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基对冬小包脚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n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胡萝卜、土豆、大米、玉米4种培养基上的冬小包脚菇菌丝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冬小包脚菇菌丝均能正常生长,但菌落形态及生长速度存在差异。在胡萝卜和土豆培养基上菌丝浓白,菌落相对比较浓密厚实,但分布不太均匀,菌丝体直径小,生长速度较慢;在大米和玉米培养基上菌落稀疏单薄,分布均匀,菌丝体直径大,生长速度较快,菌丝颜色呈洁白色,此外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胡萝卜和玉米培养基上菌丝老化变黑程度较为严重。综合来说在大米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效果最好,菌落分布均匀,生长速度较快,而且不容易老化,利于冬小包脚菇菌丝的生长。
其他文献
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数据的应用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的规模化集成效应不仅提高了社会的运行效率,同时也加剧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难度和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迈出我国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关键性的一步,但总体而言,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尚属于探索阶段,制度建设上并没有完全跟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尚存在相关立法协调性不足、概念定义模糊
目的:以时机理论为基础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病人疾病的照顾需求,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病人阶段性、针对性、延续性护理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44例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病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归纳提炼出主题。结果: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病人在事件/诊断阶段存在信息获取、身心准备、经济及家
<正>北京时间9月15日,外汇市场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跌破整数关口“7”。时隔两年多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一脚迈入“7”时代。未来走势会怎么走?“破7”以后会有哪些影响?本刊就各界关心的10个问题,汇集了各方专家的观点。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到底好不好?我们该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破“7”,真的没有大家想得那么严重,它只是一个价格而已,肯定会涨回来的,这是必然的。2019年人民币破
期刊
心脏日常活动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例如心率、血氧、心率变异性等都被认为是人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众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检测措施需得直接触碰皮肤,这为用户带来了不便,尤其是对一些皮肤脆弱敏感人群是不友好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信号分析的远程生理信号估计方法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方法展现出强大的学习建模能力,在远程生理信号和心率估计上也有好的表现,但大多
本报告为一篇现场模拟同声传译实践报告。现场模拟同声传译实践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真实的会议口译工作环境,是锻炼和检验译员实战能力、促进译员反思和进步的一个很好的契机。作者参加了“中国—东盟5G网络建设与应用论坛”并借此机会进行了模拟同声传译实践。本报告是这次模拟同声传译实践的分析和总结。报告首先介绍了论坛背景、实践机会的来源和实践目的。其次论述了译前的长期准备和短期准备,包括语言技能、百科知识、口译技能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在兴安盟乌兰浩特成立,这是近代以来内蒙古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并在内蒙古的成功实践,探索出有效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内蒙古自治区被纳入到中国共产党的全国性执政体系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的指导下
以大鲵肌肉为原料,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得到3种效果较佳的单酶。在此基础上,借助混料试验,对三酶复合的配比进行优化。当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与菠萝蛋白酶质量比为0.54︰0.23︰0.23时,产物具有最高的ACE抑制率, IC50值为0.55 mg/mL。探究金属离子和体外模拟胃肠消化道酶系对对产物ACE抑制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Zn2+、Al3+、
<正>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拆迁腾退等行为引发的矛盾纠纷也渐次呈现,征地拆迁领域的信访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因素之一。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尤其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高度相关的征地拆迁信访事项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为推动信访工作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周密部署。
期刊
阿太菌果腐病作为一种新病害,在‘黄冠’梨贮藏企业中造成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通过对河北省‘黄冠’梨主产区贮藏企业的跟踪调研,对该病害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就病害症状特点、发生规律、防控药剂筛选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总结提出了‘黄冠’梨贮藏期阿太菌果腐病的发生规律、识别要点以及基于采前和采后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以期指导生产实践,减少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的运营现状,阐述了公路桥梁与隧道中常见病害及相关检测维护技术。提出采用智能技术进行基建工程病害的检测与维护,并加强日常的监管,从而将病害遏制于萌芽中,最大程度降低运营成本,推动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