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回译的分类和作用。回译的研究引起了许多译界学者的关注。目前,回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语言对比研究、翻译研究、翻译策略等诸多领域。
关键词:回译;翻译;翻译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第四次翻译翻译高潮。这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在今日“地球村”,离开翻译谈论知识信息,是不可思议的。早在唐朝时期,唐玄奘就根据中文译本将久已失传的印度佛教哲理名著—马鸣的《大乘起信论》回译成梵文,时至今日,回译的研究引起了许多译界学者的关注。目前,回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语言对比研究、翻译研究、翻译策略等诸多领域。
一、回译的定义
回译在英语中称back translation或back-translation。学界就回译定义的界定,论述颇多,但迄今为止,尚未达成一致,至今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总体说来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翻译学语言层面的界定,一类是超越翻译学范畴和基于文化层面的厘定。Brislin (1970)将回译定义为“将己经译为某种语言的文本译回源语的过程”。Shuttleworth & Cowie (2004: 14)在所编纂的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书的词条指出:回译是a process in which a text which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a given language is retranslated into SL——把翻译成特定语言的文本又重新翻译成源语的过程。
二、回译的分类
根据译文回译性强弱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一)有完全回译性的译文。例如:这是一张地图。译文是:This is a map。译文回译后也是一样:这是一张地图。不过,语际翻译过程中这种情况所占比例较小。
(二)回译性较强的译文。例如: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译文是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看得出来,这句英译文有如下特点:一是,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感受是完全一致的;二是,译文的回译性很强。有人把原文译成“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似乎这种翻译不错,但只要用“回译性”检验一下,就发现此译文不理想,因为很可能被回译成:“人多力量大”。当然,若从归化和异化上来说,具体哪个译文好,取决于目标语的读者。
(三)回译性较弱的译文。如: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11月15日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全体常委会见媒体记者时发表的讲话中,在谈到党的责任时说道“打铁还需自身硬”,译员现场的翻译是To be turned into iron, the metal itself should be strong,显然没有翻译对。这与原文意思是不相符的。可见,译文的回译性也就很弱了。打铁时,除了要打的铁之外,打铁需要铁砧和铁锤。铁锤是打铁最重要的根据,其本身的硬度也是最关键的。要特别硬才能把铁块锻打成形。习近平同志讲的“自身”是指党或党员,把党或党员比喻成铁锤更符合逻辑。因此,笔者认为,要增加回译性,要增强“忠实度”,英国Daily Telegraph(《每日电讯报》)的译文是对的:To forge iron, you need a strong hammer.
(四)没有回译性的译文。这种译文可以看作是编译,或者可以说是已成为把原文当作材料的写作了。
三、回译的作用
回译不仅可以检测译文质量,还有利于多语盲间文化交流。很多事情,包括翻译,“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翻译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提出回译性有其特殊意义。做任何事情都应有个度,顺译过程中的“信”度如何?要“化境”到什么程度?只要是“信”的,而且“化境”是合理的,译文才有其回译性,因而回译性就成为译文质量的评判标准之一。再进一步说,如果没有回译性,那么此作品已不是译文,而是写作,原文已成为此作品的参考材料了。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陈德彰.热词新语翻译谭(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3
[3]顾玉萍.论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4]管雪兰,李思龙.论译文的回译性与翻译[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02)
作者简介:马健(1988— ),男,江苏宿迁人,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研究。
关键词:回译;翻译;翻译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第四次翻译翻译高潮。这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在今日“地球村”,离开翻译谈论知识信息,是不可思议的。早在唐朝时期,唐玄奘就根据中文译本将久已失传的印度佛教哲理名著—马鸣的《大乘起信论》回译成梵文,时至今日,回译的研究引起了许多译界学者的关注。目前,回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语言对比研究、翻译研究、翻译策略等诸多领域。
一、回译的定义
回译在英语中称back translation或back-translation。学界就回译定义的界定,论述颇多,但迄今为止,尚未达成一致,至今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总体说来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翻译学语言层面的界定,一类是超越翻译学范畴和基于文化层面的厘定。Brislin (1970)将回译定义为“将己经译为某种语言的文本译回源语的过程”。Shuttleworth & Cowie (2004: 14)在所编纂的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书的词条指出:回译是a process in which a text which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a given language is retranslated into SL——把翻译成特定语言的文本又重新翻译成源语的过程。
二、回译的分类
根据译文回译性强弱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一)有完全回译性的译文。例如:这是一张地图。译文是:This is a map。译文回译后也是一样:这是一张地图。不过,语际翻译过程中这种情况所占比例较小。
(二)回译性较强的译文。例如: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译文是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看得出来,这句英译文有如下特点:一是,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感受是完全一致的;二是,译文的回译性很强。有人把原文译成“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似乎这种翻译不错,但只要用“回译性”检验一下,就发现此译文不理想,因为很可能被回译成:“人多力量大”。当然,若从归化和异化上来说,具体哪个译文好,取决于目标语的读者。
(三)回译性较弱的译文。如: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11月15日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全体常委会见媒体记者时发表的讲话中,在谈到党的责任时说道“打铁还需自身硬”,译员现场的翻译是To be turned into iron, the metal itself should be strong,显然没有翻译对。这与原文意思是不相符的。可见,译文的回译性也就很弱了。打铁时,除了要打的铁之外,打铁需要铁砧和铁锤。铁锤是打铁最重要的根据,其本身的硬度也是最关键的。要特别硬才能把铁块锻打成形。习近平同志讲的“自身”是指党或党员,把党或党员比喻成铁锤更符合逻辑。因此,笔者认为,要增加回译性,要增强“忠实度”,英国Daily Telegraph(《每日电讯报》)的译文是对的:To forge iron, you need a strong hammer.
(四)没有回译性的译文。这种译文可以看作是编译,或者可以说是已成为把原文当作材料的写作了。
三、回译的作用
回译不仅可以检测译文质量,还有利于多语盲间文化交流。很多事情,包括翻译,“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翻译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提出回译性有其特殊意义。做任何事情都应有个度,顺译过程中的“信”度如何?要“化境”到什么程度?只要是“信”的,而且“化境”是合理的,译文才有其回译性,因而回译性就成为译文质量的评判标准之一。再进一步说,如果没有回译性,那么此作品已不是译文,而是写作,原文已成为此作品的参考材料了。
【参考文献】
[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陈德彰.热词新语翻译谭(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3
[3]顾玉萍.论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4]管雪兰,李思龙.论译文的回译性与翻译[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02)
作者简介:马健(1988— ),男,江苏宿迁人,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