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码转换在教学中的作用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语言交际中语码转换是种普遍现象,是十分重要的话语功能。语码转换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之间的转换,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不同背景下的语码转换有着不同的功能效应,通过全面、深刻分析教学中的语码转化,对课堂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语码转化 话语功能 课堂实践
  一、前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一系列的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在课堂教学方面,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更是如此,即母语与英语的相互融合。这样的交叉复合效应既极大地拓宽了对教学研究的视野,又丰富了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在授业解惑同时,帮助学生充分掌握了对知识的结构相关性和整体性。而且在当今社会,许多重大课题研究上,几乎都是靠与学科的相互完美结合,才得以在基本的层面上得以创新,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得主—屠呦呦女士就是最好的诠释。在教育教学中亦是如此,通过教师在课堂中对于语码的转换,本着“取其精华”的方法方式,系统而又适度地进行归纳与概括,从而形成良性“杂交优势”。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加以整体的角度把握目的语,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1 1>2)的整体效应,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止停留在单一的思维方式上,突破局限,达到新的高度和层次。这正是在教育教学中语码转换案例研究中的精华所在,与传统教学相比,两种目的语的互相转换可以对吸收知识能力的方面碰擦出巨大的火花,增强了学生打破束缚着的思维定式。从多种方法思考问题,寻求新的学习方法,并对其所学所想进行整合、从建,从而达到质的飞跃,这也是教学的目的所在。
  二、语言特征以及文化的关系
  语言历来与文化密切相关,尤其与哲学、社会、逻辑、思维、心理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外语科研正处在从微观(即语言学的内部结构,如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到宏观(即把语言放到语境、社会和文化中区研究,如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时期,把外语内部结构系统与外部领域结合起来的宏观研究是当今外语科研创新的生长点和滋生地,目前,在双语教学研究热潮中,语码转换在语言学研究总正方兴未艾。
  作为教育分支的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已然成为语言学上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实践中的热点话题。在探讨理论知识方面,还应注重语用学的实践作用,根据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性理论”。笔者认为,使用语言即是在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是二重性的,既包括语言的内部,也包括语言的外部,是建立在语言本身含有的三个特征: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与顺应性(adaptability)。然而提到与文化的关系,我们不得不深入了解语言的特点,最有效的方法是与母语的特点作比较。熟悉外语和母语的特点,并加以科学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因素,这无疑有助于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归根结底是因为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因此对比、分析和归纳这些差异,便是语码转换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所以应当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美国著名语言学家Charles C Fries在《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一书中认为,“The most effective materials are those that are based upon a scientific description of the language to be learned,carefully compared with a parallel description of the native language of the learner”。(最有效的教材是这样的教材: 它的立足点是一方面对所学的外语进行科学的描写,一方面又对学生的母语进行相应的描写,并加以仔细的比较。)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中国人学英语》一书中也指出,“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深刻领会。” 在外语教学中,直接法强调学生摆脱母语,通过模仿学习外语,在初级阶段,是可以有助于学生从语言环境中过得外语语感。但面临复杂纷繁的语言现象而处于盲目状态时,适当的母语的解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这时尤为重要的就是在各种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中语码转换的方法,(即具有融合作用、激发作用、刺激性强和效果明显等语言风格特征),特别是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不仅有助于语言交际,也有利于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所学语言文化特点有计划地提出问题,但是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是简短的、不完整的。这时,教师要不断提示之外,还应适当的用母语去解惑所提问题,使他们看清和理解问题背后隐藏的外来文化知识;这样既可以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的学习动机,并对问题重新加以深刻分析,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在以后的生活交际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以顺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防止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做到学以致用。除此之外,这些对比分析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开发创造性,从而达到正确运用外语的目的。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个道理在语言学习中也适用。
  三、课堂中语码转向路径及意义
  语码转向是外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法。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语码转向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其主要是用于描述目的语及其特定的背景环境下,所产生的交互模式、教学策略以及自我反馈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各大高校中,目前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采用课堂交互研究模式,使其建立在话语分析的基础上,对交互作用中的IRF结构和单一频率测定的研究路径(如交互分析)相比,更能使研究者看到课堂上真切的发生了什么,以及是如何发生的,和发生的原因。因此在研究语码转换对教学意义的影响中的交互分析所产生的意义是不容小觑的,这种交互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有利于学生积极、动态地课堂上发展。同时也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就包括说话的艺术。说话的艺术又是语码分析中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杰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学生从传授者在过程中对所传授知识的掌握层次与深度。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教学中的语码转换应当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其由一种语言文化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文化之间的过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一些本土语言来解惑学生对外来语的陌生,在探索新领域的同时并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风趣、幽默风格的本土语言加以对外来语的解析,可以激励学生对目的语产生兴趣,这种奋发向上的教育方式就是语码转换在话语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从教师授业解惑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习外语,运用语码转换的思维,借助形象,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模式,将陌生的知识结构,通过本土材料组织起来,形成有条理的知识框架,对于英语课堂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凡事都要掌握适度原则,过多的母语授课,会使学生造成懈怠心理,反而阻碍学生自发领悟,影响了教学的意义。正如朱熹认为人心有领悟事物的内在能力,“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是以大学始教,以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大学章句》所谓“格物穷理”,即穷事物之理,积久便可豁然贯通,使心中之理彰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语码转换的途径不难,追求其转换的度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恰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Bander,Robert.1978.American English Rhetoric:A Writing Program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2nd edition.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2]Bloomfield,Leonard.1935.Language.London:George Allen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三维适行放疗技术在胃癌进展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东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42例确诊为胃癌进展期患者,按照所在病
脉冲电晕烟气脱硫是目前电厂烟气脱硫研究领域内热点之一,而陡脉冲前沿的纳秒脉冲电源系统是该研究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介绍一种陡脉冲前沿的脉冲电源系统,其脉冲前沿小于
该文主要就使用喷雾干燥法脱硫的工艺特点、工艺过程、主要设备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摘要】本文从学生作业中的中式英语分析了精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过度依赖手机查单词,教学测试死板,英语文化视野狭窄,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中式英语 精读教学 问题  【Abstract】The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such as depending excessively on cell phones to look up new wor
该文在综述中国燃烧中小型锅炉和电站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燃烧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结果指出:中国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近期是以完善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