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progress of ultrafast lase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based on filamentation

来源 :光电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ipen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In order to explore a 56-J high energy, high frequency lamp-pumped pulsed Nd:YAG solid-state laser,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higher laser output energy are analy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output power and input power and reflectivity is simulated 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odel of electron energization and cyclotron-maser emission applicable to astrophysical magnetized collisionless shocks. It is motivated by the work of Begelman, Ergun and Rees [Astrophys. J. 625, 51 (2005)] who argued
期刊
We evaluate the ablation thresholds of Er:YAG and Er,Cr:YSGG laser for enamel and dentin. A total of 140 dental slices is even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dentin group and the enamel group. Dental tissues are irradiated with either an Er:YAG laser or a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1 1)维孤子光束倾斜入射非局域非线性分界面的传输规律。研究发现,光束在非局域非线性分界面处的传输规律的光强依赖特性可以用入射光束的5个束宽节点来刻画,分别标志导致反射或透射光束的传输规律发生突变时的入射光束的5个临界光强值。计算还发现,如果保持入射光束束宽不变,而增加其功率,呼吸子光束入射分界面后的传输也能呈现相应的5个突变点,说明功率依赖实质上就是光强依赖。此外还研究了5个束宽节点的值随非局域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利用不同波长的蓝光激光二极管,采用不同方式抽运掺镨氟化钇锂(Pr:YLF)晶体,利用I类相位匹配的偏硼酸钡(BBO)为倍频晶体,腔内倍频产生中心波长为261.37 nm连续紫外激光器。采用V型折叠腔结构,利用两支不同波长的蓝光激光二极管(444 nm和469 nm)单独泵浦晶体,经过优化,将两支蓝光激光二极管合光后作为抽运源,增大泵浦功率的同时,保留了Pr:YLF晶体对其高的偏振吸收效率。Pr:YLF晶体的长度为5 mm,掺杂浓度为0.5%,在抽运光功率为2 800 mW时获得了最大输出功率245 mW的
美帝光学协会1969年年会讨论了输出超过250瓦的钇铝石榴石激光器的性能和设计,其波长为1.06微米,总效率大于2.1%。这种激光器已制成商品,往后多半用作工业仪器而不是实验室装置。这系统包括三个部分:激光头、电源和冷却系统。
期刊
用XeCl准分子激光在空气、生理盐水和血液中对离体猪心脏进行了心肌消融.实验表明,以光化学分解为主体的有热效应和机械压力效应是心肌消融的主要机制.
提出一种基于离轴数字全息显微的技术, 用于测量液态环境中微粒的三维位置。该技术采用透射式离轴数字全息显微系统, 测量方法结合了光程长(OPL)差分算法和去条纹法。利用光程长差分算法定位微粒内部两点间光程长差分曲线拐点的位置, 追踪微粒的轴向位移; 对离轴全息图使用去条纹方法, 即频域滤波结合Hough变换, 获取微粒的横向二维位移。进行轴向测量时, 与传统数字全息追踪微粒位移的技术相比, 光程长差分算法仅用两点光程长相对运算代替面的运算, 提高了测量效率, 且不需要对微粒进行自动聚焦, 微粒的位置也不受离
在5G网络中,用户数据通过超密集基站汇集成大数据包,这些数据包被异步交换体制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中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放大时,会产生信道间串扰,导致数据包的误码率(BER)恶化。在测定EDFA增益恢复时间的基础上,对BER恶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导了串扰引起的BER计算公式,讨论了影响BER的因素,搭建了大数据包串扰的实验装置。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一个信道数据包的包长和光功率越大,对另一个信道数据包BER的影响也越大,当数据包的包长小于5 μs时,串扰对BER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