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完美的不完美世界

来源 :阅读(科学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编辑”是如今遗传生物学界较为热门的一个课题。作为这颗星球的主人,人类的进化远远谈不上完整,因为人类在基因上还存在着种种不完美。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我们可以在胎儿尚未出世之前,把一些隐藏在基因内的“有害信息”删改掉,从而避免诸如兔唇、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白血病等先天缺陷。乍一听之下,这无疑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完美技术,然而一部22年前的科幻电影早已警告过我们:人人完美的世界,一定是不完美的。





  在影片《干钧一发》的设定中,未来的世界,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基因编辑的技术,并能够大规模投入商业使用。利用这种技术培育出的婴儿,在保证遗传基因来自父母的前提下,在基因层面进行了全面优化,不仅没有任何先天生理缺陷,而且个个智商超高、运动全能、容貌俊美,堪称“完美人类”。没有父母能抵挡这样的诱惑,这项技术很快风靡全球。随着一代又一代“完美婴儿”的诞生和成长,越来越多的完美人类掌控了政府、大企业、航天等重要部门,以至于正常出生的非基因完美者完全丧失了进入这些单位工作的资格。
  主角文森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孩子。他是父母年轻时一时激情的产物,先天高度近视,还有患心脏病的风险,医生预测他可能活不过三十岁。父母为了弥补第一个儿子带来的“缺憾”,又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给他生了一个弟弟安东。安东有着完美基因带来的一切优势,从身高、体力、学习成绩乃至外表,都把哥哥文森比了下去,因此一出生就得到父母无尽的宠爱。



