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蹈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通过舞蹈艺术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高校实施舞蹈艺术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舞蹈艺术 素质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197-01
高校教育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而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其中舞蹈艺术教育又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培养方式,舞蹈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中,舞蹈在艺术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通过舞蹈艺术教育,加强了大学生形体和气质培养的同时,更加强了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观点的形成,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1 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相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
(1)素质教育要求开拓原有的教育空间与教学途径,全面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并把学校的教育与潜在的社会教育将结合,形成更为广阔的教育网络。
(2)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方位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化的发展。
(3)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形成健全人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我国著名素质教育学家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心理与生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中形成良性的循环。”
2 舞蹈艺术教育的功能
舞蹈以其独特的肢体语言来展示心灵、表达情感,表现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有关记载上说:明代朱载育把舞学提升到了“建国之学”、“情操之学”的高度。而早在中国先秦时,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樂”的思想,指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必须从学“诗”开始,逐步掌握“礼”和“乐”的全部内容,并且认为这是衡量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全、思想道德是否成熟、是否能够独立在世上立身行事的标准,把符合儒家之礼的艺术视为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中“礼乐相济”的理论基础。
3 舞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舞蹈艺术教育能开启思维。
舞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发挥想象和培养创造力。舞蹈从动作的设计、编排到表演,都包含着大量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因素,这需要身、心、脑全方位的配合,而大脑在这种运动中会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特别是右脑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从而达到了开启思维的目的。通过舞蹈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事欣赏与创造舞蹈的活动,促进其不断想象、探求,不断发现、创新,以往感知的记忆信息得以改进和重新组合,从而产生质的飞跃。这种思维效果是其他科学所不具有的功能。
(2)舞蹈艺术教育能培养团队精神。
现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团体合作精神, 他们往往不知道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知道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使得各项工作都不能与其他同学合作,而舞蹈训练以整体和谐、相互协作的集体舞居多,在排练时要注意队形整齐,动作一致,舞蹈教育正是通过自觉而非强制的,熏陶而非灌输的方式,不知不觉的增强了奉献精神、自我牺牲精神,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大学生相互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3)舞蹈教育能培养高尚情操。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生阅历浅,不能明辨是非、认清善恶,识别美丑。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通过舞蹈作品欣赏,让大学生从舞蹈作品中感受艺术美,调节和控制情绪,抑制不良欲望和浮躁情绪,养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净化大学生心灵,从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大学生的精神与社会的要求更加合拍,形成高尚的品质。
(4)舞蹈艺术教育能提升审美能力。
应试教育导致众多大学生只知道埋头苦读,而缺乏最起码的艺术鉴赏能力,往往在高雅艺术面前流露出茫然和麻木。在舞蹈教育中,通过各种舞蹈的欣赏和学习大大提高了大学生们对艺术形态的感性视野和对美感的追求,对他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历史、人生和探索未来都有深刻的影响。舞蹈能美化人的形体和仪态,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拥有健美的形体和端庄的仪态修养十分重要。
(5)舞蹈艺术教育能增强人的身体素质。
适当的运动有益人体健康,舞蹈活动是一种艺术化的运动。当优美的舞蹈音乐传入大脑时能改善脑细胞的兴奋状态,通过神经的调节促使分泌出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大学生通过有节奏的前进、后退、旋转、抖动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循环运动,消除了疲备,舒筋活络,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功能,使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得到锻炼。
(6)舞蹈艺术教育能优化心理素质。
普通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通过舞蹈艺术教育这一独特的方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进行有效地疏导。
①通过舞蹈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理压力。在舞蹈中,音乐可以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使人的大脑神经产生兴奋、镇静和平衡三种情绪,以缓解生活、学习等对大脑造成的紧张感。
②舞蹈学习可以使学生的人格结构更加完善。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在愉快的氛围中舒展自己的心灵,从而达到缓解紧张、自闭、孤独等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舞蹈的心理保健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素质教育,重视人才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在人才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尤其是舞蹈教育是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因此,舞蹈教育对培养高等院校综合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它能真正开启人的身体和灵魂,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所以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沛.美国艺术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关键词:舞蹈艺术 素质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197-01
