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消炎药及阿司匹林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住院患者的实时调查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088392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及阿司匹林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由同一调查者对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住院的所有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实时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NSAIDs及阿司匹林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内镜检查、治疗、费用及预后等。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止血治疗无效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有NSAIDs及阿司匹林服药史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共51例(设为NSAIDs组),占同期147例住院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34.7%,其余为非NSAIDs组。与非NSAIDs组比较,NSAIDs组平均年龄较大、急性起病者多见(P=0.014),腹痛症状少(61.5%比27.5%,P<0.001),患冠心病(10.4%比17.6%,P<0.001)、高血压(10.4%比39.2%,P<0.001)及糖尿病(4.2%比19.6%,P=0.005)者多见,重度贫血多见(7.3%比23.5%,P=0.008),接受输血治疗者多见(24.0%比41.2%,P=0.025),再出血者多见(9.4%比15.7%,P=0.034);住院总费用及治疗费高于非NSAIDs组(P=0.089及P=0.063)。既往溃疡病史为NSAIDs组止血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与非NSAIDs组相比,NSAIDs及阿司匹林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较少有腹痛症状,起病急,出血重,止血治疗效果差,治疗所需费用较高,特别是既往有溃疡病史的患者。临床医生在应用NSAIDs及阿司匹林前应注意相关高危因素。

其他文献
第404例——反复腹痛、周身疼痛、尿色加深
期刊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含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AIDS患者脂肪代谢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招募118例HIV/AIDS患者,其中未治疗组40例,治疗1~2年组37例,治疗>5年组41例,以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临床评估是否存在脂肪代谢障碍(LD)。经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XA)测量全身、躯干、上肢及下肢脂肪量(FM)。结果 治疗>5年组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工作压力的增加,我国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1]。由于IBD多在青壮年发病,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其治疗备受关注[2-3]。传统的药物治疗疗效有限,传统药物无效者称为顽固性IBD(又称难治性IBD),包括激素依赖或抵抗的患者。对于这些患者,治疗上应考虑其他免疫抑制剂和新型生物制剂,其中TNFα单克隆抗体已被证实对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
期刊
患者女,35岁。因夜间呼吸困难1年,门诊以支气管哮喘收住我科。入院体检:呼吸25次/min,脉搏110次/min;端坐呼吸,口唇稍紫绀,吸气时三凹征明显,颈部可闻及吸气相哮鸣音。肺功能: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X线胸片未见异常。胸部CT:气管腔内近胸廓入口处见结节状软组织影,1.4cm×0.9cm,边界清晰(图1)。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见气管内距声门约2cm处可见息肉样新生物,表面血管网丰富,气管管
期刊
Toll样受体(TLRs)是能被某些内源性分子和微生物保守分子所激活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通过信号转导激发天然免疫,导致组织损伤,其中以Toll样受体4(TLR4)的作用尤为显著。研究发现,TLR4与各脏器缺血再灌注(I/R)损伤有关。壳寡糖是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肿瘤活性、抗细菌、抑制肠道致病菌等。本研究拟探讨壳寡糖预处理能否在肠I/R损伤过程中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而实现对肠
期刊
DNA的异常甲基化修饰在多种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audal type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CDX2)是肠上皮特异性转录因子,仅在成人肠道中表达而在胃中不表达。与之相反,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SOX2)仅在胃及胃以上的消化道上皮中表达。胃黏膜的肠化生(intestin
期刊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可分为3种类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BE)。
期刊
美一随机对照试验将持续血液透析(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频繁血透组(6次/周)和常规血透组(3次/周)治疗12个月。研究发现:频繁血透患者每周标准Kt/Vurea显著高于常规血透组。与传统血透相比,频繁血透可致左心室体积改变和体格健康综合分值等方面的指标改善,
期刊
糖尿病患病率增加最快的是从穷到富急剧变化着的发展中国家[1]。Yang等[2]2007—2008年的调查显示,中国≥20岁成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标准化患病率达9.7%和15.5%,但该研究并未包括中国西南部内陆经济落后省份贵州。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经济增长迅速,其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情况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但目前尚无贵阳市20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本研究拟通
期刊
目的 分析糖尿病与脑干梗死发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探讨糖尿病对脑干梗死的影响。方法 172例急性脑干梗死病例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出脑干梗死伴糖尿病及影响急性脑干梗死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不同时段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与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病情进展及最终结局。结果 糖尿病组收缩压、TG、LDL-C、载脂蛋白(Apo)B、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