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台湾地区引发的塑化剂风波,最初是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一名普通的检测员在给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检测时,意外发现的一个异常讯号。这本不属于她的职责范围,因为此次检测主要是探究益生菌食品中是否含减肥西药或安非他命。但这位有着两个孩子的细心母亲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将这个异常讯号与各种物质的图谱进行一一比对,竟然发现食品中含有大量塑化剂,含量超过台湾人均每日摄入标准近600倍。
后来的事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大量企业和行业被曝光,但是第一功臣“杨女士”一直神秘如初,也许未来某天她会公开露面,也许她永远都是“深喉”,但那无关紧要,我们只是为她的敬业精神和负责态度所折服。
吃什么竟被雌化了?
塑化剂事件一出,接着在其他饮料中也发现塑化剂(又叫增塑剂)的成分,后来涉及到果酱、浓糖果酱、益生菌粉等几百项产品,事件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酿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机。有人称是30年来台湾地区最严重的食品掺毒事件。
此次风波问题不在起云剂,而是将塑化剂加入起云剂中。所谓的“起云剂”是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大多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植物油及多种食品添加剂混合而成,可使有些果汁、饮料等保持悬浮乳化状态,看起来更均匀,吃起来口感滑爽,“起云”很形象地描述了其作用。
塑化剂则是用于增大塑料的可塑性提高产品的强度,种类可达百余种。此次台湾地区不法企业添加的是一类常见的塑化剂,它既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违法添加到食品中。为什么要加呢?说穿了,无非是为了降低成本,非法牟利。塑化剂对人类的急性毒性较低,但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长期大量摄入将影响生殖和发育,可使女孩性早熟,男子精子减少等;怀孕的准妈妈大量摄入,生出的男婴有可能生殖器官异常。
近年来,大量食品采用塑料包装,如新鲜蔬菜、水果、肉与肉制品、油脂、膨化食品、食用油等。这些塑料包装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需加入一些塑化剂以改善其性能。近些年来,塑化剂的产量不断增加,使其不断地进入环境,成为全球性的最普遍的一类污染物。此次台湾“塑化剂”事件涉及到的是一种环境激素,它与三聚氰胺的毒性不一样,三聚氰胺对泌尿系统危害明显,而塑化剂主要对生殖系统危害较大。卫生部于今年6月1日发布2011年第16号公告,将塑化剂列入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知否,与我们亲密接触的环境激素
什么是环境激素?国际学术界对这类化学物质还有环境荷尔蒙、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内分泌干扰素、异生素、环境干扰物等叫法。或许更贴切地应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所指的都是同一件东西,就是指能通过干扰激素功能引起人体、人群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生物学效应的环境化合物。这些外因性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可模拟人体内的天然激素,与激素的受体结合,或直接刺激,或抑制内分泌系统,使内分泌系统失调,进而阻碍生殖、发育等机能,甚至有引发恶性肿瘤与生物绝种的危害。
内分泌干扰物质也包括部分合成的化学物质或是医学界用以模拟代替生物激素的合成物(如口服避孕药)、动物体激素(如雌激素和生长素)、植物型雌性激素(如大豆异黄酮或黄酮类化合物)等化学物质。人们发现了一些存在于生物机体之外的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获取暂时利益的同时,也蒙受了巨大危害。比如,为了使牛羊多长肉、多产奶,人们给这些牲畜体内注射了雌激素;为了让池塘里的鱼虾迅速生长,养殖户添加了“催生”的激素饲料;为了促使蔬菜、瓜果个大,提前进入市场,菜农和果农们不惜喷洒或注射一定浓度的“催生剂”。这种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或者说通过来自外部环境的合成化学物质,被科学界称之为环境激素。
环境激素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含有环境激素的污染物种类很多,目前怀疑对生物体有直接影响的化学物质约有200种。已被专家们证实列入环境激素的有7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有7种最危险的多用来制造人们日常用的涂料、洗涤剂、树脂、可塑剂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每年还会产生大约1 000种有害物质。
塑化剂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以60千克体重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毫克及以下的塑化剂是安全的。使用增塑剂的塑料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也会有微量塑化剂从包装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但合格的塑料包装材料迁移量不应超出有关标准。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严格规定了塑化剂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的迁移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规定一致。
大家一定记得“剂量决定毒性”这一原则,二恶英这类毒素在高剂量下会产生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但是一般人遇到高剂量的概率很低很低,那么低剂量二恶英呢?恰恰是与我们每个人亲密接触,成为对人体健康有着难以估量的危害一组环境激素。
低剂量的二恶英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其具有非常大的潜在毒性。实验证明它们可以损害多种器官和系统。
后来的事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大量企业和行业被曝光,但是第一功臣“杨女士”一直神秘如初,也许未来某天她会公开露面,也许她永远都是“深喉”,但那无关紧要,我们只是为她的敬业精神和负责态度所折服。
吃什么竟被雌化了?
