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动画构筑行为艺术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谢德庆是最早利用后动画方式创作的艺术家之一,他的成名作《打卡》中便采用了这一方式。将宏观的时间,通过行为及动画压缩到微观,改变了时空维度,这是这个作品呈现的方式。
  关键词:后动画;《打卡》;户外;准点图像;操控时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规划项目“后动画——实验艺术语境下的动画拓展研究”(17SKG123);2017年四川美术学院科研项目“动画—反动画—后动画”(17ky19);2018年四川美术学院教改项目“后动画——实验艺术专业中的动画系列课程建设”(2018jg24)。
  一、后动画与谢德庆
  所谓后动画,即是以动画方法表现的动画,而非必须以屏幕为介质。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展览中,艺术家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大量采用后动画方式进行创作。后动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其基于时间的序列,营造各种不同媒介性质的幻觉艺术。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介绍一位著名的行为艺术家——谢德庆,他以作品《打卡》闻名于八十年代,但在后动画理论兴起的今天,再回过头去看他的作品,会发现其不仅仅是行为艺术模式上的创新,而且是动画艺术的早期创新,即超然于媒介之外的后动画。谢德庆的作品在美术史中具有意义,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其无意识地使用了“动画方法”来达成这一行为的追加表现(即行为记录),是最早以跨越介质的方式来展现动画的实践之一,却是从来无人提及的。
  在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上谢德庆的个展《做时间》(Doing Time),便是对上述行为的总结性展出,他试图操控时间,以身体的角度展示时间的物质性壁垒,以后动画方法论控制作品结构体系。
  《做时间》中展出了艺术家自1973—1982年期间六件作品。其中两件源于他的五件一年期行为作品,三件是他移居美国之前在台湾创作的行为影像,最后一件创作于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前夕,作为对以上作品的冥想式行为记录。
  二、控制系统——时间与人
  在创作《打卡》时,他在工作室中设置了一架工作用时钟,天花板上悬置了一架16mm相机对准时钟。艺术家剃掉头,并发表作品行为规范的声明(在每个行为前他都会发表一则当前作品相关行为准则的声明),然后封闭在工作室中,在一年的时间内每天24小时整点打卡,并以相机记录打卡瞬间(图1)。最后展出作品以6分钟影像串联记录照片。在《打卡》中,艺术家分裂了知觉时间与社会时间,质疑了资本主义生产对于肉体时间的加速与改造。在这个层面上,社会实现了对生物的知觉改造,从而从侧面上改造与控制了时间。作品将整个资本主义系统总结为一则时间控制系统,以不被察觉的“非法”途径操纵生命,是独立于知觉之外的无形存在。
  艺术家于1980年4月11号发表的《打卡》声明:
  STATEMENT
  I,Sam Hsieh,plan to do a one year performance piece.
  译:我,谢德庆,计划开始一项为期一年的行为艺术。
  I shall punch a TIME CLOCK in my studio every hour on the hour for one year.
  译:我将在工作室时钟上打卡,每个小时准点,为期一年。
  I shall immediately leave my Time Clock room,each time after I punch the Time Clock.
  译:每次我打卡之后,会立即离开打卡室。
  The performance shall begin on April 11,1980 at 7 P.M. and continue until April 11,1981 at 6 P.M.