高校教育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而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其中舞蹈艺术教育又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培养方式,舞蹈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中,舞蹈在艺术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通过舞蹈艺术教育,加强了大学生形体和气质培养的同时,更加强了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观点的形成,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1 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相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
(1)素质教育要求开拓原有的教育空间与教学途径,全面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并把学校的教育与潜在的社会教育将结合,形成更为广阔的教育网络。
(2)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方位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化的发展。
(3)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形成健全人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我国著名素质教育学家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心理与生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中形成良性的循环。”
2 舞蹈艺术教育的功能
舞蹈以其独特的肢体语言来展示心灵、表达情感,表现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有关记载上说:明代朱载育把舞学提升到了“建国之学”、“情操之学”的高度。而早在中国先秦时,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樂”的思想,指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必须从学“诗”开始,逐步掌握“礼”和“乐”的全部内容,并且认为这是衡量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全、思想道德是否成熟、是否能够独立在世上立身行事的标准,把符合儒家之礼的艺术视为道德教育的特殊方式,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中“礼乐相济”的理论基础。
3 舞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舞蹈艺术教育能开启思维。
舞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发挥想象和培养创造力。舞蹈从动作的设计、编排到表演,都包含着大量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因素,这需要身、心、脑全方位的配合,而大脑在这种运动中会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特别是右脑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从而达到了开启思维的目的。通过舞蹈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事欣赏与创造舞蹈的活动,促进其不断想象、探求,不断发现、创新,以往感知的记忆信息得以改进和重新组合,从而产生质的飞跃。这种思维效果是其他科学所不具有的功能。
(2)舞蹈艺术教育能培养团队精神。
现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团体合作精神, 他们往往不知道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知道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使得各项工作都不能与其他同学合作,而舞蹈训练以整体和谐、相互协作的集体舞居多,在排练时要注意队形整齐,动作一致,舞蹈教育正是通过自觉而非强制的,熏陶而非灌输的方式,不知不觉的增强了奉献精神、自我牺牲精神,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大学生相互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3)舞蹈教育能培养高尚情操。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生阅历浅,不能明辨是非、认清善恶,识别美丑。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通过舞蹈作品欣赏,让大学生从舞蹈作品中感受艺术美,调节和控制情绪,抑制不良欲望和浮躁情绪,养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净化大学生心灵,从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大学生的精神与社会的要求更加合拍,形成高尚的品质。
(4)舞蹈艺术教育能提升审美能力。
应试教育导致众多大学生只知道埋头苦读,而缺乏最起码的艺术鉴赏能力,往往在高雅艺术面前流露出茫然和麻木。在舞蹈教育中,通过各种舞蹈的欣赏和学习大大提高了大学生们对艺术形态的感性视野和对美感的追求,对他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历史、人生和探索未来都有深刻的影响。舞蹈能美化人的形体和仪态,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拥有健美的形体和端庄的仪态修养十分重要。
(5)舞蹈艺术教育能增强人的身体素质。
适当的运动有益人体健康,舞蹈活动是一种艺术化的运动。当优美的舞蹈音乐传入大脑时能改善脑细胞的兴奋状态,通过神经的调节促使分泌出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大学生通过有节奏的前进、后退、旋转、抖动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循环运动,消除了疲备,舒筋活络,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功能,使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得到锻炼。
(6)舞蹈艺术教育能优化心理素质。
普通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通过舞蹈艺术教育这一独特的方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进行有效地疏导。
①通过舞蹈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理压力。在舞蹈中,音乐可以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使人的大脑神经产生兴奋、镇静和平衡三种情绪,以缓解生活、学习等对大脑造成的紧张感。
②舞蹈学习可以使学生的人格结构更加完善。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在愉快的氛围中舒展自己的心灵,从而达到缓解紧张、自闭、孤独等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舞蹈的心理保健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素质教育,重视人才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在人才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尤其是舞蹈教育是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因此,舞蹈教育对培养高等院校综合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它能真正开启人的身体和灵魂,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所以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沛.美国艺术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