径课学习缺乏兴趣。
3 高校田径教学发展的对策
3.1 建构“以人为本”的高校田径教学理念 我们要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来选择大学田径课的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今后是否还能够用所学的项目锻炼身体,要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有用。此外大学田径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大学生身体发展的生理特点和规律。要适合发展大学生的力量、柔韧和心肺功能等身体素质。首先。可将田径竞技运动项目科学地转变为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喜爱的田径健身运动项目,使田径运动具有健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生理反应。同时又可以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其次,要选择适合高校学生并且容易被接受的田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将球类等项目的教学方法引用到田径教学中。
3.2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在锻炼和健身的过程中,要使练习的方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可以在保留原来项目主要特点的同时,将原有的项目进行适当的改变和拓展,适当降低难度,增加田径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可以在田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适当增加一些体育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放宽规定,对场地和器材也不必有严格的要求。使趣味性和竞技性融为一体。也可以将音乐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结合音乐进行一些跑跳等方面的练习。此外,在田径课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田径教学气氛,随时与球类、体操、武术等其他体育运动结合起来,这还将充分体现田径运动的基础作用。要充分利用田径运动的优势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运动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并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考核内容应该多元化,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应围绕态度养成兴趣培养习惯形成来进行,而且要淡化技术要求和考核分数的意义,应根据学习者个体原有基础进步幅度、参与热情、锻炼效果综合评定成绩,特别应包括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进步幅度的评价。具体而言,应考核以下几方面:基本的操作能力,基本运用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实践指导能力,身体素质,平时的表现情况等等。总的指导思想是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全面衡量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的现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总之,田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我们的改革研究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深化田径教学改革,加强田径课程建设,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瑞玉.高校田径教学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南方论刊,2008,(4)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