  译:行为将从1980年4月11号下午7点开始,持续到1981年4月11号下午6点。
  Sam Hsieh
  三、政治系统——流浪与生存
  在五个一年行为中的第二件作品《户外》(图2),是在纽约街头露宿一年的行为记录。同样开始之前发表了此次行为规则的声明,并严格地实施。他只带了极少的生活补给与换洗衣服,一个手电筒,一个帆布背包,一个睡袋,一台相机及收音机,在纽约街头无遮蔽地流浪一年。留下的文献除一些照片外,还有随手记录流浪路线的地图(图3)。由于他当时属于非法移民,在行为过程中也遭到了警察的干预。行为讨论了居所的必要性,对栖居处的渴望,以及一无所有的人群(社会最底层)的生活状况与求生技能。20世纪80年代左右是亚洲人偷渡美国的高峰期,藝术家本人也不例外,其面临的法律与生存问题使其成为处于城市之外的边缘群体与流浪族群。艺术家在问题最尖锐的时代前瞻性地进行讨论,使问题的本身显现在他的流浪行为本身上。相比早几年的约瑟夫·博伊斯的《我爱美国,美国爱我》,谢德庆在美国土地上的徜徉,不仅展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同样蕴含对美国自由主义精神的调侃与质疑。
  以后动画为方法,中国最早的后动画艺术家谢德庆,其作品中的动画方法也许从来没有评论家注意到。但是,实际上从1973年在台湾的系列创作开始,直到八十年代的行为艺术,他的创作中一直贯穿对时间序列的关注与动画合成的方法论。直到《做时间》的个展,后动画的整个方法体系在他的作品中浮现了出来,不管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有意的还是下意识的。展览除了《做时间》《户外》外,还展出了3件1973年艺术家于台湾创作的早期作品。第一件是《修路》,谢德庆在徘徊台湾街头的过程中发现了工人修补柏油公路破洞时无意溅出的焦油图纹,于是拍下序列图像。第二件是《曝光》,他最早的行为影像。他在一块浇湿的地面摆上10*10英寸的柯达相纸,在其遇天光曝光变暗的过程中持续将相纸序列翻向反面,这样水和天便相接了,曝光的纸面紧贴湿的地面,他用8厘米的摄影机录制下了整个过程。第三件是《跳》,他纵身从二楼跳下并折断脚踝的照片序列,以反映重力的暴力性,与克莱因《坠入虚空》的诗意反抗重力的飞翔姿态相反,只是如实地揭示了事物的宿命与物理的真相。   四、谢德庆作品的创作特点
  首先,从1973的序列作品到1982年的打卡与流浪,艺术家的创作中总是无法避免地使用图像序列帧。街区柏油图案《修路》是对随机的劳动作业的序列记录,《曝光》的序列相纸通过有序曝光并有序翻转,跳楼的瞬间以序列帧摄影的方式连续拍摄下来。最具有后动画特征的是《打卡》,通过将一年的打卡瞬间序列记录下来,并压缩到六分钟的动画影像中。为什么说是动画影像?因为记录虽然以实拍方式进行,但串联起来的方法论实际非电影方法,而是实拍动画的序列帧合成法,即定格动画。最终呈现的动画影像艺术家并未提及其媒介属性,但以行为创造序列瞬间,后动画的方法论已从《修路》时植根于创作手段中。再到《户外》的流浪者地图,每天记录行走路线及休憩地点,也是以同底(曼哈顿地图)不同记号的形式,以序列帧的方式展出。
  其次,在《打卡》中出现的一拍一的原始时间是具有动画特征的重要基准。根据传统电影放映标准,一秒为24张连续图像,一拍一指每张图像占据1/24秒时间(一拍二代表每张占据1/24×2=1/12秒的时间)。而一天也为24小时。谢德庆寻找到其中的共同之处,以每小时为一张,一拍一的方式,将一天的24张“准点图像”串联为一秒定格动画,将一天的时间加快到一秒的知觉。《打卡》的最终行为记录以序列帧与定格动画方式呈现,人物在打卡机旁呈现漂浮的抖动感,这其实是逐帧动画中常见的视觉特点,拍摄或绘制中无法完全对位的视觉微差,也即动画不可替代之处。从媒介创作论来说,谢德庆用行为“创造”序列帧,将24帧与24小时串联起来,这个绝妙的策略将一天加快到一秒的元时间,使用后动画方法,从侧面构建了时间体系,暗指社会生产加快知觉时间造成的生物性改造。
  五、结语
  在2016年底中国四川美术学院的跨越本体——国际實验动画论坛上,英国艺术家Dr Birgitta Hosea以不断擦拭序列纸片造成序列帧的方式,指涉家务劳动的无效性,以行为介入序列帧创作。这一后动画的行为同样体现在她写作的学术文献上。Birgitta所做的行为介入动画的方式也可称为后动画的一种,无论最终表现以屏幕或是非屏幕为媒介,动画都在跨越本体的形态上取得了胜利。而谢德庆作为华人早40年的尝试,无论在东方或是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值得致敬的。
  作者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
其他文献
摘 要:清末的美术教育改革与政治纠合在一起,改革的核心是从过去绘画修身养性的“无用”转向“有用”,带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形态。王国维受康德哲学思想影响,提出艺术审美“无用之用”说和美育实施的“古雅”说,是对近代美术教育改革中全盘以西方科学理性为准绳的反叛。进入大数据时代后,美术教育与实用、效率结合起来,为美术教育提供了个性化的发展平台,但其背后的隐患也值得反省。  关键词:有用;无用之用;美术教育  
期刊
摘 要:“丧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是“一种以自嘲、颓废、麻木生活方式为特征”的文化形式。“丧文化”近年来开始在国内外的影视剧中频频被描绘,日本影片《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就是其中一部。在日本电影中“丧”总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被表现,但这其中,创作者又不乏对社会现实予以思考。  关键词:丧文化;日本电影;《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  “丧文化”一词最早在国内出现是夏之焱发表在《光明日报》2016年
期刊
