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适合的教育”强调要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西新桥小学近年来践行了这一思想,追求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教育”,为学生定制个性化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有选择的机会、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尝试在课程建设、活动设计、学生个性化培养中,让儿童在适合的教育中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关键词:适合的教育;个体发展;办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4A-0044-03
  中国的教育已经走过千山万水,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对我国教育也提出了新的目标。特别是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提出了清晰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首先要了解,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预测,21世纪是“创感时代”,培养下一代的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感、共情感、娱乐感、意义感十分重要。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培养的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应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同理心、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协作力等,要拥有跨界和整合事物的能力,有好奇心并能执着去研究的人。作为培养儿童的学校,培养未来的人的人,更多的要像园丁一样,给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充满爱的环境。从原来的广种薄收转变为精耕细作,面对不一样的学生,实施不一样的教育。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提出的“适合的教育”,恰恰就是强调了要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适合的教育”应该以学生为原点,所有的“适合”汇聚于学生,成为适合学生的教育。西新桥小学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追求“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栖息的乐园”的办学理念,培养“大气向上,自立坚韧”的时代新人,通过“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人培育”的思想让西小焕发出“生命舒展”的独特魅力。我们坚持认为,小学虽然只是儿童成长的短暂停留地,但学校教育的视线却应穿越儿童生命成长的全程。在“幸福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确定了“整合、拓展、多样化、个体化、丰富性”的课程理念,形成了“幸福课程”路径:学科课程的整合与拓展,校本课程的融生与融合,个性化课程的多元与创新,延展性课程的创生与创造,让儿童在多样化的课程中遇见最美的自己,让儿童在适合的教育中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下面列举三例来谈谈“适合的教育”在我校的实践思考和路径。
  一、为学生定制个性化课程
  定制个性化课程,不是一个新鲜的做法。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大班额教学是主要常态。在一个班级里,各个层次的孩子,都在同时学习一样的内容,走着一样的进度,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好”。特别是现在的小学教育,学生的学习,已然不仅仅是接受学校的教育,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教育介入。现在的孩子,由于信息接收、早期教育、先天智力等不同的因素,出现了更明显的学习分化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是熟视无睹,还是积极行动,也考量着学校、老师的观念、能力。
  西小有位10岁的学生小陈。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开始觉得他在数学课堂里坐不住,经常捣乱影响上课秩序,但却在参加一次中年级的难度系数较高的数学比赛中获得了满分。笔者注意到这位学生后,尝试做了个试验:让这位学生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考四年级的内容,结果数学、英语分别得了97分、95分;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时考五年级的内容,数学、英语的成绩分别是98分、93分。而且,两次答卷的失分都在于答题不够规范,而非知识点未掌握。同时,笔者观察到该生在编程学习中也有非常突出的表现。
  但成绩好,不一定就说明学生学习能力强,如果有的孩子是通过超前学、加大力度学、强迫学习等方式得来的好成绩,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接着,校方多次访谈了小陈的妈妈,了解到小陈数学、英语的学习上,有突出的两点:第一,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有适度的拓展学习。基于了解,如何尊重孩子自由成长的规律,成了学校管理变革的思考。当小陈升入四年级时,我们让孩子不再跟着常态班上课,而是尝试“跨年级学习”。课程部安排课表时将四(3)班和六(5)班的数学、英语、编程课相匹配,让他走班到六年级上数学和英语课,其余学科依旧在四年级进行。相关教学管理人员一直跟踪观察,定时测评,并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对小陈进行了小学毕业考试的检测,数学和英语考试都在95分以上。在对小陈学习基础、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潜能等再次进行评估后,征求了家长的意见后,校方大胆尝试,再次创新——四年级的第二学期,为小陈“定制个性化课表”,单独为他设置了数学、英语、编程课内容。在他的课表上,一周4节数学课、4节英语课、1节编程课。这9节课,他都是一个人上。学校组建了“优秀教师导师团”,定制数学课向深、宽学习,英语学习提高阅读与口语表达,信息课进行高级编程学习。学习以导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同时还安排了单独的教室。过程中,导师团队会定期进行跟踪评估。
  教育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压苗生长,而是要顺应孩子自由成长的天性[1]。为小陈同学“定制个性化课程”,是学校做適合的教育的一种创新尝试。这种模式,满足了不同孩子的成长需求。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有选择的机会
  适合的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和感知,激发和唤醒学生潜在的可能,再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育,才能体现真正的适合[2]。课程的多元化,是满足不同的学生成长需求的重要载体。为了让学生能更多地遇见适合自己的课程,开发自己的兴趣,学校在“艺术、体育、科技、智慧”四大领域,开始了创造性的研究与实践。
