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大力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素质;联系实际、科学、规范、合理地搞好组织建设;抓制度、重学风、进一步提高作风建设三个方面阐述高校学生党支部重要性以及该如何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084-0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而且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要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增强党支部自身的凝聚力,增强党支部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党支部在保持学校稳定、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战斗力,使之成为积极影响和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政治核心。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为学生党建工作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
政治和组织保证,现提出一些想法。
1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大力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素质
思想建设放首位,强化党员的政治信念,这是支部建设中的核心问题。①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作为准则,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学习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因成绩而满足,不因困难而退缩,始终保持敢于争先的锐气、自我加压的勇气和负重奋进的志气,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②思想建设工作首先要落到绝大多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申请者中,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座谈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举办读书笔记展,召开专题成才报告会,组织观看有关影视资料等。其次,党支部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党章,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权利义务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进一步引导党员增强党员意识,树立党员形象,起政治骨干作用。并根据形势需要,结合当前具有影响及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多种内容形式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拓展学生思想教育的空间,不断提高他们自身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③要培养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国内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的意识。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先进生产力的主要缔造者,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知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当代大学生只有不断学习当代最先进、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知识就是本领,知识越丰富,本领就越强,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就会越大,为人民服务的贡献就会越大。
2联系实际,科学、规范、合理地搞好组织建设
2.1要注意学生党支部设置的原则学生党支部设置工作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环节。党支部设置科学不科学,规范不规范,合理不合理,关系到工作的成效,影响到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所以我们应从有利于加强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出发,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学生党支部,并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党员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一定的规律性。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情况不同。党员比例、党员人数、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低年级发展得少,高年级发展得多;年级越低党员人数越少,年级越高党员人数越多;低年级党员人数少且预备党员多,高年级党员人数多且正式党员多,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因此只有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和各种情况,才能真正做到科学、规范、合理、有效。同时,要改善党员的分布结构,为学生党支部设置创造更好的条件,才能全面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目标。如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学生党员100多名名,占学生总人数的10%左右;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占非党员人数的80%以上。为便于支部工作的开展,发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能动作用,根据现有党员的分布和实际工作的需要,成立了三个学生党支部:计科学生党支部、信管学生党支部和电信学党生支部;各党支部根据各自的情况,下设党小组;支部书记由各年级辅导员老师担任,党小组长由党性强、学习好、作风正、威信高、具有奉献精神的学生担任。各支部、党小组分别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这种组织机制的建立,在现有条件下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应有作用。
2.2要坚持组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学生党支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并结合本支部的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工作制度和实施办法,使党的组织建设有章可循,以规范和制度来保证党建工作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建立学生党建工作纲要、年度发展党员计划报批制度、党员日常行为规范、评优评先制度、共青团“推优”制度、发展对象考察和政审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制度、入党培养人制度、入党公示制度、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制度、发展新党员公示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入党材料归档制度、党员档案管理制度等等,从而使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会因人、因时、因事而随意改变,使工作有遵循,努力有方向,评议有标准。总之,要用制度来起步,用制度来促进,用制度来保障;用制度来选优、促优、保优,使学生党建工作通过制度建设、制度规范健康发展。
2.3要积极慎重地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壮大党员队伍积极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应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科学制定发展计划,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和工作程序。要保持合理的工作节奏,做到“一年级少量发展,二、三年级批量发展,四年级既加大力度又不突击发展”;要着力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一年级工作重点是搞好入党启的蒙教育,做到“四早”:早启蒙、早发现、早育苗、早发展,把发展党员重点放在二、三、四年级。党支部要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环节上,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党支部每学期至少分析、研究两次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培养人每两个月向支委会汇报一次,党支部还要定期召开党外学生座谈会,了解他们对积极分子的反映,并及时反馈给入党积极分子。综合考虑发展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学习情况,对条件成熟的要及时发展,把好“入口”关。党支部要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和考察。要求预备党员每月一次书面思想汇报。重视预备党员的思想教育培训,严格组织党内生活,增强党性修养,让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真正成熟。平时要注中考察预备党员在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合格的预备党员要按时讨论转正,把好“转正”关。
2.4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严格对学生党员的管理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坚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宗旨,改进党员教育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党员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紧密地联系起来。要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以学生为主来开展的新模式,让学生党员既成为党支部工作的对象,又成为党支部开展工作的骨干力量,使学生党员在开展党的工作过程中,加强自我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要求学生党员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力表彰先进党员,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
3抓制度、重学风、进一步提高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能否真正保持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能否获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关系到革命事业的成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求我们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作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树立新的良好作风。
3.1严格党内民主生活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抵御党内不良作风、维护党的纪律、解决党内矛盾的基本方法。党支部要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好每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要开好支部每学期二次以上的以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生活会。党支部要引导党员在以上活动中,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弘扬正气,克服不足,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3.2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学风建设作为大学生党支部,无疑要注重学风建设。因为只有有了良好的学风,才能使支部党员取得良好的成绩,才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支部通过表扬学习优秀的党员、由成绩较好的党员内部交流经验、介绍毕业老党员的优秀事迹等方法,激励和帮助全体党员自强不息,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并且支部在每半学年结束时,都要为全体党员在学习方面做一个总结,进步的加以表扬,退步的批评鼓励。这些看来细小的举措,会使支部内部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气氛。
3.3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做实事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高校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生党支部平时应注重召开学生座谈会或深入到学生中间,以达到了了解真实解情况、听取意见,解决问题、联络感情和接受群众监督的目的。每一位学生党员都应具有帮助同学一起进步的责任心,把自己优秀真正发挥出来,以此来感染带动帮助身边的普通学生。
