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保守主义的渊源与派别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riv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清代末期是我国由大一统封建专制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时期,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侵略及各种思潮的侵入,拥有五千年历史传统文化的中国将如何应对。本文从史实的角度追寻了清末保守主义产生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根据,从清末保守主义者面对社会危机、西方文化侵略的不同态度与主张,将其区分为四大类,即顽固派、清流派、洋务派与维新派,阐述了这四个派别的基本观点与政治主张,指出了其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肯定了清末保守主义在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塑造、保持国民特性方面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
  关键词: 清代末期 保守主义 产生背景 派别
  
  十九世纪末的清王朝在风云际会、变化万千的世界格局中已是风雨飘摇,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在西方各种思潮的不断冲击下也出现了罅隙,于是,保守主义者们便纷纷力图补救,虽然他们因各种原因形成不同的派别,所采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却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一、保守主义的产生背景
  孔子在与其弟子讨论三代文物制度的变迁及其未来趋势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其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演变,大体上正是循着这一不断自我变化,同时又始终保持其主题格局的渐进道路展开的。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许多类似“汉承秦制”、“唐继隋制”的词语。老子也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可见损益的思想自古以来就在中华民族的心底扎下了根。而损益这种凸显延续性与渐进性的变革方式,也正是中国古代保守主义者们所倡导的。
  儒家文化浸润中国两千余年,其道统地位已根深蒂固。自清季以前,凡读书识字之人无不以儒徒自居,无不以儒家道统为尊。近代中西接触频繁,宗旨和信仰皆与儒家思想不同的西方思潮涌动,不断冲击着道统的尊崇地位。士大夫,这一儒家之卫道士阶层遂并起而击之。清季中国动乱,清政府与洋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士大夫的保守主义信念便寄托于往昔之光辉时代,这更促成了清季保守主义思潮的涌动。但是,在保卫儒家道统的同时,卫道士们又不能不接触西方的种种思潮,思想或多或少会有所变化,从而形成了特有的保守主义。
  二、清季保守主义的派别
  在西方,保守主义者被分为朴素的保守主义者、变革中的保守主义者和反思的保守主义者三类。清季的保守主义虽然不能完全对应西方的分法,但是却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些联系。
  清季的保守主义者们根据所处时间与对待西方思潮态度的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顽固派
  顽固派指的是那些狭义的保守主义者们。他们墨守陈规,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而不愿有任何改变,甚至连广义保守主义者的损益思想都在其对西方文明的抵抗中一并摒弃。
  保守主义的顽固派由来已久,自宋明理学成为儒学正统,其所强调的“华夷之辨”、“忠君爱国”和对气节的严格要求等观念就深深地印在了士大夫的内心深处,并牢牢地禁锢住了士大夫们的思想。当西方列强用炮火打开中国大门,逼迫清政府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时,传统士大夫们才不情愿地开始正眼看待西方,对外本能的排斥性是顽固派最基本的一个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是遵循着儒家道统的,其格外强调夷夏之辨与儒家的正统地位,这正是滋生保守主义顽固派的土壤。明清取士全凭八股,而八股考试文法细密,忌讳甚多,士子们稍不注意,便会违反考试原则和试卷格式而使自己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一朝散尽。所以,士子们在多年的举业生涯中养成了一种循规蹈矩的习惯。他们自小就受这种保守方式与内容的教育,性格自然也受到了极深的影响。
  顽固派是儒家道统最坚实的捍卫者,也是最重视礼仪道德的传统士大夫,他们坚守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条,认定外来的西方科技都只是奇技淫巧,而以道治天下才是正途。“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途,在人心,不在技艺”便是其应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答复。
  2.清流派
  清流亦称清议,原指封建社会那些不当权,但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而言。晚清的清流派还包括了朝廷大员,如李鸿藻、张佩纶、张之洞等。
  历史上,每当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之时,清流派总会挺身而出,力图补偏救弊,“挽狂澜于既倒”,这已形成了一种传统。晚清的清流派也是如此。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封建统治日趋败坏。外部列强环绕,屡屡窥伺,内部则“吏治日偷,民生日窘,怨恫交作,灾害频仍”。严峻的社会危机促使部分具有忧患意识的士大夫乘古之遗风再次形成清流派。晚清的清流派不同于顽固派那样全盘否认、拒绝一切西方的东西,而是批判地接受部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清流派赞同洋务派顺应西学东渐的潮流,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以实现中国船坚炮利的设想,却又因洋务派在对外交涉中的妥协退让和洋务运动的收效甚微而对洋务派成员多有抨击。
  与洋务派比,清流派讨论的更多是时务,其共有的重心则在攘夷。攘夷和尊王一样,都是从儒学传统中延续出来的,所以,当时的攘夷虽然是“十九世纪的中国人对于外来逼迫的直接回应,而其旨意和理由则是历史里的中国人所固有和旧有的”。
  甲申易枢后,随着恭亲王奕訢的下台,朝廷内部慈禧与奕訢相互牵制的平衡局面被打破,清流派失去了作为双方权力制约工具的作用,所以其成员先后因为种种理由被贬斥或发配,清流派也因之没落。
  3.洋务派
  用西方保守主义分类可以将洋务派划为“反思的保守主义者”,为了将其与后来的维新派相区别,我在这里暂时将其命名为“前期反思的保守主义者”。
  以洋务为内容的历史过程起源于中国接二连三地败于西方列强,在面对西方列强的科技制度而不得不承认其先进的一部分士大夫中,产生了一些调和思想,他们大致考虑到中西双方文化之优点,即便有强调本土文化优越之嫌,实质上也“绝无拒斥外来文化之意”,于是渐渐形成如“西学源出中国说”、“运会说”、“托古改制论”、“中体西用论”等。其中唯有“中体西用论”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与深度最大,而其也成为洋务派与洋务运动的起源思想。张之洞的《劝学篇》虽认为西学为用,惟狭义之教,即儒教,则张氏绝对认为乃不变之体,民权亦自不能接受。张之洞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洋务派人士的心态,其中的保守主义意味与损益的态度也极为凸显。
  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分为“自强”与“求富”两个阶段,其演变大致是因为自强之路不顺而自然地追究其原因并引出了“求富”这一先决条件。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此时的洋务派领袖李鸿章苦心经营十余年的成果瞬间灰飞烟灭,洋务运动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洋务派遂渐渐低落,其成员有的转向寻求更深层次改革的维新派,而有的则就此消寂,转向了更为保守的文化复古主义。
  4.维新派
  甲午战争败绩,洋务运动失败,士大夫们再次审视“求富”这一“器”的层面。在“器”层面上不断地探索,却又不断地失败,这使得一部分士大夫开始向“体”的层面发出疑问,进行探究。
