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肉瘤中P300与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529632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检测滑膜肉瘤(SS)组织中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及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P300在SS双相分化及EMT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0例SS石蜡包埋组织样本,运用RT-PCR方法检测SS的SYT-SSX融合基因亚型;免疫组化检测P300及EMT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 ①40例SS中[双相型滑膜肉瘤(BSS)30例,单相型滑膜肉瘤(MFSS)10例],37例存在SYT-SSX融合基因(包括SYT-SSX1、SYT-SSX2),其中BSS为90%(27/30)(SYT-SSX166.7%,SYT-SSX233.3%);MFSS为100%(10/10)(SYT-SSX180%,SYT-SSX220%),SS组织学类型与融合基因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95%(38/40)的SS病例表达P300,包括93.3%(28/30)的BSS以及100%(10/10)的MFSS,P300的表达与SS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P300与SS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转移(P=0.019)和TNM分期(Ⅲ~Ⅳ)(P=0.003)是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④BSS中P300阳性的病例与EMT相关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MFSS中P300阳性的病例与EMT相关蛋白Slug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提示P300与EMT密切相关.结论 P300可能参与SS的双相分化.P300可能参与SS的EMT过程,提示P300在SS的侵袭迁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早期肝细胞癌代谢变化及其与衰老和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以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肝硬化组(LC组)、肝硬化肝细胞癌组(CLH组)、早期肝细胞癌组(HCC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测量肝细胞代谢物水平,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代谢物水平变化的潜在风险因素.结果 LC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CLH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ALP、葡萄糖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CLH组血清AST、葡
目的 分析感染性眼内炎最终转归至眼球摘除或眼内容剜除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感染性眼内炎住院患者121例的临床资料,分为眼摘组(包括眼球摘除和眼内容剜除)24例和未眼摘组97例.从年龄、性别、用药史、既往病史、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治疗过程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24例眼(19.8%)接受了眼球摘除或眼内容剜除术.眼摘组中角膜溃疡性眼内炎所占比例(33.3%)和内源性眼内炎所占比例(25.0%)大于未眼摘组(1.0%、4.1%)(P<0.001).眼摘组的平均年龄高于未眼摘组的平均年龄(P<0.05
目的 探讨通过慢病毒载体上调GADD45α基因对伊马替尼(IM)耐药株K562IR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K562细胞及伊马替尼耐药细胞K562IR,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K562和K562IR细胞中GADD45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过表达GADD45α的慢病毒载体及对照载体转染于K562IR细胞中,分别为Lv-GADD45α和Lv-NC,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上调后各组细胞GADD45α蛋白表达水平,并进一步用CC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实验验证,为该药治疗MIRI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YD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筛选MIRI疾病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关系,富集分析预测作用机制,并将排名前三的主要活性成分与PPI网络中排名前六的靶点进行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人心肌AC-16细胞进行低氧/复氧(H
目的 探讨转录活化因子4(ATF4)对肝癌细胞(HCC)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HepG2和Huh7细胞中ATF4和己糖激酶结构域成分1(HKDC1)的蛋白表达;分别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的HCC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测定肝癌细胞系中ATF4、HKDC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敲低ATF4、HKDC1可降低HepG2和Huh7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并诱导其凋亡增加;敲低AT
目的 探究ATP结合盒转运蛋白亚家族G2(ABCG2)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阳性的病理标本84例,免疫组化检测ABCG2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慢病毒转染HER2阳性的胃癌细胞株NCI-N87和MKN-7,构建稳转细胞株模型;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转染效率和ABCG2的表达;划痕实验观察ABCG2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ER2、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在84例病理标本
目的 探究sigma-1受体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通过特异性siRNA转染降低sig-ma-1受体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检测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人OSCC组织中sigma-1受体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人OSCC细胞系中sigma-1受体的表达.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sigma-1受体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转染特异性siRNA下调sigma-1受体表达,CCK-8和Transwell迁
目的 研究Wnt信号中分泌型蛋白DKK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30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DKK1 mRNA的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宫颈癌组织蜡块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蜡块中DKK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DKK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P<0.05),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DKK1在宫颈癌中低表达,
探讨经改良内镜下隧道技术(STER)治疗贲门旁黏膜下肿瘤及经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的疗效分析.将消化内镜和超声内镜确诊的贲门旁黏膜下肿瘤患者84例,均签署该研究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STER组和ESE组,分别经改良内镜下隧道技术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STER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住院日、治疗费用分别为(61.32±32.01)min、(8.11±2.42)d、(2.17±0.34)万元,均优于ESE组(87.63±34.09)min、(10.05±2.84)d、(2.59±0.39)万元,差
目的 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前后的肠道菌群变化.方法 采集RA患者在应用99 Tc-MDP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新鲜粪便样本各32例,提取粪便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样本16S rRNA V3-V4区域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中,两组样本间Chao、observed species、Shannon及Simps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组均大于治疗前组.肠道菌群组成及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