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是联系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纽带,是推进课程改革、完善教学方式的教学法,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方法论。新课改提出要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凸显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作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是实现学生主体功能的有效途径,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正是强调了实践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基于这个理论精髓,结合新课改理念下探究性学习的具体要求,本文从兴趣、方法、内涵及活动四个层面,探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 课堂教学
人类几千年文明传承中,文学作品犹如浩瀚海洋,名著作品则是其中闪耀着光芒的奇珍异宝,是蕴藏着无穷财富的宝藏,更是千年文化的沉淀与积累,是值得每个人一探究竟、仔细研读的经典!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名著阅读的方式,接受经典文学作品的熏陶,对于提升其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以部编本语文教材为例,每一学年选入十二本名著,内容涉及中外,纵横古今。对于学生来说,尤其刚踏入中学大门的初一学生,名著阅读任务还是比较重的。再基于初中学生的现实情况,他们是活泼开朗的,也是叛逆调皮,有古灵精怪的点子,有新颖独特的看法,还有积极跳跃的思维。因此如何指导他们进行名著阅读,尤其是如何使他们愿意阅读名著、爱上阅读名著,真正从名著阅读中有所感、有所悟,是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本文围绕兴趣、方法、内涵、活动四个层面,探究教师在指导初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可以采取的措施:
一.兴趣是基础,多渠道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
阅读名著是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营养的重要途径。名著阅读不仅能够让学生增长见闻、拓宽知识面,还是学业考试的内容之一。虽然新课标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提出了要求,但由于名著在考试中所占分数不多、考试范围广、考点细等原因,常常会在实际教学中被学生忽略。此外,许多学生每天忙于应付各种作业,常常没有时间、也不愿意花时间阅读名著。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非常重要!
首先,应当使阅读变得“有趣”起来。把名著生活化,是指导学生主动阅读的教学方法之一。将生活与名著联系起来,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吊起学生的胃口,进而展开名著阅读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挑选名著作品中最经典、最有趣、最吸引人的情节、最感人的故事、最贴近生活的部分,通过或精辟生动、或幽默风趣、或严肃冷静的教学语言,介绍给学生。运通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起学生阅读名著的渴望与需求,使他们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产生良好的阅读情怀,进而在这种冲动与情怀的支配下,对名著作品进行全面的阅读。
此外,充分运用生活中的科学技术,拉近生活、名著与学生三者的距离,也能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与电视、网络接触,与其对电视、网络采取隔离态度,唯恐避之不及,不如恰当地利用好电视、网络,使之成为中学生了解名著的窗口,为初中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名著、阅读名著提供一条便捷途径。比如经典名著被搬上大荧幕的不在少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要求學生阅读《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播放视频,来吸引学生阅读文字作品,向学生展示通过网络所搜集到的各种图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的方式来了解作品,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方法是钥匙,多角度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良好的阅读方法,是学生可以受用一生的财富,也是开启阅读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使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能力,是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了方法论。
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创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考。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上向学生展示几种基本的阅读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选读法、速读法等。不同的阅读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书籍,而在阅读中也应将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起来,结合起来,才能提高阅读效率,使阅读更顺畅地进行下去。所谓一目十行、不求甚解,指的便是泛读。名著作品浩瀚如海,要想每本都精读,钻研透彻显然是不现实的。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不少名著作品中的情境、内容与他们生活相距甚远,生活经验尚不丰富的初中生理解起来,也是一头雾水。如果过于勉为其难,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自会大大降低。而泛读,并不对学生理解作品的程度作出多高要求,仅要求学生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多了,书中的文字、思想会在潜移默化间对学生产生影响,自然而然也就打下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如阅读《红岩》,如今的学生家庭生活幸福美好,自由愉悦,校园生活和谐友好、充实快乐,实在难以想象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艰苦困难的地下革命斗争,因此泛读了解即可。但对于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作品,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名著,如《海底两万里》,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精读,字斟句酌,领略作者给我们描绘的天马行空的海底世界,领悟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失为一种享受!在《海底两万里》的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去过海洋馆的学生自主探究,把自己去海洋馆的所见所闻与名著联系起来,感受《海底两万里》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迷人光彩。
