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八仙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jia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邂逅八仙荼并不是在诏安+而是在武夷山。特殊的香气和滋味还让我以为它是奇种。而几道茶的工夫让我认识了这闻香识味的八仙茶:它是建国以来新选育的第一个国家级乌龙茶良种;它曾掀起了两次发展高潮;它还具有“鸦片茶”、“味精茶”的别称、喝过它的人总会对它的香味念念不忘,但是也会有些悯怅,因为在市场里,难觅它的芳踪,或许这一次品饮则是日后很久很久的想念……
  
  闻香品八仙 岩茶工艺制成的八仙茶
  
  干茶:条索较粗壮、松散,叶端扭曲,色泽滑润暗砂绿,香气高锐。
  茶汤:汤色清透明亮,香气高扬、浓长,花香显。
  口感:滋味醇厚,火功较轻但茶气足,回甘悠长,岩韵明显。
  叶底:叶底肥厚软亮,叶绿微带锯齿边,杯底余香足。
  移居至武夷山的八仙茶,内质上并没有受到很大的改变,其独特高扬的香气在武夷山独有的气候土壤的培育下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是在武夷山八仙茶的种植面积并不具规模,多是套种在茶园,在制茶时进行拼配,以提高茶的香气。像这样“一口料”的八仙茶在武夷山并不多见。
  
  诏安八仙茶
  
  干茶:外形紧结,色泽褐润略带暗砂绿,香气高显。
  茶汤:茶汤金黄,品种香显,辛锐而持久。
  口感:滋味浓厚耐泡,入口微有涩感,回味甘爽。
  叶底:叶底软薄,色泽黄绿。叶片匀整,杯底余香渐淡。
  都说诏安的八仙茶最独特的就是其高锐的香气和浓醇的口感,滚水一冲,其明显的茶香便荡漾开来,入口“茶劲”十足。三五道之后香气转淡,茶汤滋味变薄,但是鲜爽的回甘还残留口腔。据提供茶样的老林介绍,这并非出自斗山岩的“正宗”八仙,而是“自家货”制作难免粗糙一些,茶品的稳定性还是略有欠缺,但是八仙茶的特性还是很明显的。
  
  寻踪八仙茶
  
  作为建国后首次新选育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诏安八仙茶有过两次发展高潮,吸引了许多产茶地区的人们来学习、引种-曾被称为“给湖南绿茶带来新希望”。八仙茶种植后第5年就投入生产,平均产量干毛茶达2700公斤/公顷,年产值6万元/公顷,纯收入3万多元,公顷。然而短短几年时间,诏安八仙茶就退出了舞台,如今在漳州市最大的茶叶市场新城批发市场,甚至找不到一家经营八仙茶的企业,外地市场占有率基本为零。
  说起八仙茶由盛而衰,原因多种多样。八仙茶畅销时,一些农民片面追求数量,在各个地方都种上八仙茶。甚至在不适宜种茶的田地都栽上八仙茶,影响了八仙茶的质量。增产后的八仙茶没有及时开拓精加工,销售市场没有进一步开拓。缺乏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和统一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八仙茶知名度的扩大。
  如今问起诏安县还有几亩八仙茶园,八仙茶的开发人郑兆钦说:少得我都不好意思说了。事实是,除了他坚守的斗山岩60亩茶园是纯正的八仙茶园外,其它茶农大都是将八仙茶与铁观音混种或在果园套种几株茶树,确实难以统计数字。2003年,郑兆钦从县科技局副局长的位置上退休后,承包了斗山岩茶园。通过施用有机肥、改善小环境等科技方法,茶叶质量大有提高,已向农业部申请无公害产品标志,但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仍无力进行品牌推广。甚至连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子都没有。郑兆钦盼望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加盟,共同打造八仙茶品牌。他说:“铁观音已有300年的历史,真正红火起来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八仙茶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八仙山下的荣誉
  
