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德清县各级政府一直重视农民工的各项工作,县文广新局近几年对新居民文化服务管理工作根据有关要求开展,不断丰富德清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和谐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农民工 文化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文化建设,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绝大多数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基本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急需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德清县各级政府一直重视农民工的各项工作,2011年起就成立新居民事务局,以“新居民”代替“农民工”。县文广新局近几年对新居民文化服务管理工作根据《德清县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德清县新居民管理服务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有关要求开展,不断丰富德清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和谐的文化氛围。
一、精心组织,让新居民观好演出。让新居民观看的同时并参与,既能让他们体验到文化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效益和文化功能,还感受到了德清特有的本土风情。如策划举办浙北乾龙灯会、村桥文化节、古越文化节、蚕花庙会系列文艺活动、枇杷文化节、端午赛龙舟、邻里节、县第三届村落文化节等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让他们体验到了独具德清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二、周密安排,让新居民看好电影。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启动电影惠民服务活动,有效扩大公益电影惠民覆盖面,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截止目前,全县已放映数字电影2050场,受益观众达到35万人次以上。
在原有数字电影放映点设置基础上,调整企业和工业集聚区放映点100余个,把为本地居民提供公益电影服务延伸到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建设的一线劳动者,为新居民提供免费电影放映服务。同时,积极联合新居民事务局、新闻传媒发展中心等部门,组织银都、大地两家商业影院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为新居民、贫困学生等发放免费电影服务,使实施电影惠民的主体得以拓展、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三、搭建平台,让新居民读好图书。将新居民阅读需求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利用馆藏资源,整合社会力量,打造并不断推广阅读品牌窗口,发挥传播文化、弘扬知识的宣传教育功能,为他们创造最佳的阅读环境,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
开展“读书不分你我他,情系外来民工娃”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县图书馆联合新居民事务局开展了“读书不分你我他,情系外来民工娃”的新居民少儿活动,一是送书进校,丰富育才学校的校图书馆藏书资源。二是在育才学校图书馆设立了图书流通点,定期更换流通图书供在校学生借阅,帮助他们丰富藏书资源,为学生阅读提供更多便利。三是赠送文具用品给育才学校学生。四是为外来民工子女免费办理读者证。五是为校图书馆做专业培训,更好地让校图书馆发挥作用。六是精选优秀影片在育才学校进行免费播放。丰富了新居民子女的课余生活,培养了他们阅读求知的热情,引导他们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从而使他们身心健康、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健康成长。
四、精心组织,让新居民展好才艺。鼓励新居民参与各类群文赛事,激发他们对艺术活动的热爱,培养他们对长兴的归属感,热心呵护共同的家园。一是设立专门舞台。德清经济开发区是我县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地区,通过在“周周有约”广场文化活动中设置开发区文艺专场,向全县人民展示企业文化和新居民的风采,也让更多新居民参与文化活动中来。二是形成品牌效应。如策划辅导安泰十周年庆典暨第五届桃花庄牡丹狂欢节,由企业开展的大型文化活动坚持不懈、形成品牌,不仅展现了“新德清人”勤劳智慧、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还进一步增强了新居民作为城市新主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五、积极引导,让新居民建好文化。
1、巧改巧建平台。将新居民管理服务与小庙小庵和民间信仰点违规整治相结合,如雷甸村的新建庙、新利村的白云桥庙改建为文化礼堂,拓宽新老居民文化活动阵地。其中,新利村结合新居民多的特点,以“文化客厅”为主题打造文化礼堂,为新居民学习文化知识、参加文体活动、举办联欢聚会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平台。
2、扶持业余团队。出台《德清县民间文艺团队扶持奖励办法(暂行)》,以奖代补扶持民间文艺团队,在新居民中涌现出来一批优秀的民间文艺团队,如开发区新居民美丽艺术团,目前共有27人,参加县排舞比赛获铜奖,获县排舞大赛三等奖,参加周周有约广场晚会节目占50%以上,参与开发区第二届文化节开幕式、开发区兴山村迎七一晚会专场,参加开发区文化走亲以及文化下乡等各类演出活动。
六、创新活动,让新居民知好德清
县图书馆继2013年举办“走读德清”乡土阅读活动以来,继续深化该活动,在制定方案中就有意吸引新居民的参与。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开展5期活动,分别是:从英溪到乡愁、杨墩风光行、防风湿地行、莫干老别墅游,阅读新市古镇,共有160余人次踊跃参与,其中不乏新居民读者。收到文学、书画、摄影等各类稿件达400多件,并不时有读者来电询问下期路线及报名信息。《德清新闻》、德清电视台也都予以了较大篇幅的报道。走读德清在行走中观景、读史、阅人,从而发现乡村大美,感怀乡土真情,已成为德清县图书馆的一个品牌活动,同时也成为新居民了解德清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我们德清为进一步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将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城乡结合部文化设施建设。城乡结合部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集聚区,重点加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建设。为外来务工人员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
二、进一步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骨干力量作用。文化馆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继续开展“六个一活动”,免费指导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图书馆要在外来民工集聚的企业开通流动图书室,在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企业设立图书流通点,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借书、看书。
三、推进文化“低保”工程,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文化活动、购置文化活动器材等提供资金支持。
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高度重视农民工文化权利,确保农民工文化服务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把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利当作应尽义务,增进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有利于满足农民工的基本文化需求,而且也将有利于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厉燕.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建设的思考[J].文化产业,2014,(第9期).
2, 王蓓.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J].神州(上旬刊),2013,(第3期).
