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治愈功能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shi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篇论文主要就华兹华斯在《丁登寺旁》这一首诗歌中蕴藏的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与赞美,同时对诗歌中所涉及的自然对人的“治愈”这一功能展开叙述,主要从自然对人的洗涤、人从自然中获得的力量这两个方面来详细论证。
  关键词:治愈;喜欢;洗涤;力量
  《丁登寺旁》是华兹华斯写于重游怀河河谷后的丁登寺旁的一首诗歌。诗歌以作者时隔五年重游怀河时的感受作为开头。一个“又”字,突出作者对这久违的景色的向往与喜爱,在全诗中,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与其带给人的“治愈”功能做出了温和、细致的描述。
  诗人在第一节中写出了一些“美好的形体”,它们是“陡峭峻拔的山峰”、“幽静的野地”、“苍翠的槭树”、“村舍的园地”和“种满果树的山坡”等等。它们有着各自的自然形态并展现着各自的自然状态。诗人从第一小结的开头处“五年过去了,五个夏天,加上长长的五个冬天!我终于又听见这水声”中的“长长的”、“终于”两个修饰语来表明诗人对此次经历的期盼;从“我又一次看到这些陡峭挺拔的山峰”中的“又一次”与“我能再一次站在这里”中“能”字所包含的庆幸、久违之感;到“这里已经是幽静的野地,它们却使人感到更加清幽”中的“更加”这一次词语的运用,可以看出诗人向往自然,渴望回归自然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颂。诗人喜欢自然,因为自然无言却不会让人感到空虚,它带给人一种充实感;自然朴实无华却让人有一种甜蜜感,它始终“饱含着善意和爱”。
  从诗中所写,自然所“饱含的善意和爱”不仅仅体现在对构成它的所有生命的善意和爱,同时也体现在对诗人这个观赏者或者无家的流浪者、抑或是对隐士的善意和爱。所以在诗人的笔下,这里的自然及自然状态是可以对人的心灵产生一种洗涤的作用;人们在这种场景或者状态下也获得一种更高的能力。大自然的治愈功能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大自然的洗涤
  “美好的形体”带给了诗人“甜蜜的感觉”,这种“甜蜜的感觉”使诗人恢复了恬静,喧闹的城市带给诗人的寂寞与疲惫感被它洗刷或者减轻。“温情”的引导与“欢乐的深入”使得诗人可以在自然中寻求到一种“和谐”的力量。这种和谐的力量是现实世界与人内心的本能世界所追求的自然的平衡与调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也写了一种和谐,他笔下的和谐是人物的良善与自然的和谐美的融合。但是他的和谐添加了一种人情美,是与中国的抒情方式相结合而产生的。华兹华斯在这首诗歌中的和谐没有过多地渗入人情美,他更多的表达的是一种自然对人心灵的洗涤与启发。在这种自然而然的启发下,人在此中获得来自自然的力量。
  诗人年少时将自然当作逃避所怕的东西的避难所,单纯将自然看作实现自由的地方;青年时期看山即是山,自然就是自然;到后来他学会怎样看待大自然,怎样领会大自然带给他“崇高的思想的欢乐”、“超脱之感”。诗人对大自然的看待与理解,是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与逃离,但是也可以看作某种意义上的他学会了在看透这个世界的面貌后仍然愿意理解这个世界。“像《丁登寺旁》和《序曲》所揭示的主題,都是个人的思想是如何完美地适应于外在的世界,外在的世界又是如何完美地适应于思想。他经常采用回忆和追溯等联想的方式,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人所获得的能力
  大自然对人的心灵进行洗涤,给人以美好、平静的感觉,让人变得“沉静”、“服帖”。人在这种状态下可以清除内心的杂念,暂时放下现实世界带给人的压力和沉闷。
  当诗人处于自然之中时,他能明确感受到来自自然的一种温和、平静的力量。当他远离自然时,他的精神多次转向自然——“多少次我在精神上转向你,啊,树影婆娑的怀河”。在回忆中,他的心绪逐渐平静,仿佛找到了精神的皈依。华兹华斯将自然给予人的直接感受经过再现与加工,情感的升华使得人获得洞察世界的能力。现实世界带给人的压抑、恐惧与憎恨被消淡,自然犹如一个精神导师,消解俗世的烦恼和压抑。华兹华斯在这里批判了庸俗丑恶的现实世界,资本的加速积累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美好世界,反而将人们的心灵变得腐化、堕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友善——“流言蜚语”、“急性的判断”、“自私者的嘲讽”、“硬心汗的随口应付”。
  在诗歌的结尾处,他写到“我亲而又亲的朋友”、“我亲而又亲的妹妹”,“我们愉快的信念,相信我们所见的一切都充满幸福”,同时诗人说到“当你的心灵变成了一切美好形体的大厦,当你的记忆像房屋一般容得下一切甜美的乐声和谐声”,即使遇到困难,她也会有支撑的力量。这是诗人把对自然的爱与对妹妹的爱放在了一起,并对妹妹进行祝福。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华兹华斯的情感体系中,他对自然饱含深情,同时他对人类和宗教也饱含深情。大自然给予人善意和爱,人将它反馈给现实世界,在想象与现实中不断寻求前进的可能。
  人在此获得了思考的能力——思考现实世界,思考自然;人同时也学会了将大自然赠与的爱交付给现实生活中的人,用爱和善意弥补现实世界的不完美。
  三、结语
  华兹华斯在《丁登寺旁》这首诗歌中所描绘的自然美,朴实自然,一改古典主义的斧凿痕迹,将诗人敏锐的感觉与真挚的情感自然流露出来,在对日常生活的细致刻画的同时,融入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歌颂,同时将从大自然那里接收到的力量反馈到现实生活,表现出对人类的爱。
  参考文献
  [1] 赵广旭《华兹华斯“化身”诗学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3] 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4]赵广旭《华兹华斯“化身”诗学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鸡新城疫是较为常见的家禽传染性疾病,并且疫情蔓延速度相对较快,经常会造成禽类的批量死亡,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控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尤其当天气干燥、温暖的时候,鸡新城疫更容易爆发,该疫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行扩散以及传染,并且可以在短期实现大范围的蔓延。基于此,本文对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预防控制的重点要点进行了分析以及探讨。  关键词:鸡新城疫;诊断预防;要点分析  鸡新城