摘 要: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21世纪以来国际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促进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主要能力。在美术学科中,单元化教学是将美术知识、技能转化为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将结合八年级课例《个性鲜明的木刻人像》论证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  一、美术学科中的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动画专业属于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学科,基础实践课程中的速写风景写生,应不断革新教学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能力发展,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并努力实现时代化、多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建设,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个性意识;创新思维;多学科交互  基金项目:本文系衡水学院特色课程“速写风景写生”(2017tsk02)研究成果。
期刊
摘 要:设计类专业“三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创意、创新、创业“三创一体”模式贯穿于设计思维与创意课程教学体系中,以创新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使其以更高的热情创业就业。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注重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努力向高等
期刊
摘 要: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定位转型,对艺术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外服装史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范式探索改革的路径从以学生为中心做好课程设计,突出学生主体改革课堂形式、考核形式多样化促进自觉学习、课程设置系统化强调应用性四个方面展开,为本科应用技术教学摸索改革经验。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中外服装史;教学改革  普通高校办学定位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时,正确处理艺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技术的关系,
期刊
摘 要: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融客观真实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反映社会生活状态的多姿多彩,充满趣味性,特别吸引读者。《阅微草堂笔记》能使读者学到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表达人们的酸甜苦辣,具有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新闻特点。并且认为情理上的真实比事件真实更重要。《阅微草堂笔记》有劝诫主旨,以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关键词:受众心理;《阅微草堂笔记》;社会新闻性;劝诫主旨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政治家、文学家
期刊
摘 要:一个独立的人,若要在社会上独立就要具有自己的特征、自己的社会价值,而一个民族要在世界上独立,就必然要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有自己的民族品格。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几千年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传承,有自己的民族品格,而书法更是我们中华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身为华夏儿女,传承书法,写好中国字更是我们的使命与职责。文章针对时下“国际崇拜”而忽视中华传统文化导致的人格不健全现象,提出以
期刊
摘 要:在平面专业的视觉形式构成训练中加入抽象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观看”的能力,使其能在司空见惯的景物中发现美,提高视觉修养。文章通过对视觉元素的“减法”和“几何化”认识抽象,同时加深对点线面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把抽象视觉元素的训练作为向设计过渡的先导课程,理解设计与抽象艺术是相伴的,且以抽象为基础。  关键词:简化;视觉元素;几何化;抽象;主观  观看西方的当代设计和绘画
期刊
摘 要:历时二十年的越战是自二战以后对美国影响最大的战争,战争过程中对经济的损耗让美国逐渐陷入战争的泥潭,不想深处泥潭的美国人民掀起了各种领域的反战思潮。草间弥生的乍现艺术,是一场表演形式的艺术方式,表演者为反战文化领域的代表之一——嬉皮士。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草间弥生发起了“要性解放还是要战争”为主题的乍现艺术表演,提出暴力无法消除暴力的主张。  关键词:乍现;反战;性解放  自二战后,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