  1965年郑兆钦偶然从闽粤交界的诏安秀篆茶园中发现了一株变异的茶树,他于1968年春剪取接穗在西潭乡八仙山下的汀洋茶场培育、种植,1982年通过龙溪地区科委组织鉴定并因该茶种育于八仙山下的汀洋茶场,命名为“八仙茶”。八仙茶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繁殖容易等优点,是在同行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育成的乌龙茶新品种。1994年,八仙茶被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批为国家级茶树良种,成为建国以来新选育的第一个国家级乌龙茶良种。
  由于八仙茶具有萌芽早、产量高、制乌龙茶香气高锐(品种香突出)、茶味浓厚、耐冲泡、回味甘爽持久等特点,它为诏安赢回不少荣誉:荣获中国新名茶奖、农业部优质茶、福建省名茶、海峡两岸乌龙茶品评会头等奖;被编入《中国茶树品种志》,入选农业部编印的《中国名优茶选集》一书;1997年福建省科技成果展览会金奖;农业部八五农业科技成果展览会上展出诏安八仙茶……原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浙农大教授庄晚芳先生生前认为“八仙茶品质优异,香味堪与铁观音相媲美”。
其他文献
新年伊始,我们福建创办的第一份茶文化刊物——《海峡茶道》正式出刊了。邮包里的刊物还插在我的信箱上,可远远的它茶色的封面已经昭然若揭了,还是穿着半透明的薄膜新款外衣前来相会的!哦,那一扎近乎“三醉”茶网页的肤色,武夷岩茶浓醇的汤色,令人好生眼熟,好生亲切!  刊物比较厚,我的茶散文配上多幅彩照,刊发在“茶海沉香”的专栏了,光看这个栏目的名字,就已经心醉几分,而让自己的新娘下榻这样崭新而儒雅的房间里,
期刊
各位看官。先贤有云:道可道名可名。真理不辩不明,真意不言或忘。好茶之人,苦衷无数,虽有茶书千卷前人万言,然无师无友,偶有疑惑却无处可询。小编深感诸位茶客之苦,三顾茅庐诚邀“茶博士”出山,为好茶之人点拨一二。  茶博士者,为一群痴茶之人,精研茶道多年。今起出马为诸位茶客释疑解惑。问曰:博士不厌其烦,为何?名焉利焉?答曰:一个小问题,五湖茶心肠。四海之内茶人皆兄弟也。  茶博士联系电话:0591--8
期刊
一向喜爱喝茶。不仅仅为解渴,更是为了品一种悠闲恬淡的心境。喜欢闲暇时约上三五好友,共一壶好茶或倾诉心曲或闲话人生,感受“清茶一杯解烦恼,淡雅清香味绵长”的悠远意境。正如人与人是讲缘份的,茶与人也有茶缘。有人爱喝龙井,有人独喜绿茶,有人则对广东潮汕的岭头单枞俗称白叶单枞茶情有独钟。而我就是后者。曾经领略过不少名茶,总觉得远远没有被美誉为“白叶仙子”的中国名茶——岭头单枞茶来得味醇香远,她特异的品质和
期刊
坐落于福州五四路的别有天茶艺居,是榕城众多现代派茶馆中的佼佼者。“别有天”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身处繁华闹市而雅韵犹存,车水马龙之中不乏清静,流光溢彩之下不失安逸,给人以市井万象别有天的心理愉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别有天”的掌门人是福建首屈一指的茶道表演艺术家吴雅真,这个曾代表八闽远赴东瀛表演中华茶道的知名茶人,紧紧围绕茶的静、和、清、雅意韵做文章,对茶艺居的环境格局构建,茶文化氛围营造,以及茶
期刊
福建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早就出口海外,殊不知它却与美国的独立战争关系密切,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波士顿毁茶”事件所倾倒的就是来自中国的茶叶。1973年,美国发行了一套"波士顿茶党"的200年纪念邮票,其主图描写的就是波士顿茶党人和青年正向港口海里倾倒中国茶叶。    从1607年开始,英属东印度公司开始从中国的澳门、岭南、厦门收购茶叶,经爪哇输往欧洲试销,不久中国茶叶便名噪英伦三岛,很快成为欧洲人的日
期刊
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消费品,大家都知道茶能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清心除烦、美容健身;还能助文思、添诗兴、除疲劳,实际上茶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家庭便药良方,以下几种茶的药用实践奉献给茶友:    一、治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为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民间常用茶叶煎成浓汁灌服,治愈率可达90%以上。临床试验性观察验证200例,成人可用50%煎液每次服10毫升,日服4次;小儿可用10%煎液,
期刊
最近在央视热播的《乔家大院》引起了众多茶人的关注,主角乔致庸发现因太平军起义而封锁多年的茶路蕴藏着巨大商机,便不顾艰险,南下武夷山贩茶。随后,乔致庸带着贩来的茶叶又北上恰克图,直到中俄边境,和俄国商人签定了长期合作贸易合同,这条封锁多年的茶路被再次疏通。但是,在山西,还有一个因茶而发迹的“大院”,那便是常万达和他的常家大院,而他的万里茶路和乔家竟有着惊人的相似。  常家先人常万达,在经商小有积累后
期刊
曹墩,一个在武夷山九曲溪最上游的著名茶乡。走在这个被清清溪水环绕的古色古香的小村子里,你整个人都会被扑鼻的茶香包围起来,如果刚好遇上春茶制作的高峰期,那么,你就只能醉倒在那里了……    古民居里弥漫出的茶香  去曹墩,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拼命深呼吸!而茶香,从我们在村口下车开始,就猝不及防地扑面而来。  这是一个典型茶村。从远古时期的"村人筑曹墩小居"开始,武夷山岩茶就与这里的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期刊
朱正文简历:  朱正文出生于湖南长沙,擅书画精篆刻,先后师从李立、钟增亚、田原等书画名家。  八十年代曾在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学习。九十年代至今客居深圳。其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尤其在茶文化、茶艺术方面颇有建樹,2000年曾以台历形式出版个人书画印作品专集《中国茶艺》; 2002年和朱正安合作出版台历《茶缘》;同年,还作为茶文化艺术家特邀参加“2002年香港国际茶艺博览会”。现为香港古文化
期刊
禅意地品茗    茶会取名“禅意茶香”,是因为湖北古卓刀泉寺的法云法师亲临,并题写“禅意茶香”。法云法师18岁时在黄梅五祖寺出家,现年34岁,是武汉地区百余宗教寺庙中最年轻的住持。他对茶和泡茶用水都非常有研究,曾提出善用卓刀泉水质好的优势来发展茶文化。这位对中国茶文化颇有研究的法师,不仅以功夫茶自饮和待客,还拟创办茶社,普及茶道,让卓刀泉水真正惠及大众。  茶会上,法云法师和客人们一同品饮了蒙顿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