塑化剂事件一出,接着在其他饮料中也发现塑化剂(又叫增塑剂)的成分,后来涉及到果酱、浓糖果酱、益生菌粉等几百项产品,事件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酿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机。有人称是30年来台湾地区最严重的食品掺毒事件。
此次风波问题不在起云剂,而是将塑化剂加入起云剂中。所谓的“起云剂”是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大多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植物油及多种食品添加剂混合而成,可使有些果汁、饮料等保持悬浮乳化状态,看起来更均匀,吃起来口感滑爽,“起云”很形象地描述了其作用。
塑化剂则是用于增大塑料的可塑性提高产品的强度,种类可达百余种。此次台湾地区不法企业添加的是一类常见的塑化剂,它既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违法添加到食品中。为什么要加呢?说穿了,无非是为了降低成本,非法牟利。塑化剂对人类的急性毒性较低,但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长期大量摄入将影响生殖和发育,可使女孩性早熟,男子精子减少等;怀孕的准妈妈大量摄入,生出的男婴有可能生殖器官异常。
近年来,大量食品采用塑料包装,如新鲜蔬菜、水果、肉与肉制品、油脂、膨化食品、食用油等。这些塑料包装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需加入一些塑化剂以改善其性能。近些年来,塑化剂的产量不断增加,使其不断地进入环境,成为全球性的最普遍的一类污染物。此次台湾“塑化剂”事件涉及到的是一种环境激素,它与三聚氰胺的毒性不一样,三聚氰胺对泌尿系统危害明显,而塑化剂主要对生殖系统危害较大。卫生部于今年6月1日发布2011年第16号公告,将塑化剂列入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知否,与我们亲密接触的环境激素
什么是环境激素?国际学术界对这类化学物质还有环境荷尔蒙、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内分泌干扰素、异生素、环境干扰物等叫法。或许更贴切地应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所指的都是同一件东西,就是指能通过干扰激素功能引起人体、人群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生物学效应的环境化合物。这些外因性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可模拟人体内的天然激素,与激素的受体结合,或直接刺激,或抑制内分泌系统,使内分泌系统失调,进而阻碍生殖、发育等机能,甚至有引发恶性肿瘤与生物绝种的危害。
内分泌干扰物质也包括部分合成的化学物质或是医学界用以模拟代替生物激素的合成物(如口服避孕药)、动物体激素(如雌激素和生长素)、植物型雌性激素(如大豆异黄酮或黄酮类化合物)等化学物质。人们发现了一些存在于生物机体之外的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获取暂时利益的同时,也蒙受了巨大危害。比如,为了使牛羊多长肉、多产奶,人们给这些牲畜体内注射了雌激素;为了让池塘里的鱼虾迅速生长,养殖户添加了“催生”的激素饲料;为了促使蔬菜、瓜果个大,提前进入市场,菜农和果农们不惜喷洒或注射一定浓度的“催生剂”。这种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或者说通过来自外部环境的合成化学物质,被科学界称之为环境激素。
环境激素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含有环境激素的污染物种类很多,目前怀疑对生物体有直接影响的化学物质约有200种。已被专家们证实列入环境激素的有7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有7种最危险的多用来制造人们日常用的涂料、洗涤剂、树脂、可塑剂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每年还会产生大约1 000种有害物质。
塑化剂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以60千克体重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毫克及以下的塑化剂是安全的。使用增塑剂的塑料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也会有微量塑化剂从包装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但合格的塑料包装材料迁移量不应超出有关标准。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严格规定了塑化剂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的迁移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规定一致。
大家一定记得“剂量决定毒性”这一原则,二恶英这类毒素在高剂量下会产生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但是一般人遇到高剂量的概率很低很低,那么低剂量二恶英呢?恰恰是与我们每个人亲密接触,成为对人体健康有着难以估量的危害一组环境激素。
低剂量的二恶英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其具有非常大的潜在毒性。实验证明它们可以损害多种器官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