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里捞上来的“美食”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ly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头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头小猪掉到井里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里吊了上來。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那小猪一被打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
  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到井里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啦啦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这小东西真馋”,或是说“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
  “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儿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祖父越称赞我能吃,我越吃得多。祖父看看不好了,怕我吃多了,让我停下,我才停下来。我明明白白的是吃不下去了,可是我嘴里还说着:
  “一只鸭子还不够呢!”
  自此吃鸭子的印象非常之深,等了好久,鸭子再不掉到井里,我看井沿有一群鸭子,我拿了秫秆就往井里边赶,可是鸭子不进去,围着井口转,而且嘎嘎地叫着。我就招呼了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我说:
  “帮我赶哪!”
  正在吵吵叫叫的时候,祖父奔到了,祖父说:
  “你在干什么?”
  我说:
  “赶鸭子,鸭子掉进井里,捞出来好烧了吃。”
  祖父说:
  “不用赶了,爷爷抓只鸭子给你烧着。”
  我不听他的话,还是追在鸭子的后边跑着。
  祖父上前来把我拦住了,抱在怀里,一面给我擦着汗一面说:
  “跟爷爷回家,抓只鸭子烧上。”
  我想:不掉到井里的鸭子,抓都抓不住,可怎么能规规矩矩贴起黄泥来让烧呢?于是我从祖父的身上往下挣扎着,喊着:
  “我要掉到井里的!我要掉到井里的!”
  祖父几乎抱不住我了。
  (选自《小学生萧红读本》,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版,略有改动)
  这是一篇回忆文章,回忆了“我”小时候在祖父家跟“美食”有关的生活。文中写到的“美食”有“烧”小猪、“烧”鸭子,这里的“烧”其实是烤的意思。文章画面感非常强,读来让人觉得非常生动,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这是动作描写,里面有“抱”“裹”“放”等一连串动作。“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儿要反胃的……”“一只鸭子还不够呢!”,这些都是语言描写。“我想:不掉到井里的鸭子,抓都抓不住,可怎么能规规矩矩贴起黄泥来让烧呢?”,这是心理描写。作者大量运用这些描写方法,表现出“我”的活泼可爱、天真单纯,也表现出祖父的慈爱与和蔼可亲。文中一老一少愉快共处的生活画面,令人感动。
其他文献
8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时我才12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后,我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歇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张梓菡,梳着马尾辫,长着娃娃脸。我看起来文静乖巧,内心却隐藏着一个炙热的小宇宙,热情似火。我的爱好会随着我的心情转变,开心的时候哼着歌谣种植花草,和家里的小宠物捉迷藏;生气的时候则听着音乐,支起画板创作一幅漫画。哈哈,烦恼往往会在自己的笑声中烟消云散!悠闲的时候我会躲在书房看书,阅读、写作使我不断成长。  我从二年级开始练习写作,在《小猕猴学习画刊》《作文大王》《课堂内外》
♂ 自我介绍  我,熊起,小男生一个,剪着小平头,热爱大自然,乐于以花草虫鱼为友,外号“中国的法布尔”。  我现在就读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原九江县)第二小学五(6)班。阅读、写作是我最大的爱好,观察、思考给了我巨大的收获—自二年级开始,我已在《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儿童》《意林·图解作文》《课堂内外·创新作文》《作文大王》《小猕猴学习画刊》等数十家少儿报刊发表习作113篇(首),先后获得第十五届
念到“端午”这两个字时,我不由得又想起小时候在姥姥家过的端午节—  一盏昏黄的豆油灯,一张脱了朱漆的梳妆台,一方古旧的镜子。一个老人在镜前動作迟缓但一丝不苟地梳头,我被一些细碎的声音惊醒,睡眼蒙眬地看着她—我的太姥姥(即姥爷的母亲)。不一会儿她就梳好了,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朵粉红的绢花,轻轻地插在头上。  一切收拾好了,她走到床前做了个动作示意我睡觉。我闭上眼睛,但能感觉到灯灭了。门吱的一声关上了,之
大家知道,“白发苍苍”是形容老人的。那么,我家的文竹变得“黄发苍苍”,是不是它衰老了呢?它的叶子由绿到黄,是不是像老人的头发由黑变白?  这要从半个月前说起。那天,妈妈帶着我逛超市,超市旁有一位阿姨卖盆景。我看见文竹生机勃勃的样子,非常喜欢,央求妈妈买了下来。但是,我平时作业多,并没有怎么细心照顾文竹。连续几天,我回到家,都没有在意它。一天,妈妈下班回到家里,已经很晚了。她看看文竹,有点惋惜地对我
我想做一棵树  我學着一棵树的样子  把脚丫踩进泥巴  把手臂伸向天空  哦,我发芽了  哦,我开花了  哦,我结果了  哦……如果  如果天上打雷了  我想做一棵  请假的树   (选自《孩子们的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
1.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的文学作品叫( )。  2.应允别人的话叫( )。  3.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叫( )  4.诚恳劝告的话叫( )。  5.预先说出的关于将来要发生的什么事情的话叫( )。  6.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叫( )。  7.内心倾吐的话叫( )。  8.分别时说的或写的勉励的话叫( )。  9.在一个地域流行的话叫(
“等一下”是我的惯用语。妈妈叫我起床:“宝贝,7点了,该起床了!”“等一下!”我擦一擦惺忪的睡眼,懒洋洋地说道。外婆叫我吃饭,我说:“等一下。”外公叫我拿工具,我也是说“等一下”……做什么事我的第一反应都是回一句“等一下”,妈妈就笑话我,说我是“‘等一下’小姐”。  实际上我还真是一个“‘等一下’小姐”:无论做什么事,我都有一点拖延症,总是不能及时去完成。比如,放学回家,别人都是先完成作业再去玩,
上地理课时,豆豆思想开了小差,老师问他:“我国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发源于哪里?”  豆豆急得头上直冒汗,說:“汗水发源于头上。”
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阴  昨天和爸爸在体育场学骑他们大人的赛车,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膝盖给弄伤了,擦破了皮,还流了很多血。今天早上一起来膝盖就隐隐作痛。  上午下了第一節课,我忍着痛到几个没有交作业的同学的座位边去收作业。他们有的找借口说作业在家没带来,有的说本子弄到水了写不了……我正要把收到的作业本抱去给老师,上课铃响了,我只好像风一样地跑过去,回来又跑了一次。唉,真疼呀!  做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