三.内涵是根本,多途径引导学生发掘名著的亮点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但也不忽略文本的内涵。
对于初中生来说,阅读的名著,涉及小说、诗歌、散文、寓言等多种题材,也涉及到了国内国外名家作品,有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品,也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写实作品。无论哪一类的作品,都是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向我们展示了不同于今时今日的特殊生活场景,或者是异域文化,或者是风土民情,或是自然万物,丰富情感,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独特魅力。名著作品文字优美、情感充沛,价值观念正确,自然也能够发挥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作用。多样化的名著,为初中学生阅读提供了充足丰富的材料,也更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能够契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也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载体。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同样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掘名著的亮点与特色,使之内化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教授《傅雷家书》之前,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鼓励学生主动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勇敢地抒发自己内心对爸爸妈妈的真挚情感。在信的末尾,还可以表达希望收到爸爸妈妈回信的美好愿望。当学生和家长之间有了你来我往的信件交流后,再来学习《傅雷家书》,就可以更容易地体会到傅雷夫妇对儿子的深爱,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当生活与名著有交集了,名著就不会遥不可及,也就更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共鸣,帮助学生理解名著的深刻内涵。 四.活动为依托,多层次丰富学生阅读名著的体验
如果把名著阅读作为学生个体的活动,不如把名著阅读看作是一场“集体学习的盛宴”。要丰富学生阅读名著的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多类型的活动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畅谈名著阅读的感悟,分享名著阅读的心得,开展名著阅读技巧的讨论会,种种方式,都可以成为教师指导名著阅读的辅助,充分发挥班集体在名著阅读中的优势,为下一步名著阅读的深入展开形成良好的推动作用。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完成名著读后的读书笔记,也可以利用阅读课组织小型的读书活动,组织“名著知识大比拼”、“我来讲名著”活动等。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使初中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也使学生能够督促自己参与阅读、热爱阅读,积极展示阅读的成果,从而顺利实现名著阅读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树立“教学做”三位一体的理念,把名著阅读教学生活化,在学生与名著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名著阅读任务繁重而漫长,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进而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学生真正意识到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后,就会产生阅读的主动性!多读名著,好读名著,读好名著,才能真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逸先.“教学做合一”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陶行知生活教育方法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学报,2001(5):14-18.
[2]孙火丽.以生为本,点亮语文课堂——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以生为本[J].语文建设,2015(5z):10-11.
[3]王老实.阅读教学要做好“三大工程”[J].人民教育,2017(15):86-86.
[4]张炳生,张东萍.陶行知教学思想探析[J].教育探索,2009,2009(11):6-8.
[5]張万红,申国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3(22):7-10.
[6]王根宝.陶行知教育思想和现代语文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3(5):47-49.
[7]咸富莲,周福盛.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对新课改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1(6):41-42.
(作者介绍:潘亚纳,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工作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学)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 课堂教学
人类几千年文明传承中,文学作品犹如浩瀚海洋,名著作品则是其中闪耀着光芒的奇珍异宝,是蕴藏着无穷财富的宝藏,更是千年文化的沉淀与积累,是值得每个人一探究竟、仔细研读的经典!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名著阅读的方式,接受经典文学作品的熏陶,对于提升其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以部编本语文教材为例,每一学年选入十二本名著,内容涉及中外,纵横古今。对于学生来说,尤其刚踏入中学大门的初一学生,名著阅读任务还是比较重的。再基于初中学生的现实情况,他们是活泼开朗的,也是叛逆调皮,有古灵精怪的点子,有新颖独特的看法,还有积极跳跃的思维。因此如何指导他们进行名著阅读,尤其是如何使他们愿意阅读名著、爱上阅读名著,真正从名著阅读中有所感、有所悟,是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本文围绕兴趣、方法、内涵、活动四个层面,探究教师在指导初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可以采取的措施:
一.兴趣是基础,多渠道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
阅读名著是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营养的重要途径。名著阅读不仅能够让学生增长见闻、拓宽知识面,还是学业考试的内容之一。虽然新课标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提出了要求,但由于名著在考试中所占分数不多、考试范围广、考点细等原因,常常会在实际教学中被学生忽略。此外,许多学生每天忙于应付各种作业,常常没有时间、也不愿意花时间阅读名著。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非常重要!