  比如艺术类的课程包括合唱、葫芦丝、烙画、儿童画、手工、经典吟诵、戏剧等,体育类课程包括羽毛球、网球、跆拳道、篮球、健美操等,科技类课程包括车模、航模、船模、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智慧课程包括5种棋类课程、数学游戏课程、STEM课程等。   实施中,我们创造了“2 2 2”的实践模式。比如体育类课程的实施,第一个2就是体验两年,在一、二年级4个学期中全体学生体验11个不同的项目,了解、感知这些不同体育项目的要求,练习这些项目的基本技能等。第二个2是初选两年,到三年级时,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家长和体育老师也可以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帮助孩子选择一项他喜欢的、适合的体育项目进行两年的锻炼。第三个2是再选两年,到五年级,提供给学生再一次的选择机会。有些学生可能经过两年仍感觉不太适应该项目,可以更换项目;有些孩子经过两年,觉得该项目比较适合自己,就继续坚持下去。这个模式的建立,都源于一个理念: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
  同样,棋类课程安排在一、二年级四个学期内。学生学习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五子棋、跳棋,每周进行一节“校棋课”学习。经过4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对五种棋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学校在普及的基础上开设中级班,满足不同学生在不同棋类学习上的更高要求。如果有棋艺更突出的学生,则会聘请专业水平更高的专家来给学生指导。在这样的课程实施中,学校涌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学生成长样态,也让孩子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让教师发现了不一样的学生、让家长发现了不一样的孩子。当三年级的学生成为了常州最小的全国棋协大师的时候,他发现了刻苦训练后成功的自己;当耳朵有残疾却因下棋获得优异成绩被中学特别录取时,他发现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学校每年都会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的适度调整,以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我们开设了“幸福星期五”走班学习机制,去上“我喜欢的课”成为孩子们周末的“小幸福”。学校也努力追求“百花齐放、特色鲜明、保障有力、硕果盈枝”的个性化课程建设。
  三、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
  适合的教育需要为学生的成长设计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因为学校活动是每所学校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我校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尊重儿童的成长需求,设计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可以概括为7532活动系列,即7大主题节:3月“韵”阅读节,4月“创”科技节,5月“润”艺术节,9月“爱”传承节,10月“慧”智力运动会,11月“动”健康节和“看”世界文化节;5大仪式典礼:日常升旗仪式,一年级的入学典礼、入队仪式,三年级的成长仪式,六年级的毕业典礼;3大品牌活动:“我们就这样长大”葫芦丝音乐会、“烙在心底的幸福”烙画展、“出彩西新娃”系列活动;2大特色活动:迎新日活动、毅行活动。
  这些活动,我们突出“设计感”,设计的原则如下:1.活动中强化品格教育,2.每一个学生都参与,3.每年坚持适度创新,4.由学生参与策划与组织,5.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适合的教育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我们在设计活动时,眼里有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是硬指标。比如我们的“健康体育节”,每次都会设计一到两个全员参与的项目,不让任何一個孩子被“遗忘”在体育运动中。例如可以设计投篮比赛,每个班级所有孩子排队投篮,在规定时间内计算投中数。同时,每个孩子都设有班级岗位:搀扶志愿者、场地看护者、新闻撰写员、供给运输员、康复按摩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投入到体育文化节中[3]。再比如,毕业典礼上,颁发毕业证书,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派一位毕业生代表领取就行了。但是,我们认为每一位毕业生都值得尊重,尊重的表现就在于“读出每一位孩子的名字,给每一位孩子颁发毕业证书”。虽然读出每个孩子的名字所占用的时间比较冗长,但对于儿童的生命个体来说,这是一次庄严的典礼,是一次和“自己有关”的典礼,是感受深刻的典礼。
  做适合的教育的关键是如何理解“适合的教育”中的学生,是要面向个体的“每一个”,强调个体的独特性。西新桥小学致力于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满足儿童的成长需求,支持每个学生张扬个性,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2]王琼.活力课改促“蓓蕾”自由绽放[N].江苏教育报, 2018-06-20(2).
  [3]金松武.学生成长活动需要教育设计思维[J].江苏教育, 2017(9):49-50.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特异、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检测G6PD表达的方法,以探究G6PD与肿瘤的相关性及其机理.方法用Real-time PCR技术测定了野生型、siRNA干扰型和无关序列对照型人皮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自1974年起独立办学,后几经变迁,1983年更名为滨州医学院。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论述,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南,广泛深入地加强高校荣辱观教育,必须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文化与政党意识形态的关系,执政党意识形态的调整与先进文化的选择发展,是政治学问题,也是文化学问题。文化选择是与经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党意识形态总是以各种方式影
“党支部建在班上”是新形势下高校探索科学设置党支部的得力举措。文章从“党支部建在班上”的理论基础入手,通过与传统的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对比,分析了“党支部建在班上”
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
“回到马克思”是在当代哲学工作者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背景下衍生出的学术现象。“回到马克思”以“返本”求“开新”,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表现形式。“
我国高校设立辅导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迄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对这一制度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和审视,对于我们总结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