期刊
摘 要: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自传性主人公发展的顶峰,是托尔斯泰思想的主要成果的充分体现。本文主要从托尔斯泰主义思想在聂赫留朵夫身上的体现进行分析。  关键词:托尔斯泰主义;《复活》;聂赫留朵夫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托尔斯泰经过紧张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彻底地与贵族阶级决裂,站到了宗法制农民
期刊
摘 要:检察机关在查办贪污案件时,行为人在证据确实充分无法否认其贪污犯罪时,往往在赃款的去向上大做文章,“赃款用于公务”成了许多贪污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的挡箭牌,法院也往往以赃款为公花销,没有非法占有故意或者赃款去向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判决犯罪嫌疑人无罪。这种现象的屡屡发生和普遍存在,已严重影响了对贪污案件的惩办,限制了对职务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反腐败斗争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关键词:贪污罪;非法
期刊
摘 要:李白作为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他的很多诗歌都被选入了人教版语文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伴随着学生们一起成长,几乎每个阶段都会涉及到一些。下文将从李白诗歌的特色以及其诗歌在精神上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简要分析他的诗歌之所以能够长存于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原因。  关键词:力量;生命;长存  李白作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雄起飘逸,而这种飘逸则是建立在诗人厚重的生命力之上的。客观
期刊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代表本民族的东西,贵州苗族蜡染不仅是贵州民间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术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还始终保持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并世代相传。贵州苗族蜡染作为一种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启发了笔者解读苗族蜡染图案的寓意内涵,所以笔者将贵州苗族蜡染图案融入平面设计进行研究,阐述苗族蜡染图案与平面设计的融合、创新。  关键词:贵州苗族蜡染;图案纹样;文化内涵
期刊
摘 要:西方20、30年代——设计史思潮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现代主义与各个国家国情、伦理价值、哲学思潮相融合,产生了不同的风格、特征。西方20、30年代兴起的“样式主义风格”所带来的商业利益化的产品充斥着整个社会,所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伦理价值的毁坏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紧迫待解决的问题,设计师从内心呼唤“以人为本”、“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为当代设计奠定了深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尼采是影响深远的德国哲学家,“超人”思想是尼采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尼采超人思想的提出,使以上帝为核心的西方最高价值理念崩塌。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尼采的“超人”思想,“超人”意味着人是要被超越的,意味着人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奋发向上,同时,我们应注意剔除尼采思想中所蕴含的偏见与不平等。  关键词:超人;超人内涵;现实意义  一、超人的提出  超人思想的萌芽是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一书中,在这
期刊
摘 要:如同其他艺术现象一样,“新内画艺术”已经成为了中国内画艺术创作活动的一个重要现象。毕竟“新内画艺术” 是以艺术的名义,创造性地进行着内画艺术实践。关注“新内画艺术”的价值,不应只是关注作品在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改变。可以说,“新内画艺术”从艺术主张到艺术实践,都前无古人。这也才使“新内画艺术”运动,真正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成为了一面旗帜。鉴于此,我们有理由对它给予更多的希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小说《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作者别出心裁,在叙述方式、艺术手法上都独创新意,从一只猫的视角刻画了日本明治时代社会的黑暗,知识分子的懦弱,金钱势力的丑恶。本文对小说的叙述方式、艺术手法和具体描写的两大群体,即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本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猫;知识分子;资本家;批判现实主义  夏目漱石是日本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被日本誉为“国民作家”。鲁迅先生曾评价夏目漱
期刊
摘 要:“格调”是中国诗学常用的范畴之一。从明清的创作风尚的复古倾向和对经典的深入探讨等方面看来,格调论占据着明清诗学体系的中心地位。沈德潜以格调作为论诗的标准,所以他被视为格调派的代表。同时他的格调论与明人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阐述沈德潜的格调说和他的儒家史学立场,探讨他的诗学观念。  关键词:沈德潜;格调说;儒家;诗学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典诗学发展的高潮,众多诗学大家对诗歌风貌的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