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投资自由化:美国应对日本的直接投资

来源 :当代亚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207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1985~1993年间美国对日本直接投资挑战的应对。文章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二代学者创立的利益一制度分析框架,从国家、国内以及国际三个层面阐述了美国的应对之道。美国联邦政府、州以及地方政府在对待日本直接投资方面有着不同的目标函数。对联邦政府而言,保持国家安全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协调的相对获益考虑,是其对日本并购性直接投资采取严厉措施的主要原因.而对州及地方政府来说,增加税收和扩大就业等经济方面的考虑,则是其欢迎日本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在国际层面上,日美跨国公司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并由此在乌拉圭回合催生了国际直接投资制度。日美两国政府和各自的跨国公司试图通过国际制度来协调两国利益冲突,并通过建立国际性制度来扩展其利益。
其他文献
对历史的理解和谈论从来就是决定政治的要素之一,而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对历史的不同理解和谈论从来就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具有实在和潜在的重要影响。就中国而言,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历史问题”上的关系可以说构成一部复杂的、既有伟大成就又有沉痛教训的历史,其中就“教训”而言既有中国本身的责任,也有或更有美国、苏联和若干中国邻邦的责任。
如何塑造中俄关系关系到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现在有一些俄罗斯学者担心中国和美国会建立某种战略关系,影响到中俄关系的未来。对于中俄关系,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2008年中国周边外交形势比以往有所改善,具体表现在:中俄边界线正式划定,中日关系改善,中日韩首脑会晤实现机制化等。此外,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能源合作、东南亚次区域合作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进展。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问题谈三点意见。
自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方面出现战后以来比较明显的变化。
2007年以来,阿富汗国内安全形势持续恶化:阿富汗南部和东部塔利班活动频繁,大有东山再起之势;毒品特别是鸦片种植泛滥,毒资成为塔利班和国内军阀的主要收入来源;阿富汗国内恐怖袭击事件频发,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印俄战略伙伴关系是冷战时期印苏特殊关系的继承和演进。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俄罗斯的复兴和印度的崛起,双方重新审视对方在各自战略棋盘上的分量,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加强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能源等领域的合作。由于俄罗斯与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印度与中国“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正在推进,印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中国具有某种积极意义。尽管印俄对中国的态度有一定区别,但是印俄战略伙伴关系对中国的良性作用值得肯定。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高度融合以及复杂化的金融创新,是当前美国金融模式的核心特征。对次贷危机的分析表明:美国金融模式在风险转移和克服信息不对称方面具有优势,因此高风险且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金融交易容易在此达成;美国金融模式将风险以高度流动和复杂化的方式分布于关键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这使得金融危机具有腐蚀性,并难以根治;美国金融模式对风险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风险控制的改进效力不容高估。
最近几十年里,关于人类资源关系的辩论越来越激烈。学者们大致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流派。资源悲观主义认为,人类资源关系是零和的,一个人群消耗的资源增加了,其他群体可能得到的资源就会减少。因此,随着资源越来越匮乏,人类资源冲突会愈演愈烈。资源乐观主义认为,人类资源关系是非零和的,资源冲突能够避免。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尽管尖锐对立,但有共同缺陷——都是静态理论,对资源关系的解释力有限。对此,本文提出了动态的资源关系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人类资源关系。
从中苏到中俄,从同盟、对抗到伙伴,这三种关系模式如同历史本身的有机发展一样,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逻辑关联。一方面,同盟和对抗模式为伙伴模式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历史遗产,对其产生了不可割舍的内在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伙伴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后之所以能够得到全面、持续而又深入地构建,是与其对同盟和对抗模式所进行的辩证继承和扬弃分不开的。
大国关系历来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则由于大国是国际社会中最主要的行为体,二则由于中国本身作为一个大国,对外关系也需借鉴和吸取大国关系的经验与教训。冷战后,大国关系经历了快速的分化组合,彼此间权力转移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