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注重语文素质的培养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对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和修定。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关键在教师。课改新教材实施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基本模式和框架,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为重要基础,进行教学活动。
  新课标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是语文教师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年级语文上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尊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内涵广泛。
  通过新课程标准实践教材的教学,我感到本教材颇具以下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便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识字,到课本,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都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安排。
  2.安排独立的知识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上下册教材的识字可没有用以前集中编排的做法,而是把八课识字安排在每课的开头。这八课识字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通过学习这些环境优美,内涵丰富的识字课,学生不仅识了字,而且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丰富了知识,并受到了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如第一组的识字课,由八个词语组成:“春回大地万物复……”等这些反应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词组,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上下册教材新选编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反映领袖事迹的《邓小平爷爷植树》有反映家乡新貌的《画家乡》有介绍自然常识和科技成就的《棉花姑娘》、《火车的故事》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便于学习语言,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4.大力改进呈现方式,使教材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呈现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1 编写角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于学生的学。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还是课后练习,语文园地都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非常亲切、自然。如《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课后引导学生:“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这样设计,既灵活又实用,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投身实践,起到很好的向导作用。
  4.2 教材注重引导发现,大量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在每个语文园地设“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的一些规律。如:“语文园地一”中,我发现两种识字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又如“语文园地四”中,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不同偏旁的字有不同意义,还引导学生读带有多音字的句子,启发学生了解多音字的特点。“展示台”鼓励学生展示课外认识的字,学习查字典的能力,讲故事的本领。
  4.3 练习本单元的专题设计口语交际,加强各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各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都与本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使阅读课文及相应的准备活动成为口语的重要知识背景。如:第八组的口语交际,话题是:“未来的桥”,在此之前《兰兰过桥》一文的课后练习,提出分头设计“未来的桥”的要求,在与同伴交流中,生发出形形色色的未来桥的设想,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达到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5.体现弹性,增加适应性
  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学、多认,促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发展。
  总之,“语文”是人生重要的教科书,它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和素质教育功能,诸如思品教育,生活习惯教育,审美文化教育,科学知识教育,逻辑思维,读、写、说能力的培养等。只要树立起语文学习观念,注重素质的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学的具体有用,主动活泼,就一定会提高语文能力及各自的全面素质。
其他文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使我认识到,大多对历史有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学生,历史课的成绩较高,而无兴趣但为了应考死记硬背的学生,虽付出很多但成绩不会太突出。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一个新的课题。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期刊
一年级语文识字是重点。课文简短,如何引导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并受到思想德育熏陶?如何解决小学一年级识字与学文并重的矛盾?是我每节课前都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现将我在《早操》一课中的做法整理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导入课文后进行的识字教学  先让学生听一遍课文录音,告诉孩子们要想知道的更多,就要自己读文。碰到不认识的字时怎么办?由学生总结出平时课堂上的4种方法:①问老师;②问同学;③听别人读,自己识字;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1.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
期刊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把学生看作是“能动”的教学对象,而不是“机械”的接受对象。其次,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智力因素,又要考虑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可以说占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是我们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因此学生一见作文心就烦。老师呢?也害怕作文教学,因为尽管很努力的讲解,但学生仍无所适从,一筹莫展,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为语文教学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慢慢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不能图快,只能一点点儿的充实,像充入空气的气球慢慢鼓起来,像一条条小溪汇聚成江河那样,乐此不疲。在语文学习中,我紧紧围绕“注重基础,培养习惯,逐步提高”去做。下面就简单介绍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改变作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基础培养。  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如果写字不过关,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赖配根说:“有了爱才有教育的一切。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宽容的母亲,是生命的甘霖,是生活的基石,是道德的起点。”爱培植人的意志,塑造人的灵魂,开阔人的心胸,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也要在教育的原野上播撒爱的种子,用真诚濡染、教育学生,使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1.尊重是爱的前提  尊重是看重、重视,是一种爱,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
期刊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年幼的小学生,由于直观思维仍是他们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多媒体教学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特点,激发阅读欲望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爱美的情趣,健康的个性,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在不断的摸索中寻求好的教学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以读为主,精讲多读”。  1.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生朗读课文,老师范读课文很重要。要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读得响亮,读出感情来,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老师的朗读要让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地感觉,真
期刊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感到学生在写作中语言生硬,句子不通,结构不完整,这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我经过认真的反思,觉得写作的基础来源是对作文的兴趣。我总认为,要写好作文,兴趣很重要。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的最好的刺激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尤为重要。因此,应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如何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