学生党支部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事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兴衰成败的大事,高等教育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三个代表”精神结合起来,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对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学生党支部,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它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虽然在新形势下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完善党建工作,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让学生党支部工作迈上向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084-0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而且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要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增强党支部自身的凝聚力,增强党支部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党支部在保持学校稳定、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战斗力,使之成为积极影响和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政治核心。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为学生党建工作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
政治和组织保证,现提出一些想法。
1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大力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素质
思想建设放首位,强化党员的政治信念,这是支部建设中的核心问题。①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作为准则,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学习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因成绩而满足,不因困难而退缩,始终保持敢于争先的锐气、自我加压的勇气和负重奋进的志气,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②思想建设工作首先要落到绝大多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申请者中,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座谈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举办读书笔记展,召开专题成才报告会,组织观看有关影视资料等。其次,党支部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党章,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权利义务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进一步引导党员增强党员意识,树立党员形象,起政治骨干作用。并根据形势需要,结合当前具有影响及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多种内容形式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拓展学生思想教育的空间,不断提高他们自身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③要培养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国内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的意识。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先进生产力的主要缔造者,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知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当代大学生只有不断学习当代最先进、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知识就是本领,知识越丰富,本领就越强,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就会越大,为人民服务的贡献就会越大。
2联系实际,科学、规范、合理地搞好组织建设
2.1要注意学生党支部设置的原则学生党支部设置工作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环节。党支部设置科学不科学,规范不规范,合理不合理,关系到工作的成效,影响到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所以我们应从有利于加强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出发,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学生党支部,并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党员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一定的规律性。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情况不同。党员比例、党员人数、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低年级发展得少,高年级发展得多;年级越低党员人数越少,年级越高党员人数越多;低年级党员人数少且预备党员多,高年级党员人数多且正式党员多,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因此只有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和各种情况,才能真正做到科学、规范、合理、有效。同时,要改善党员的分布结构,为学生党支部设置创造更好的条件,才能全面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目标。如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学生党员100多名名,占学生总人数的10%左右;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占非党员人数的80%以上。为便于支部工作的开展,发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能动作用,根据现有党员的分布和实际工作的需要,成立了三个学生党支部:计科学生党支部、信管学生党支部和电信学党生支部;各党支部根据各自的情况,下设党小组;支部书记由各年级辅导员老师担任,党小组长由党性强、学习好、作风正、威信高、具有奉献精神的学生担任。各支部、党小组分别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这种组织机制的建立,在现有条件下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应有作用。
2.2要坚持组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学生党支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并结合本支部的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工作制度和实施办法,使党的组织建设有章可循,以规范和制度来保证党建工作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建立学生党建工作纲要、年度发展党员计划报批制度、党员日常行为规范、评优评先制度、共青团“推优”制度、发展对象考察和政审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制度、入党培养人制度、入党公示制度、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制度、发展新党员公示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入党材料归档制度、党员档案管理制度等等,从而使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会因人、因时、因事而随意改变,使工作有遵循,努力有方向,评议有标准。总之,要用制度来起步,用制度来促进,用制度来保障;用制度来选优、促优、保优,使学生党建工作通过制度建设、制度规范健康发展。
2.3要积极慎重地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壮大党员队伍积极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应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科学制定发展计划,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和工作程序。要保持合理的工作节奏,做到“一年级少量发展,二、三年级批量发展,四年级既加大力度又不突击发展”;要着力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一年级工作重点是搞好入党启的蒙教育,做到“四早”:早启蒙、早发现、早育苗、早发展,把发展党员重点放在二、三、四年级。党支部要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环节上,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党支部每学期至少分析、研究两次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培养人每两个月向支委会汇报一次,党支部还要定期召开党外学生座谈会,了解他们对积极分子的反映,并及时反馈给入党积极分子。综合考虑发展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学习情况,对条件成熟的要及时发展,把好“入口”关。党支部要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和考察。要求预备党员每月一次书面思想汇报。重视预备党员的思想教育培训,严格组织党内生活,增强党性修养,让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真正成熟。平时要注中考察预备党员在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合格的预备党员要按时讨论转正,把好“转正”关。
2.4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严格对学生党员的管理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坚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宗旨,改进党员教育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党员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紧密地联系起来。要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以学生为主来开展的新模式,让学生党员既成为党支部工作的对象,又成为党支部开展工作的骨干力量,使学生党员在开展党的工作过程中,加强自我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要求学生党员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力表彰先进党员,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
3抓制度、重学风、进一步提高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能否真正保持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能否获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关系到革命事业的成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求我们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作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树立新的良好作风。
3.1严格党内民主生活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抵御党内不良作风、维护党的纪律、解决党内矛盾的基本方法。党支部要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好每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要开好支部每学期二次以上的以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生活会。党支部要引导党员在以上活动中,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弘扬正气,克服不足,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3.2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学风建设作为大学生党支部,无疑要注重学风建设。因为只有有了良好的学风,才能使支部党员取得良好的成绩,才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支部通过表扬学习优秀的党员、由成绩较好的党员内部交流经验、介绍毕业老党员的优秀事迹等方法,激励和帮助全体党员自强不息,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并且支部在每半学年结束时,都要为全体党员在学习方面做一个总结,进步的加以表扬,退步的批评鼓励。这些看来细小的举措,会使支部内部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气氛。
3.3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做实事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高校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生党支部平时应注重召开学生座谈会或深入到学生中间,以达到了了解真实解情况、听取意见,解决问题、联络感情和接受群众监督的目的。每一位学生党员都应具有帮助同学一起进步的责任心,把自己优秀真正发挥出来,以此来感染带动帮助身边的普通学生。
学生党支部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事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兴衰成败的大事,高等教育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三个代表”精神结合起来,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对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学生党支部,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它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虽然在新形势下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完善党建工作,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让学生党支部工作迈上向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