  严复的《天演论》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引进中国,使国人意识到中国已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危机感蔓延了整个中国,从而催生出一批渴望国家强盛的深受西方思潮影响的士人。他们从洋务运动的失败中意识到仅靠“器”的改变是不能使中国强大的,只有在“体”上进行变革,才能使国家走向富强。然而他们大部分都是从小接受传统儒家教育的士子,固其对“体”的变革并不是以排斥君权为基础的,他们选择了“君主立宪”这一比较折中的西方资本主义政体作为其努力的目标。
  1898年,维新派人士组建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的保国会。“保国”是“保皇”之延伸,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宗族社会,国家的一系列行政构建都与宗族紧密不可分,在儒家尊王思想下的皇帝与国家趋于统一,“保国”则更多地被赋予了一种“保皇”的意义。“保种”则凸显出“夷夏之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之广,这也正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屡屡在外族压迫下仍能散发出勃勃生机的原因。而“保种”的提出,也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萌发的先声。“保教”则更为直接地体现出儒家思想与西方思潮的融合。“孔教”的提法是康有为的独创,从名称来看,它融合了西方的教派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尊孔思想。而康有为创“孔教”之名,则有两重目的:其一,以其对抗过激的革命思潮;其二,以其为契机,实施其改革措施,以图减少变法阻力。“保国,保种、保教”,总的更倾向于保守,这也正是维新派改革的最终目的——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及在其影响下的清王朝。
  三、结语
  清代末期的保守主义是在“夷夏之辨”、“尊王攘夷”等传统思想的惯性下,自然产生出的一种排斥与本土文化不相符甚至相抵牾的外来文化的本能。在传统小农社会的中国,宗族国家的长久盛行,使得保守主义长期浸润国人,成为一种民族性格。再加之历史上中国屡次遭受外族统治,但传统文化总是在保守主义者的努力之下得以延存,并且在不断损益的过程中同化了异族文化,保持长久的繁荣。因此,中国在五千年的风雨中渐渐成为了一个保守主义的国家。中国因保守主义,总能够“病树前头万木春”,不至于丧失民族文化;而却也因保守主义在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的历史大潮中渐渐落后,而终于遭受危机。
  
  参考文献:
  [1]赵慧峰.近代转型社会中的集团与人物.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杨国荣.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
  [3]杨国荣.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徘徨.三联书店,2008.
  [4]梁启超.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5]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
  [8]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美]约翰·凯克斯著.应奇,葛水林译.为保守主义辩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0]王莲英.李鸿藻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业论文,2006.
  [11][英]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历史研究,2000,(3).
  [12]张立胜晚清守旧派官僚集团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13]耿茹.张佩纶思想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业论文.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林伯强,能源经济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亚洲开发银行主任能源经济学家,现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华社特聘经济分析师和《金融研究》编委会成员。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司委托,为我国“十二五”规划进行能源战略研究。  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能源经济学,编著有《现代能源经济学》、《高级能源经济学》等教科书。除了能源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方
摘 要: 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批判地继承并创新发展了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反腐败的一系列论断和思想,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探索和奠基产生了重要作用。回顾邓小平结合中国国情对反腐倡廉道路的探索历程,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 探索 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指出:“改革开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制度、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优秀的校企合作关系等几种措施,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大
旅游管理专业就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来说,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本文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探析。
摘 要: 本文认为,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运用民主而开放的教学方式,拓宽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人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教学模式 开放式 构建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
[摘 要]本文从收入差距过大出发,分析差距过大和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并找出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认为现阶段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的首要问题不是收入差距过大,而是个人收入分配不公;提出了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收入分配不公;矛盾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46-03    1 收入差距过大不等于收入
金刚石薄膜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电学等特性,使其作为在极具发展潜力的MEMS中一种理想的材料,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此外近来各种金刚石薄膜的合成和加工方法已不断发展,
时代的发展要求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本文拟从创新意识是历史学科本身的要求本文作者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联系实
以提高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外贸企业产业集群和名牌带动战略;发挥"产业联盟"的优势,把外贸企业做强、做大、做精;加快机制创新、管理创
本文探讨了电镀工艺对BZN基多层陶瓷电容器(MLC)电性能的影响。根据镀前、镀后MLC电性能的明显差异,结合MLC微观形貌及微区能谱分析,认为镀后MLC电性能劣化的根本原因是MLC本身端电极缺陷,电镀液渗入