首先,应当使阅读变得“有趣”起来。把名著生活化,是指导学生主动阅读的教学方法之一。将生活与名著联系起来,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吊起学生的胃口,进而展开名著阅读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挑选名著作品中最经典、最有趣、最吸引人的情节、最感人的故事、最贴近生活的部分,通过或精辟生动、或幽默风趣、或严肃冷静的教学语言,介绍给学生。运通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起学生阅读名著的渴望与需求,使他们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产生良好的阅读情怀,进而在这种冲动与情怀的支配下,对名著作品进行全面的阅读。
此外,充分运用生活中的科学技术,拉近生活、名著与学生三者的距离,也能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与电视、网络接触,与其对电视、网络采取隔离态度,唯恐避之不及,不如恰当地利用好电视、网络,使之成为中学生了解名著的窗口,为初中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名著、阅读名著提供一条便捷途径。比如经典名著被搬上大荧幕的不在少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要求學生阅读《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播放视频,来吸引学生阅读文字作品,向学生展示通过网络所搜集到的各种图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的方式来了解作品,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方法是钥匙,多角度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良好的阅读方法,是学生可以受用一生的财富,也是开启阅读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使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能力,是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了方法论。
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创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考。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上向学生展示几种基本的阅读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选读法、速读法等。不同的阅读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书籍,而在阅读中也应将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起来,结合起来,才能提高阅读效率,使阅读更顺畅地进行下去。所谓一目十行、不求甚解,指的便是泛读。名著作品浩瀚如海,要想每本都精读,钻研透彻显然是不现实的。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不少名著作品中的情境、内容与他们生活相距甚远,生活经验尚不丰富的初中生理解起来,也是一头雾水。如果过于勉为其难,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自会大大降低。而泛读,并不对学生理解作品的程度作出多高要求,仅要求学生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多了,书中的文字、思想会在潜移默化间对学生产生影响,自然而然也就打下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如阅读《红岩》,如今的学生家庭生活幸福美好,自由愉悦,校园生活和谐友好、充实快乐,实在难以想象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艰苦困难的地下革命斗争,因此泛读了解即可。但对于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作品,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名著,如《海底两万里》,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精读,字斟句酌,领略作者给我们描绘的天马行空的海底世界,领悟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失为一种享受!在《海底两万里》的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去过海洋馆的学生自主探究,把自己去海洋馆的所见所闻与名著联系起来,感受《海底两万里》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迷人光彩。
三.内涵是根本,多途径引导学生发掘名著的亮点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但也不忽略文本的内涵。
对于初中生来说,阅读的名著,涉及小说、诗歌、散文、寓言等多种题材,也涉及到了国内国外名家作品,有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品,也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写实作品。无论哪一类的作品,都是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向我们展示了不同于今时今日的特殊生活场景,或者是异域文化,或者是风土民情,或是自然万物,丰富情感,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独特魅力。名著作品文字优美、情感充沛,价值观念正确,自然也能够发挥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作用。多样化的名著,为初中学生阅读提供了充足丰富的材料,也更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能够契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也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载体。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同样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掘名著的亮点与特色,使之内化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教授《傅雷家书》之前,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鼓励学生主动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勇敢地抒发自己内心对爸爸妈妈的真挚情感。在信的末尾,还可以表达希望收到爸爸妈妈回信的美好愿望。当学生和家长之间有了你来我往的信件交流后,再来学习《傅雷家书》,就可以更容易地体会到傅雷夫妇对儿子的深爱,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当生活与名著有交集了,名著就不会遥不可及,也就更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共鸣,帮助学生理解名著的深刻内涵。 四.活动为依托,多层次丰富学生阅读名著的体验
如果把名著阅读作为学生个体的活动,不如把名著阅读看作是一场“集体学习的盛宴”。要丰富学生阅读名著的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多类型的活动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畅谈名著阅读的感悟,分享名著阅读的心得,开展名著阅读技巧的讨论会,种种方式,都可以成为教师指导名著阅读的辅助,充分发挥班集体在名著阅读中的优势,为下一步名著阅读的深入展开形成良好的推动作用。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完成名著读后的读书笔记,也可以利用阅读课组织小型的读书活动,组织“名著知识大比拼”、“我来讲名著”活动等。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使初中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也使学生能够督促自己参与阅读、热爱阅读,积极展示阅读的成果,从而顺利实现名著阅读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树立“教学做”三位一体的理念,把名著阅读教学生活化,在学生与名著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名著阅读任务繁重而漫长,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进而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学生真正意识到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后,就会产生阅读的主动性!多读名著,好读名著,读好名著,才能真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逸先.“教学做合一”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陶行知生活教育方法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学报,2001(5):14-18.
[2]孙火丽.以生为本,点亮语文课堂——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以生为本[J].语文建设,2015(5z):10-11.
[3]王老实.阅读教学要做好“三大工程”[J].人民教育,2017(15):86-86.
[4]张炳生,张东萍.陶行知教学思想探析[J].教育探索,2009,2009(11):6-8.
[5]張万红,申国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3(22):7-10.
[6]王根宝.陶行知教育思想和现代语文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3(5):47-49.
[7]咸富莲,周福盛.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对新课改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1(6):41-42.
(作者介绍:潘亚纳,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工作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