3, 李静.农民工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J].文化产业,2014,(第9期).
关键词:农民工 文化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文化建设,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绝大多数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基本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急需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德清县各级政府一直重视农民工的各项工作,2011年起就成立新居民事务局,以“新居民”代替“农民工”。县文广新局近几年对新居民文化服务管理工作根据《德清县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德清县新居民管理服务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有关要求开展,不断丰富德清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和谐的文化氛围。
一、精心组织,让新居民观好演出。让新居民观看的同时并参与,既能让他们体验到文化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效益和文化功能,还感受到了德清特有的本土风情。如策划举办浙北乾龙灯会、村桥文化节、古越文化节、蚕花庙会系列文艺活动、枇杷文化节、端午赛龙舟、邻里节、县第三届村落文化节等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让他们体验到了独具德清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二、周密安排,让新居民看好电影。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启动电影惠民服务活动,有效扩大公益电影惠民覆盖面,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截止目前,全县已放映数字电影2050场,受益观众达到35万人次以上。
在原有数字电影放映点设置基础上,调整企业和工业集聚区放映点100余个,把为本地居民提供公益电影服务延伸到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建设的一线劳动者,为新居民提供免费电影放映服务。同时,积极联合新居民事务局、新闻传媒发展中心等部门,组织银都、大地两家商业影院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为新居民、贫困学生等发放免费电影服务,使实施电影惠民的主体得以拓展、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三、搭建平台,让新居民读好图书。将新居民阅读需求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利用馆藏资源,整合社会力量,打造并不断推广阅读品牌窗口,发挥传播文化、弘扬知识的宣传教育功能,为他们创造最佳的阅读环境,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
开展“读书不分你我他,情系外来民工娃”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县图书馆联合新居民事务局开展了“读书不分你我他,情系外来民工娃”的新居民少儿活动,一是送书进校,丰富育才学校的校图书馆藏书资源。二是在育才学校图书馆设立了图书流通点,定期更换流通图书供在校学生借阅,帮助他们丰富藏书资源,为学生阅读提供更多便利。三是赠送文具用品给育才学校学生。四是为外来民工子女免费办理读者证。五是为校图书馆做专业培训,更好地让校图书馆发挥作用。六是精选优秀影片在育才学校进行免费播放。丰富了新居民子女的课余生活,培养了他们阅读求知的热情,引导他们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从而使他们身心健康、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健康成长。
四、精心组织,让新居民展好才艺。鼓励新居民参与各类群文赛事,激发他们对艺术活动的热爱,培养他们对长兴的归属感,热心呵护共同的家园。一是设立专门舞台。德清经济开发区是我县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地区,通过在“周周有约”广场文化活动中设置开发区文艺专场,向全县人民展示企业文化和新居民的风采,也让更多新居民参与文化活动中来。二是形成品牌效应。如策划辅导安泰十周年庆典暨第五届桃花庄牡丹狂欢节,由企业开展的大型文化活动坚持不懈、形成品牌,不仅展现了“新德清人”勤劳智慧、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还进一步增强了新居民作为城市新主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五、积极引导,让新居民建好文化。
1、巧改巧建平台。将新居民管理服务与小庙小庵和民间信仰点违规整治相结合,如雷甸村的新建庙、新利村的白云桥庙改建为文化礼堂,拓宽新老居民文化活动阵地。其中,新利村结合新居民多的特点,以“文化客厅”为主题打造文化礼堂,为新居民学习文化知识、参加文体活动、举办联欢聚会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平台。
2、扶持业余团队。出台《德清县民间文艺团队扶持奖励办法(暂行)》,以奖代补扶持民间文艺团队,在新居民中涌现出来一批优秀的民间文艺团队,如开发区新居民美丽艺术团,目前共有27人,参加县排舞比赛获铜奖,获县排舞大赛三等奖,参加周周有约广场晚会节目占50%以上,参与开发区第二届文化节开幕式、开发区兴山村迎七一晚会专场,参加开发区文化走亲以及文化下乡等各类演出活动。
六、创新活动,让新居民知好德清
县图书馆继2013年举办“走读德清”乡土阅读活动以来,继续深化该活动,在制定方案中就有意吸引新居民的参与。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开展5期活动,分别是:从英溪到乡愁、杨墩风光行、防风湿地行、莫干老别墅游,阅读新市古镇,共有160余人次踊跃参与,其中不乏新居民读者。收到文学、书画、摄影等各类稿件达400多件,并不时有读者来电询问下期路线及报名信息。《德清新闻》、德清电视台也都予以了较大篇幅的报道。走读德清在行走中观景、读史、阅人,从而发现乡村大美,感怀乡土真情,已成为德清县图书馆的一个品牌活动,同时也成为新居民了解德清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我们德清为进一步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将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城乡结合部文化设施建设。城乡结合部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集聚区,重点加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建设。为外来务工人员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
二、进一步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骨干力量作用。文化馆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继续开展“六个一活动”,免费指导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图书馆要在外来民工集聚的企业开通流动图书室,在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企业设立图书流通点,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借书、看书。
三、推进文化“低保”工程,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文化活动、购置文化活动器材等提供资金支持。
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高度重视农民工文化权利,确保农民工文化服务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把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利当作应尽义务,增进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有利于满足农民工的基本文化需求,而且也将有利于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厉燕.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建设的思考[J].文化产业,2014,(第9期).
2, 王蓓.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J].神州(上旬刊),2013,(第3期).
3, 李静.农民工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J].文化产业,2014,(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