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术前后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扫描参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ao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周边虹膜切除(SPI)术前后的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扫描(AS-OCT)参数改变.方法 自身对照研究.连续性收集37例(37只眼)周边虹膜前粘连不超过5个钟点的PAACG发作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于SPI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AS-OCT检查,检查项目包括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前房角隐窝面积、前房宽度、前房容积及晶状体矢高.手术后与手术前检测参数比较,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配对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采用配对秩和检验.结果 37例(37只眼)PAACG患者SPI手术前的AS-OCT检测参数:距巩膜突750 μm处,前房角开放距离(0.088 +0.078)μm、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0.050 +0.048)mm2、前房角隐窝面积(0.059±0.057) mm2、前房面积( 12.332±2.457) mm2、前房容积(73.131±16.976) mm3;SPI术后AS-OCT检测参数:距巩膜突750μm处,前房角开放距离(0.125±0.072) μm、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0.091±0.041 )mm2、前房角隐窝面积(0.095±0.042) mm2、前房面积(14.230 +2.000) mm2、前房容积(90.074±16.796 )mm3;SPI术后上述检测参数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15~1.066,P=0.001 ~0.044).但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宽度及晶状体矢高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505 ~0.516,P=0.102~0.609).结论 PAACG患者SPI术后可以解除瞳孔阻滞,使前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前房角隐窝面积增宽,前房面积和容积增加,但前房深度和晶状体矢高不变。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39岁.因左眼视物不见6年,左眼红、胀痛3个月,于2009年4月26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眼科就诊.患者于6年前突发左眼视物不见,曾在外院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具体结果不详),诊断为"左眼视网膜血管瘤";3年前发生"右眼视网膜血管瘤",分别行左眼眼底激光治疗2次,右眼眼底激光治疗1次;3个月前开始出现左眼充血、胀痛及头痛、恶心症状。
期刊
目的 了解我国各省市地区眼库的现状。方法 依据眼库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设计调查问卷表。自2009年2至9月向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成员所在单位和我国大型的眼科医院以及各省级综合医院的眼科(涵盖我国28个省和自治区及4个直辖市)发出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眼库的机构设置条件,场地、设备要求,人员配备,质量管理,宣传等方面,以及对我国眼库建设存在困难及解决方法的主观问题。共发出调查问卷表81份,收回5
患者女性,60岁.因双眼视物不清9年余,于2010年10月13日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为0.25,左眼为0.1,均无法矫正,角膜混浊,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提示双眼角膜基质层可见瘢痕组织,部分内皮细胞形态无法辨认;内皮细胞密度右眼为1184个/mm2,左眼为406个/mm2。
期刊
《Wills眼科手册》的最新版本第5版出版。该书内容全面新颖,首次使用了彩色印刷;采用简洁的提纲格式,便于读者查找数百种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症状到治疗,覆盖了眼科门诊、急诊室和病房可能遇到的所有眼病。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全面论述眼科症状和体征的鉴别诊断;(2)详细的药物手册提供眼科相关药物的信息,包括禁忌证和副作用;(3)收录了眼科近期的研究结果和最新进展。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的眼底表现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1992至201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免疫内科确诊且经眼科会诊的大动脉炎合并眼底病变的15例患者(30只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视力检测、裂隙灯显微镜和散瞳后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全身大血管超声检查、血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检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凝药物治疗.3例(
患者女性,74岁。因右眼视力下降4年,于2010年4月22日到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眼科就诊。既往体健。眼部检查:右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05,眼前节检查无明显异常;眼底后极部大片浅、深层出血,黄斑旁中心凹颞侧出血薄弱区可见多个橘红色病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右眼黄斑区可见深层异常血管网,其间血管形态显示模糊,周围深层出血遮挡。
期刊
目的 手术探查一例伴随眼球运动受限及眼球后退现象的垂直非共同性斜视患者.方法 病例报告.运用MRI影像学检查了解该病例眼外肌结构特征,通过手术松解异常结构对眼球运动的限制并手术矫正斜视,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异常结构的组织学成分.结果 位于眼眶肌锥内间隙(外下象限),外直肌内下方、下直肌外上方,起自眶尖,附着于眼球后巩膜的类似眼外肌的异常结构是本例斜视患者的可能原因.通过手术松解其对眼球运动的限制并适
目的 探讨眼眶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Kimura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天津市眼科医院病理科从1976年至2008年间诊断的9例Kimura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CD20、CD79a、CD3、CD45Ro、CD34、Ki67及IgE等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结果 9例中,男性7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13~62岁,年龄中位数为25岁;7例为单眼眶内
患者男性,25岁。因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于2009年3月11日到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右眼圆锥角膜。使用HRTII-RCM型激光共焦显微镜对患者右眼进行检查,观察圆锥角膜的神经改变,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拼接,每张图片的扫描区域为384 μm×384 μm,最小分辨率为1μm(精粹图片1)。
期刊
干眼是泪液分泌量不足、泪膜稳定性受损所致的眼部疾病[1-2].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很高,与老龄、妇女围绝经期、配戴隐形眼镜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3-5],其中亚洲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7% ~ 33% [6-9],而白种人发病率相对较低,约为7%~14.6%[3,10].目前,干眼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眼表滴用人工泪液,由于干眼是慢性疾患,大部分患者需长期用药,因此其长期疗效和安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