  文森对星空、宇宙有着无限的遐想,梦想着能成为一名宇航员。但现实是,只有基因完美的人才有资格参加选拔。像文森这样的孩子,连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因为社会已经有了共识:非基因完美者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完美人类。事实也确实如此,起码文森在游泳比赛中就从未赢过年轻的弟弟。直到有一次,文森孤注一掷,拼尽全力向前游,才终于赢了安东,还救起了游到脱力的弟弟。这件事让文森意识到:只有拼上一切,他才有机会和弟弟这样的完美人类站上同一起跑线,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此,年轻的文森毅然离开了这个让他显得多余的家庭,他把自己从家庭合照中撕掉,代表着和亲人诀别。文森来到了一家航天公司,这儿是他离梦想最近的地方。虽然一开始他只能当清洁工,但他拼命地学习并提升自己,寻找进入公司正式工作的机会。皇天不负苦心人,机缘巧合下,文森结识了因意外而下肢瘫痪的完美人类杰罗姆,二人达成了协议:文森照顾杰罗姆的起居,而杰罗姆负责为文森提供血液、头发等组织样本,好让他骗过检测仪器,以完美人类的身份进入航天公司工作。这个计划在文森细心的维持下进行得很完美,文森以完美人类的身份表现优异,很快赢得了登上飞船,前往太空的机会。他的梦想近在咫尺了!
  就在这时,公司的督导被杀害,警方前来调查,把整栋大楼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了文森不小心掉落的睫毛——这是文森自己的睫毛!一根属于非基因完美者的睫毛出现在只有完美人类的公司里,警方自然而然把调查重心对准了文森。巧合的是,负责调查的正是文森的弟弟安东。升空的日子越来越近,安东的调查也步步紧逼。文森实现梦想的机会岌岌可危。
  最终,真正的凶手被找到了,但安东也认出了哥哥。儿时那次游泳的落败并未能让他扭转固有的观念,他不认为哥哥这样的非完美者有能力完成宇宙航行。但终究血浓于水,安东没有告发文森,而是再次提出游泳的挑战,他想用这种方式证明文森不如自己,劝文森放弃他不切实际的幻想。兄弟二人向黑暗、深邃的大海游去,当游到体力不支的时候,安东害怕了,想要掉头,但文森仍执着地向前。最终文森再次获胜,还又一次拯救了安东。通往梦想的障碍都已不复存在了。文森终于登上飞船,离开了地球,向着浩瀚的星空进发了。
  这部电影是典型的“反乌托邦”电影。所谓“乌托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描绘的一种完美的社会形态,因此也用来指代一切号称“完美”的社会結构。而“反乌托邦”正是对这些“完美社会”的反思和批评。通过基因的改良,让人类一出生就拥有健康的体魄、聪明的头脑、俊美的外表,听上去很完美。然而电影告诉我们:如此尖端的技术不可能全面应用于所有人类,但也没有人能阻止富人们趋之若鹜,因此人与人的差距将被无限拉开,最终只有完美的人能掌控一切,非完美者将面临无休止的歧视、不公。人人生而自由,生而平等,这是人类最宝贵的普世价值。为了所谓的“完美”,抛弃这种价值观,对于人类来说究竟是福是祸?人类该不该让冷冰冰的基因数据来决定每一个个体的命运?看完这部电影,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影片的另一个主题是希望,即便处于绝境,只要拼尽全力,就永远还有希望。当文森再一次救起安东的时候,安东曾经不甘地问他:“为什么你体力不如我,但却能赢我?”文森的回答是:“我和你不同,我从不保留回头的体力,我只会向前。”
其他文献
〔法国〕儒勒·凡尔纳/原著一慢/改寫星火/绘画  (未完待续)
期刊
许多昆虫本身没有进攻能力,为了生存下去,它们不得不想出许多巧妙的方法来保护自己。  一般来说,为了使敌人不发现自己,一些昆虫身体的颜色常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然而,有的昆虫却不是这样,它们的体色比周围环境更加醒目、鲜艳,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见。  也许你会认为它们的这种行为是在自杀。当然不是这样,其实,“炫耀”自己的颜色,也是一种自卫战术。  有一種昆虫叫刺蛾,它的幼虫俗称“洋辣子”“刺毛虫”,是一
期刊
实验材料  电池,电池盒,电阻,导线,发光二极管,三极管。  实验步骤  1.安装电池盒。  2.将电阻接在电池盒的正极。  3.将二极管的正极接在电阻上。  4.将三极管的线接在二极管和导线上。  5.将一根手指按在红色线的正极上。  6.用另一根手指按在正极旁边的负极上,你会观察到二极管开始发光。  科学原理  人体属于导体,人体内有可以自由运动的电荷。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荷会发生定向移动而
期刊
实验材料  竹签,玻璃杯,硬币,水,滴管。  实验步骤  1.用滴管吸一些水备用,将竹签放在杯口上。  2.用手折斷竹签(竹签不完全断开),将硬币放在竹签上。  3.用滴管在竹签中间滴一些水,你会发现竹签之间的夹角在不断增大。  4.不一会儿,硬币掉进了玻璃杯中。  科学原理  竹签由纤维组成,由于纤维的作用使它具有很好的柔韧性。我们不能将其完全折断,两段竹签间仍有一部分连接在一起。用水滴在连接处
期刊
植物一生吸水重量常常超过植物自身重量的数百倍。例如,一株玉米或者向日葵一生要吸水200千克以上。所以,植物所吸取的水分最终储存在植物体内的并不多,大约98%的水分都散失掉了。那么,這些水分是如何散失的呢?  原来,植物的表面布满了气孔。据测算,一般情况下,植物1平方米的叶面积,白天每小时能够蒸腾散失掉15~20克水分。在夜晚的时候失水的速度放缓,大约在1~20克之间。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正常生
期刊
實验材料:  回形针,纸片,盆,水。  实验步骤  1.盆里装水,把纸片放在水面上。  2.把回形针放在纸片上。  3.纸吸满水,沉入水底,回形针却依然漂在水面上。科学原理:  水有表面张力,回形针质量较小,水的表面张力大于回形针所受重力,所以回形针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实验材料:玻璃杯、十枚一角硬币  实验步骤:  1.玻璃杯里注满清水。  2.把硬币一枚一枚从杯子边缘滑进玻璃杯里。  3.观察
期刊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大火球,红彤彤的,它给人类带来光和热,从而使地球上出现了勃勃生机。假如没有太阳,地球上一片漆黑,生命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是来自组成太阳的无数氢原子核的反应。太阳上的氢原子核在太阳中心的高温、高压下互相作用,结合成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光和热。在太阳上,氢元素的贮藏量极为丰富,按太阳现在消耗氢无素的速度计算,太陽上的氢元素至少还可以供太阳像现在这样辉煌地照耀数十
期刊
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陶瓷。陶瓷是用泥土制成的,它含有一种名叫硅酸盐的物质。可是,陶瓷太脆,容易打碎,只能用来做碗、坛、罐、瓶一类的生活用品。直到1958年,人们才利用它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点,代替钢铁,做成化工厂里的一些设备。  后來,人们发现被称为“软玉”的宝石,也是硅酸盐物质构成的。然而,它具有相当的韧性,经得起大锤的猛烈敲打。早在远古的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软玉做刀、剑等兵器。  现今
期刊
为了研究或者指代方便,人们根据特征通常把世界通訊技术发展史分为不同阶段,并以“代”来指称。第一代是模拟技术阶段,它使人们在走动中可以通讯;第二代(2G)是语音数字化阶段,其覆盖面更广,它使人们可以进行窄带数据通信;第三代(3G)是以多媒体通讯为特征阶段,它使人们能够实现移动宽带数据通讯;第四代(4G)是无线宽带阶段,它使人们移动宽带体验大幅改善;第五代通讯技术则是5G,是对新一代通讯技术的形象描述
期刊
自然界中的树木种类繁多,它們的树冠、叶子、果实的形态也千姿百态。不过,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几乎所有树的树干都是圆柱形的。  几何学告诉我们,相同的形状,圆的面积比其他任何形状的面积都大。因此,圆柱形树干、树枝中导管和筛管的分布数量要比其他形状的多得多,这样,圆柱形树干输送水分和养料的能力就大,更有利于树干生长。  同样,圆柱形的容积也最大,它可以均匀分布承受的力量,具有最大的支持力。树木有高大的树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