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gat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住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二、营造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可以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谈, “谁想谈谈……”“谁想说说……”“能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只有这样让孩子们言论自由,让课堂成为“百家争鸣”的场所,在这样的情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能撞击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场所。
  三、鼓励质疑,激发创新思维
  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虽然怀疑并不是每次都是对问题有创新性的见解,或将疑问进行创造性解决,但它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性之门的钥匙。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难开始。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质疑,教会学生质疑。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问题,大胆提出问题,逐步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提倡自主学习,提高创新素质
  《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学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而教师是学习的辅体,应该处于学习的次要地位。良好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对理解课文的意义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
  培养自主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
  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再次,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主要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五、凭借语言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逃脱不了语言学习,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思维;离开了思维,语言就失去了意义。语文教学也绝不能停留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上,更高一级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显得更为重要。它注重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灵活性、新奇性、顿悟性、联想性、可迁移性和反常规性。
  六、课堂内外延伸,提供创新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和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课本以外的生活,是我们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博大的知识领域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只有重视课内外结合,才能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動、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各种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科学、艺术小组或社会调查等等,都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在这实践活动中与人们的交流又是创造性认识产生的重要条件。
  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他们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参加兴趣活动的愿望。也只有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他们才能进入充分的自由创造的境界。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他们感到一种摆脱功利的自由愉悦,满足了自由表达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喜悦。教师可以当参谋,出注意,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不要去直接介入。让学生在大语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真正体味语文的无限趣味。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有无创新意识。作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大胆尝试,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为培养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那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开展情境教学呢?  一、创设视频情境  情境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是实现沟通、拓展思维的重要学科。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只有提升课堂趣味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升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期刊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  青少年犯罪已成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教师要立德树
期刊
在日常教学中,常发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畏难情绪。的确,“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由此可见,要学好数学学科需要的是抽象思维和理论思维,但从人类数学思维系统的发展来说,小学生更多的是形象思维,数学的学习就显得抽象而枯燥。当前,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计算机、班班通都进入了课堂,网络的便捷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说,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数学课堂迎来了它的一片新天地。 
期刊
从古至今,读书一直以来就备受名人极力推崇,毛主席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高尔基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北宋神童汪洙曾说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千古名句,古代读书人中流传已久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无一不在彰显读书的重要性。  可见,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都在推荐读书的好处和必要,对于正处在学习重要时期的高中生来说,阅读自然更是一项不
期刊
我个人理解批注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批”,也就是圈圈画画给文章做标注;另一个就是“注”不懂、优美或者可以拓展的地方做注解做备注,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批注式阅读也就是学会批注式教学对学生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很有必要 ,低段学生对校园的生活充满好奇,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批注,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低段学生的特点  1.心理特点  低段年级的学生对校
期刊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及特点  思维导图(Mind Map)是上世纪 60 年代英国著名学者Tony Buzan基于脑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一种图形表征工具,是表征知识及思维过程形象化、可视化的工具,可以辅助人们思考复杂问题和表征信息,用于人们归纳、综合处理信息,是一种由心理活动外化编辑而成的导“思”导“想”的图画,是信息组织与共享的关键环节。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尝试  1.
期刊
随着农民工子女跟父母一起大量外出,城市化趋势。时下,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自然形成学生小班化。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应如何实施,探索适应农村小班额语文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为了“阳光普照,确保每个孩子受到关爱;同教异学,确保每个孩子差异发展;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孩子都不掉队。”使全体学生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从而体现小班化教育特点所采取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行为的综合策略,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基本
期刊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教导小学生如何正确学习数学,并有效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老师教导数学知识给学生,而学生能够用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目标之二就是使得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进行逻辑思维推断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从而极大促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全面发展,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由此可见,在进行小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1]具体到数学学科,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身为数学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吸收各学科的精华,构建有利于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